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大唐年间发生的历史趣事,有一次唐太宗办了几桌酒,请大臣一块品尝,大家互相说恭维的话。渐渐的互相调侃起来,并以此为乐趣。在过去有一个词叫嘲谑,这个意思就是嘲笑戏谑,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开玩笑。老大发话了,同事平时之间不敢开的玩笑,今天可以开,而且朕不治你们的罪哟!

虽然皇上已经说了这样的话,可是毕竟在统治者面前还是不敢轻易说一些过头话,大臣们谁也不好开这个头,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的大舅哥也就是文德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你们都这么拘束,那我就来带头吃个螃蟹吧!否则我们宴会的情绪也达不到高潮,大家喝的也不尽兴啊!

大唐的真实文字(关于大唐年间的那些趣事)(1)

唐太宗

于是他便开始了戏谑,他嘲笑的对象是一位大夫,随后他嘟噜嘟噜说了一番五字律诗。其实不用解释,大家也能知道这首诗的意思。而这首诗可以说是欧阳询的真实写照,这个人长得又黑又丑又矮,可以说毫无任何特点,他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猕猴,而且还像是一只脑袋缩进了肩膀的猕猴。

既然是在皇上面前自然不能生气,而且这个时候皇上也发话了:今天的玩笑怎么开都不过分,于是欧阳询这只猕猴看了看长孙无忌脱口而出五字律诗。他这几句诗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老舅就像是一头刚在猪圈的粪坑里打过滚一样,或者说像面团捏成的肥猪这可比那只猕猴丑多了。

大唐的真实文字(关于大唐年间的那些趣事)(2)

长孙无忌

众大臣听了这样的形容,也纷纷地捂嘴笑,大家看看长孙无忌再看看这首诗,简直描绘的太到位了。这个时候李世民有一点不爽了,他的笑容也没了,拉着脸对着欧阳询说道:难道你说这样的话不怕被皇后知道吗?欧阳询看到皇上这正经的模样有点害怕了,他马上跪下说道:老大呀老大,如果你不告诉皇后,那皇后怎么会知道呢?

他心想:这个规则是皇上定下的,如今他却态度不爽,这分明是在破坏游戏规则。如果这样下去,谁还敢在你面前开玩笑呢,后面的人又怎么能玩下去呢?再说皇后知道了又怎么样?皇后又没有权利处罚大臣,就算是想处理也是你想处理。只有你老人家的话,别人才能听进去啊,这话分明是借皇后之名威胁让你不爽的大臣。

其实观看整个历史,大家也可以知道,在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胸襟还算是比较大的。不然他早就容不下朝廷中的刺头魏征了,不过像他这么大胸襟的皇帝,有的时候也开不起一个玩笑,说翻脸就翻脸了。可见人的复杂性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的多,人心永远是猜测不到的,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就是人心。

在武则天刚刚上任的时候,担心大家不认可她,也不加入她的阵营,于是便让人们自我推荐,拿着国家俸禄的官员除了正规招人之外,也在额外招募人才。一次一位御史台的令使去上班,有几个值班的人聚在门里,这位令史是骑着驴去上班的,等到他下了驴之后,便把驴赶到某个地方拴着。

大唐的真实文字(关于大唐年间的那些趣事)(3)

武则天

大概是驴子叫了几声或者是撒了几泡尿,惹得值班的人非常不高兴,表示要处罚这头驴子。这还了得?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几个看门的人,却如此嚣张,御史台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管东管西了?于是这个人便决定好好治治这几个看门的人,他便陪着笑脸对那几个看门的说:各位领导不好意思,今天我这驴确实有点不听话,请允许我数落教训它一番。

然后再接受你们的惩罚怎么样?看门的人一看这个人态度还不错,便同意了,只见这位令使指着驴子骂起来:你这头蠢驴,没有本事不说还反应迟钝,不让你往哪你往哪,不让你撒尿你去偏撒尿,哪来的畜生?竟敢在这个地方横行霸道。就算这几个看门的人没有学问,就算他们再蠢也能听出来,这不是在骂驴而是在骂他们,顿时羞的不敢看对方。

