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需要帮助,学校始终在你身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川大精神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川大精神基本内涵(全体川大师生有困难)

川大精神基本内涵

当你需要帮助,学校始终在你身边。

这不是一句空话,川大正在践行。

让我们先来看

四个感人的师生故事

01 不再为手术费而烦忧

2021年12月,宋贞容申请到了“四川大学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年里,宋贞容不用再为了固定的手术费用而忧心忡忡。

宋贞容在演讲比赛中

宋贞容是川大的一名本科生。从出生之时,她便饱受血管瘤的折磨,每年都需要进行血管瘤手术,这使得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逐渐困难。

学习成绩优秀的宋贞容在进入川大后,心情十分忐忑,她不知道自己的疾病在这个陌生的校园里将会带来怎样的际遇。

后来在辅导员和资助中心老师的介绍下,她知晓了“四川大学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从材料上交到资金发放,每一个流程老师都会进行电话对接,每一个细节都确保落实到位。在申请基金的过程中,宋贞容已经感觉温暖。终于,成功申请到了基金!当天,宋贞容便给家里人通了电话,电话里她和家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宋贞容说,“感谢川大让我感受到温暖,为我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帮助。我会一直感恩,努力回馈。”

02 得到了全方位的帮扶

2017年9月,卢祥航进入川大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她还沉浸在考研上岸的喜悦中时,却得知了自己患有恶性肿瘤的消息。心理层面的冲击和家庭经济的窘迫,让她陷入了困境。

卢祥航(左)

学院和课题组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迅速展开了帮扶行动:帮助她进行网络募捐,以及申请学校和学院的相关帮扶资金。通过以上渠道,卢祥航的治疗和生活费用得到了保障。

“学校一系列的帮助,让我温暖又感恩,但更让我震惊。学校平时对我的帮助已经够多了,完全没想到还有专门的基金来帮助到我这样情况的师生,真的是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卢祥航说。

病情稳定后的卢祥航回到了校园。2021年,卢祥航面临毕业,但是身体情况难以支持她找到适合的工作。正当焦急之际,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联系到卢祥航,同她交流分析就业方向,还特批她暂时任职学校行政助理岗,缓解经济困难。

03 助我迈过最初的绝望

陈峰是四川大学后勤保障部的职员,同时也是一名运动健将,在学校举办的教职工运动会中,他每年都能拿到三个以上的冠军。

然而,2020年初,一直身体健康的陈峰被确诊为患有恶性肿瘤。

陈峰在工作中

得知陈峰的情况后,后勤保障部及时向学校工会提交了申请,校工会在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后立即召开办公会,给予5000元临时困难帮扶。2020年7月,学校的3万元帮扶基金也及时转到了他的卡上。

陈峰在手术后回家休养,期间,学校和部门领导多次到陈峰家里进行探望。“你如今生病了,现在什么都不用担心,只需要在家好好休养,先把身体调理好,工作上的事我们妥善安排。”陈峰回忆说,组织的关怀让他心里的各种思绪都落了地,得以安心养病。

学校的无微不至是对陈峰的最大鼓励。目前陈峰已回归原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些许调整。尽管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陈峰依然每天坚持到岗8小时。

目前,陈峰就医、买药都有了保障,在各方的关心下,他正积极向前看:“感谢学校的帮助,希望自己能够赶快多好一些,更好地在岗位上履行职责。”陈峰说。

04 退休20年仍如此关怀

胡朝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了大半辈子,如今已经退休21年。

2020年10月,胡朝华胃出血住院,一经检查,一向健康的身体被查出胃癌中晚期,切除了大半个胃部。手术之后,一系列的化疗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使得夫妻双方都已退休的家庭一下子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正在犯愁之际,得知胡朝华病情的华西医院放射科工会组长刘宇轩老师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告知其符合学校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的申请条件。胡朝华的女儿在刘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提交了帮扶基金申请所需的资料。“很快,资金就到账了,家里的燃眉之急得到了缓解!”胡晓很感动。

