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记录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汉字一直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大部分汉字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谈起汉字的起源和由来.历代学者说法不一,古书中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仓颉作书”。但从文字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来看,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所造,绝大多数汉字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各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并由专家学者经过整理、定型而通用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出现,需要新的汉字来表现。于是,人们便根据实际需要,造出一些新的字,使汉字大家族又增添了新成员。汉字中就有少数的汉字,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由历代名人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

武则天造“曌”字

说起名人造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女皇武则天造的“曌”字。武则天称帝后,造“曌”(zhao)作为她的名字,意思是她犹如日月当空,光辉无比。武则天还把它用在一首诗里,诗曰:“日月当空曌,则天长安笑。一朝作皇帝,世间我最傲。”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1)

影视剧中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一共造了19个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比如“人”字,武则天改为“一”下面加个“生” 字,人就是“一生”;“地”字,武则天认为不够大气,便改为“埊”字。“国”字改的最复杂,先改为“口”中“武” 字,以彰显自己的独尊地位。有人说“武在口中犹如‘囚武’,不好”,于是又改为“口”中“八方”。武则天造字基本上是“意”的简单相加,都是把原有的字形加以改变,全是以繁代简,根本不符合文字的发展规律,又没有任何意义,因而也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随着人死权消,这些字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只是这个“曌”字,因她名字所用,才得以流传下来。以后武则天造“曌”字这件事又被编入中学历史教材,因而得以广为人知。

隋文帝杨坚造“隋”字

隋文帝杨坚本是北周的“随国公”,以后他建国后,便想以“随”字作为国号,但又觉得“随”字带“辶”旁,有不稳定之意,不太吉祥。于是就去掉“辶”旁,新造了这个“隋”字作为国号。

陆羽造“茶”字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唐朝以前代表“茶”的字有“荼”、“贾”、“茗”等字。陆羽著《茶经》时,认为有统一的必要,便把“荼”字减去一横,造了一个“茶”字,用来专指茶。陆羽所造的这个“茶”字,含有“人在草木”间之意。看到茶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山林丘壑、流云飞泉,眼前便飘来氤氲的茶香。这个“茶”字很快便得到了人民的认同。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2)

陆羽塑像

南汉皇帝刘龑造“龑”字

五代十国时南汉开国皇帝刘巖,又名刘陟,以后他取《周易》“飞龙在天”之意,造了“龑”字,并改名刘龑。“龑”,音yǎn ,现在简体字为“龙”下加一“天”字。

鲁迅造“猹”字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3)

鲁迅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写闰土讲述一种小动物吃西瓜的故事,这个动物当地口音读作“查”,但汉字里没有这个字,于是鲁迅就造了个“猹”(zha)字来指这种小动物。后来他在给舒新城的信中对这个字进行了解释:“‘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huan)罢。”“猹”字现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辞书。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4)

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刺猹的场景

此外,鲁迅还造过两个字,1925年,他创造“妗”字,相当于“她”,读如“人”。1927年,他又造了一个“蜒”字。

刘半农造“她”“它”字

我国古汉语中没有“她”字,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伊”字则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刘半农认为,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和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骤增,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是不够用的,他就造了个“她”字,并提出用“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5)

1918年,刘半农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首次发表了《她字的研究》一文,在此文中他使用“她”字专作女性第三人称代词。为推广使用“她”字,1920年8月刘半农发表了《“她”的问题》一文,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后来由赵元任谱曲,成为现代著名歌曲。渐渐地,“她”字便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在文章书籍中,并最终为人们认可并广泛使用;就连刘半农只在文章中提及而未来得及深入解说的“它”字,现在也成为人称之外的其它物名的确定代词而广泛运用。

夏衍造“搞”、“垮”字

“搞”和“垮”这两个字是现代作家夏衍造的字,1939年夏衍在桂林主编《救亡日报》时,深感一些口语无字可用,于是自造了“搞”、“垮”两个口语字,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始在版面上试用,以后逐渐被大家接受,新中国成立后流行全国,这两个字成了常用字,并正式编入到字典中。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6)

夏衍

齐白石造“烤”字

很少有人知道,原先汉语里并没有“烧烤”的“烤”这个字,这个字是国画大师齐白石造的字。而齐白石最初只是个木匠,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他造的这个“烤”字却无人不认识。

20世纪30年代初,北京宣武门有一家闻名遐迩的“清真烤肉苑”,这店的招牌为国画大师齐白石所题。掌柜请白石老人题写时,齐白石不知写哪个“烤”为好,查了几部字典,都觉得没有确切的字。后来他想,烤肉要用火,那就用火字旁,加上“考”字,取其音,不就成了吗?于是就提笔写了“清真烤肉苑”五个字,他还感觉自己造字不太妥当,就在这五个字和署名之间夹注了一行小字加以说明:“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因“烤”字造得比较形象,以后就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都收录了这个字。

世界上最难的字老师也写不出来(他是个从没上过学的木匠)(7)

齐白石

邓小平简化“邓”字

1955年,以吴玉章为主任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呈送中央审批,绝大部分政治局委员都画圈表示同意,而邓小平同志没有表态。他对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说:“吴老啊,你把汉字这么一简化,我都不认识了!”吴老说:“小平同志,你别说都不认识了,你对哪个字的简化有意见,可以具体地提嘛。”当时的《草案》把“登”这个部件类推简化成“丁”,如“燈”简化成“灯”。

邓小平就说:“别的不说,就说我这个‘邓’字吧——左边一个‘丁’,右边一个‘耳朵’,不好看。第二笔往左边拐,第三笔还得回到右边写,也别扭。”吴老问:“那你看这个‘鄧’怎么简化好呢?”小平说:“‘鄧’字如果要简化,还不如写成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耳朵’呢。草书的‘鄧’就是左边写一个‘又’,‘又’的第二笔下边拐几个小弯嘛。”吴玉章随后把这件事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得到了周总理的认可。第二年初,在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里,繁体字“鄧”就简化成“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