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知名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分为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发展两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学记)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知名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分为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发展两种

一、对社会的发展,他提出庶、富、教,认为这是立国治民三要素。其中庶指的是人口,富指的是财富,教则是教育。

二、对人的发展,他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

从教育对象上看,他提倡有教无类;从教育目的上看,他提倡培养“士”和“君子”,认为完善人格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从教育内容上看,他提倡文行忠信。

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是重点内容,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因材施教,这个原则是孔子最早运用的,但是是朱熹最先总结提出的。

第二是启发诱导: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第三是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教师观,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教师的示范性。需要注意的是《论语》不是孔子所写,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

我们学习了孔子关于教育的作用的阐述,孔子的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孔子关于教师观最早的论述

第二个知识点教育著作《学记》

我们学习了我国古代的知名教育家孔子,这个知识点我们将学习我国古代的著名教育著作——《学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中提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对个人发展而言,“玉不琢,不成器”,其中《学记》提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是重要知识点:

第一,教学相长 ,认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

第二,豫时孙摩,提倡教育的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和集体教育。

第三,长善救失,强调利用学生的优点来克服缺点。

第四,启发性,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五,课内外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

第六,教师观强调师严而后道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