刘宇轩探望胡朝华时的合照

帮扶不止于资金。

胡朝华退休前的老同事们也常去陪他摆龙门阵、聊聊从前,这给病榻上的他带来了许多难以替代的温暖。作为女儿,胡晓能清晰地感受到父亲收到组织关怀后的巨大惊喜,这种“惊喜”,在胡朝华一家人看来,实在是难能可贵:“退休20年后还能享受到如此照顾,是我之前没想过的。”

在来自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帮扶下,胡朝华术后病情逐渐稳定下来,胃口好起来了,心情也一直不错,一切都在持续向好。

四个故事看完

心里弥漫着阵阵暖意

病痛与意外,谁也无法预知

但有学校在,心里就有了底

针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

因遭遇重大疾病和变故致贫致困的情况

学校于2019年设立

“四川大学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

主要针对本人初次罹患重大疾病

或突发意外事故

以及因长期重疾或变故致贫致困的师生

开展重点帮扶

为困难师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1

川大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是啥?

设立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是《四川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和着力整改工作方案》中的“暖心工程”之一,充分体现学校党政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真切回应。

帮扶基金筹建工作主要由校工会、对外联络办公室(基金会)牵头承办。具体方式是:在学校教育基金中设立“四川大学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专项,在学校已建立的常规慰问帮扶基础上,主要针对本人初次罹患重大疾病或突发意外事故以及因长期重疾或变故致贫致困的师生开展重点帮扶。

2

帮扶基金如何申报、发放?

基金的使用管理依照公开、公平、公正和管用分离的原则,由各归口部门随时接受申请并适时进行初评。

评审小组每半年集中评审一次(特殊紧急情况可临时提请评议),报管委会审批通过后,帮扶金采取一次性打卡的方式发放。

3

帮扶情况如何?

截止2021年年底,共有166名因首次确诊或长期罹患重大疾病(或遭遇事故)致贫致困的师生获得帮扶金324万元,最高帮扶金额为5万元/年.人,最低帮扶金额为1万元/年.人。

其中,2019年帮扶困难师生员工57人、99万元,2020年帮扶困难师生员工51人、97万元,2021年帮扶困难师生员工58人、128万元。

4

我需要帮扶,怎么申请呢?

首次确诊或长期罹患重大疾病(或遭遇事故)致贫致困的师生可查看《关于印发<四川大学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川大委〔2019〕5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请。

更值得关注的是,基金管委会切实加大了帮扶力度,经讨论决定从2022年开始帮扶基金总额度提高至150万元,进而逐步扩大帮扶基金的覆盖面,保障和改善困难师生员工的基本生活。目前,2022年四川大学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基金中期帮扶已顺利完成,给予10位困难师生总计24万元帮扶。

其实除了帮扶基金专项,

常规慰问帮扶中学校也从未缺席。

法定节日、生日慰问,

困难帮扶、生活关怀、劳模慰问,

一线教职工“送温暖”“送清凉”等

系列专项慰问工作,

学校都十分用心地

切实让师生感受到关心与爱护。

近年来,校工会与学工部、研工部、离退休处等归口部门各自开展的常规困难帮扶力度更是在不断加强。

自2019年起三年的时间,学校共计帮扶慰问困难师生员工4228人次,投入资金691.72万元,仅2021年全年就帮扶师生1888人次,金额253.9万元。

正如宋贞容所提到的,川大对每一位有困难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保障和帮助;

正如卢祥航所感受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帮扶因病致贫致困的师生;

也正如陈峰所体会的,来自学校多方面的关心,都在引领自己往前看,走出困境;

也正如胡朝华所经历的,只要是川大的师生,面临困境,川大都会帮忙!

所以,当你遇到困难时,请记得,你的身后,是四川大学,是关爱你的川大人。

有困难,学校在!

来源 | 校工会

采写丨罗燕妮 赵星月

编辑丨罗燕妮

责编丨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