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1)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

信宜市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数学“非线性”教学专题联合教研活动

为推进与信宜市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结对帮扶交流工作,紫南小学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开展了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信宜市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专题联合教研活动,两校校级领导及全体数学教师约4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2)

活动现场

一、课例展示显风采

紫南小学支教教师黄惠军老师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情,与信宜市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六(1)班的孩子们呈现了一节“非线性”教学课例。课堂伊始,黄惠军老师精心设计了“强基训练”,旨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好地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结合“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黄惠军老师巧妙设计预习导航,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同时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梳理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在“导学反馈”过程中,黄惠军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方式,有效地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3)

黄惠军老师授课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4)

黄惠军老师授课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5)

紫南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学习

二、评课议课促提升

本节课是基于“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进行设计的,希望能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跟随性的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6)

黄惠军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分享与反思

接着,紫南小学陈观鸿老师在评课议课中指出黄老师能根据“非线性教学的理念,在突破难点“找准单位1”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实现“非线性教学”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教学主张。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7)

陈观鸿老师评课

然后,彭宇璇老师在评课议课中说道,黄老师能结合“非线性”教学理念及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并提出在总结时可鼓励学生写收获,实现知识的条理化、概括化和策略化。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8)

彭宇璇老师评课

最后,紫南小学数学科组长陈守业老师作了主题为《“非线性”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分享,通过具体的课例向信宜市水口镇教师介绍“非线性”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及操作模式,分享了学校开展“非线性”教学研究的历程,并鼓励教师们要把“非线性”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增值。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9)

陈守业科长分享

三、领导讲话明方向

水口镇中心学校数学教研员容志文老师感谢紫南小学对信宜市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的结对帮扶工作,并表示通过此次“非线性”教学专题联合教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转型。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10)

水口镇中心学校数学教研员容志文发言

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科组长程银杏认为黄老师的课让人眼前一亮,打开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教学过程中讲解到位,详略得当,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解题策略的应用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11)

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数学科组长程银杏发言

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黄东成感谢紫南小学梁润娇校长精心组织本次线上教研活动,为水口镇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希望两地教师能多交流,共成长。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12)

水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黄东成发言

最后,由紫南小学梁润娇校长进行总结发言。梁润娇校长指出,此次线上联合教研活动,为两地的教研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意义重大,并谈了我校开展“非线性”教学的实践研究的意义,以科研带动教研,实现教研改革和课堂改革,为落实“双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希望两地教研团队以后多交流,共进步。

基于微课的中学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教学结对交流增情谊)(13)

梁润娇校长总结发言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参会老师对“非线性”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也是紫南小学市级课题《“非线性”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的成果推广,未来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继续深入“非线性”教学的研究,让“非线性”教学成就师生们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