惩罚的事情谁也不敢再提出口,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地震过后突然冒出了一座新山,其高达200尺,在山的下方还出现了一个大水池,有300亩这么大。这个水池里的水非常清澈,隐隐都能看到水纹的样子。皇帝武则天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便将新冒出来的几座山封为庆山。

可是在朝廷中一贯有人反对武则天,大家看不惯一介女流之辈自理国家,于是便上书给武则天泼了一盆冷水。这本奏折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臣听说天气不和才会冷暖失衡,人气不和皮肤上才会出现闷头,地气不合才会出现小山丘。而且他还说道:陛下是个女的,现如今做了男人才能做的位置,这就把刚柔搞反了,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陛下叫什么庆山?臣以为没有什么好庆的,陛下应该侧身休得,这样才能应对天谴,不然祸事很快就会降临到头上。武则天看到这样的上书气的眉毛都歪了,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话语,放在哪一个皇上身上,这样的人都应该被灭九族了吧!不过武则天还是心慈手软的,她只把这个人发挥到了岭南。

在那个时候一届女流之辈做上这么高的地位,想必也遭受了不少流言蜚语,武则天却顺顺利利的坐下来了,而且在历史上的风评也不错,所以大家对于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还是不要用刻薄的眼光来看待他了。提起徐文远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他是唐初的一位学者,唐高祖李渊很赏识他,曾经封他为东莞男。

不过他祖籍却不是这个地方的,他是洛阳人,只是在江陵沦陷的时候被挟持到长安,从此便变成了长安人,他的家里一向贫困,而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家里为了谋生只能做点小生意,他非常喜欢读书,所以家里开了个书店,由兄长徐文林当老板。这个人很喜欢读书,只要一有空便会去书店看书,无论春秋冬夏,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会准时到达书店。

他读的书不计其数,可以说无不精通。后来他当过隋朝的国子博学,还被一位皇帝封为国子祭酒。在大业末,洛阳发生饥荒,徐文远到山上砍柴,结果却落到了李密手里,李密让他南面而坐,率众人北面而败。而这个人却对李密说道:如果你想要让我扶持你,挽救朝廷危机的话,恐怕是不行了。鄙人岁数已经大了,就算是愿意效力,但头脑与身体也跟不上了,恕我无能为力。

李密听后还是不放弃说道:从此之后我都听许老师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可是后来在群雄中最有希望能够成功的李密却败了,于是徐文远落到了王世充手里。而王世充对待徐老师的时候,并没有像李密那样做,反而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以至于后来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时都会恭恭敬敬的对他施礼。

有一些人搞不懂了,在李密面前,咱们的徐老师也没有这个样子呀,怎么在王世充面前却很尊重呢,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呢?徐文远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他说:因为李密是君子,而王世充是小人。李孝恭是唐初的一位大将军,他从小就足智多谋,有胆有识,最后逐步成长为佐命元勋,后来又改封为河间郡王!

大唐的真实文字(关于大唐年间的那些趣事)(4)

可以说身份极其尊荣显贵,不过等到他的地位达到了顶点的时候,他的野心也逐渐大了起来,看着高大华丽的住所,他曾对左右的侍从说:我的家住的房子这么好,但是这却不是我所希望的,我想把它卖了,到另外的地方弄一个简单的住所就行。如果他的儿子有出息,守着普通的房子过日子也足够了,如果没有出息的话,好房子也是守不住的。

而且还会便宜了那些坏人,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能有这样的见识,也说明他非常有想法,也非常有远见。不过比较遗憾的是,他想办的事情再还没有办成的时候就抱病而死,他也没有将自己的大房子换成小房子,而他的儿子在后来变成什么样子也就不为人知了。

在古时候,有一位富商家财万贯,死了之后两个儿子争夺家产,但争了几年也没有最后的结果。其中一个儿子贿赂了一个地方官员,想要让这位官员把财产全部判给自己,就算达不到这个目的,也需要做出有利于他的判断。这个人研究了几天案情,最终叫厨子拿来一杯奶让两个人喝,两个人喝完后突然醒悟,他们想起了兄弟同母乳的道理。两个人又和好如初,开开心心的住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