半糖主义心理学(心理狐狸为啥觉得葡萄酸)(1)

酸葡萄效应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狐狸本来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它跳起来没有够到,又跳起来还是未够到……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于是,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那葡萄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了。这就是酸葡萄效应的由来。

“酸葡萄效应”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的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此消除紧张,减轻压力,而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或降低伤害。

东子解析——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这类的事情,时而有之。比如某人去求职,因自己能力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而未被录取时,当事人不是直接面对,而是找出各种理由,或是说那里的工资待遇不高,或者说那家单位的文化氛围不好……

再比如,当一个女孩看到身边的同学、同事都有了男朋友,甚至有的已经嫁到如意郎君,而自己却因为长相、性格等某些因素找不到男朋友时,她也会说:“我这么美,我这么优秀,没有男朋友是因为没人配得上我呀!”

半糖主义心理学(心理狐狸为啥觉得葡萄酸)(2)

其实,无论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还是求职的失败者、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心知肚明。知道未能获取成功的原因在自身,也知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自我安慰的谎言,可他们还是想用谎言来掩盖真相。他们为什么要去撒谎呢?

当一个人的预期目标没有达到,遭受挫折时,一般会做出两种反应:一种是懊恼不已、自暴自弃,心生自卑,从此一蹶不振;另一种是通过自我安慰,来寻求心理平衡,以此降低失败带来的伤害。求职者、女孩以及那只狐狸,就是为了寻求心理平衡才通过谎言来自嘲的。

从广泛意义来讲,这是一种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心理防卫机制。如果我们能够恰当运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一味以此自我安慰,那就适得其反了。

当遇到挫折时,适当来点阿Q精神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要忘记,固守这种精神,就永远吃不到“酸葡萄”。所以,还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扬长避短、正视自己,方能常乐无边。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东子 著名心理学者、畅销书作家、浙江电台“东子心理热线”主持人

编辑:毛梦囡

终审:尹宏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ID:kepuing>

半糖主义心理学(心理狐狸为啥觉得葡萄酸)(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