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胡

(1)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泛指鸟兽额下的垂肉或皮囊。

【例句】

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

(2)什么

【成语】

胡天胡帝: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的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伊于胡地: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感: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含有胡的好寓意词语(古汉语中的胡字义项详解)(1)

【例句】

①猝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②胡为至今不朝也?(《赵威后问齐使》)

(2)为什么,怎么

【例句】

①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③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于何之?(《归去来兮辞》)

④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3)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统称

【成语】

胡服骑射

胡越同舟: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

胡越一家:喻居地远隔者聚集一堂。犹言四海一家。

【例句】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②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③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④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4)随意乱来

【成语】

胡说八道

胡思乱想

胡言乱语

(5)胡须

【成语】

吹胡子瞪眼

眉毛胡子一把抓

【语义提示】

“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胡”字的右半部“月”即“肉”。先秦时期,汉族通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胡人”,胡人专指匈奴人。匈奴以后,胡又可泛指一切在中国塞北、关东、西域活动的少数民族,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思维导图】

含有胡的好寓意词语(古汉语中的胡字义项详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