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

文丨卿心君悦

在《人世间》中的蔡晓光,打动了无数人。

十八年的深情等待,抱得美人归,十二年的守候,只为佳人归来。在年过五十岁之后,两人终于可以日夜厮守在了一起,这结局是他梦寐以求的,也是他用一生换来的。

初读原著时,我不禁感叹,像蔡晓光这样的男人,太过完美,自私如周蓉一般的女人,根本不配得到他的爱。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2)

重读原著时,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细品蔡晓光与周蓉关系的始末,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扮演一个“悲情的角色”,他用一生导演了一场苦情戏,骗了自己,也骗了所有人。

她是露西,我就是卡顿

在周蓉准备为了冯化成奔赴贵州之时,蔡晓光成了她的掩护。

他一直以周蓉的追求者身份,出现在周家,为的就是帮助周蓉隐藏那段不愿为家人所知的爱情。当周蓉留下一封信,踏上了追逐爱情信仰的道路,他成了给周母和周秉昆解释一切的人。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3)

当周母面带心疼与埋怨的问他为何如此的时候,他说道:

“大娘,我为周蓉那么做,特别地心甘情愿。如果她是露西,我也会无怨无悔地要求自己是卡顿。”

露西与卡顿,是狄更斯代表作《双城记》中的人物。

卡顿深爱着露西,因为露西是他灰暗人生中唯一的一束光。可露西有自己的爱人,卡顿便一直默默地看着露西结婚、生子。直到露西的丈夫出事,卡顿与即将判刑的露西丈夫交换了身份,替情敌赴死,只为成全露西的幸福。

卡顿是一个极度悲情的角色,他短暂的一生以爱露西为信仰,为动力。为此他愿意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去守候心中的温暖一隅:

“为了你,为了你所爱的人,我什么都愿意去做。”

对蔡晓光而言,他要求自己像卡顿一样,无怨无悔的爱周蓉。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4)

请注意一个细节,原著中蔡晓光说的是“要求自己是卡顿”,而不是“我就是她的卡顿”。

也就是说,蔡晓光一直以“卡顿”为目标,为自己的定位。一切“卡顿”能做的,愿意做的,他也会要求自己做到。这里的要求,会带着一丝强迫的意味。就像周秉义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一样,所以他强迫自己不为亲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强迫自己眼睁睁的看着父母一直在光字片生活,强迫自己看着周秉昆受苦,却不为其提供任何帮助。

这并非周秉义的本意,但他要求自己必须如此。他对父母有亏欠,对弟弟有内疚,他也有挣扎和犹豫,但最终他依旧会选择牺牲亲情、无视私欲,因为在他决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已经身不由已了。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5)

蔡晓光也是如此。在原著里蔡晓光曾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身不由己,但又不甘身不由己的人物。”

这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他对周蓉的爱里,有心甘情愿地成分,也有迫不得已的成分,迫不得已的这部分,便是“卡顿”这个角色带来的。在他要求自己要做到“卡顿”一样的存在时,就注定了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强迫自己像卡顿一般对待周蓉。

周秉昆曾问过蔡晓光,周蓉爱的是冯化成的诗,还是冯化成的人。对此蔡晓光曾说:

“有时两者能分开,有时两者根本分不开。”

蔡晓光对周蓉也是如此。他早已分不清,他对周蓉是爱,还是一种“卡顿”这个角色衍生来的执念。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6)

至于周蓉为何会成为蔡晓光的露西,从原著中可以得知。

对于蔡晓光来说,这三点缺一不可。这是他对“露西”的认知,也是他成为“卡顿”的前提。卡顿不会爱除露西以外的女人,所以他也不会。

入戏太深

读了两遍原著,我才发现,其实蔡晓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爱周蓉,他只是用一生成功地扮演了“卡顿”这个角色。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7)

在原著里,蔡晓光一直未娶,直到十八年后周蓉离婚,他们走到了一起。这场看似深情的等待中,却有另一面现实因素。

十八年里,蔡晓光再也没有遇到过如周蓉这般的存在。单纯的美貌不足以打动他,有才情却长相平平,他会欣赏但不会动心。也因此,他会与其他女人发生关系,但绝不会娶对方。

这时的他,像极了《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阿里萨,等待达萨半个世纪,期间却与几百人发生肉体关系,美其名曰爱是精神与灵魂的契合,而非肉体。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8)

在周蓉为了玥玥奔赴国外的十二年里,蔡晓光又有过四个情人,他的“守而不忠”在很多人看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周蓉自私在先。

但是,他在婚内出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便有了“十二年的等待”来美化,这个事实也无法改变。如果将这种背叛合理化,那么郑娟与周秉昆之间的感情又该如何解释呢?

郑娟在周秉昆入狱后,同样苦苦等待了十二年。如果按照蔡晓光的行为,是不是郑娟也应该找情人来排解寂寞和需求,而且也应该得到周秉昆以及其他人的理解呢?毕竟男人有需求,女人同样有需求。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9)

可是,郑娟没有,她深爱周秉昆,所以她永远不会做出背叛周秉昆的事情。与郑娟相比,蔡晓光的深情,根本不值一提。

他之所以十二年不与周蓉离婚,是因为他依旧在以“卡顿”要求自己, 他入戏太深,但是他的身体却比他的内心诚实得多。

至于蔡晓光对周家的付出,确实值得称赞与佩服,在很多时候,他比周秉义这个周家长子做得好太多。但是读了原著你才会知道,这付出中带着明显的目的性。

在周家,周蓉与郝冬梅与郑娟一直没有共同话题,所以很少与郑娟说话,而每次蔡晓光却总会主动与郑娟说上几句话。不过这并非出于他对郑娟的认可与尊重,而是在他看来,周父周母重视郑娟,自己这样做可以收获周父周母的好感而已。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0)

在楠楠意外去世时,周家所有人包括郝冬梅,心情都格外的悲痛,唯独蔡晓光除外,他只是提醒自己继续做好周家人眼中令人满意的“女婿”。就像原著中写道的:

“周家唯一的二茬女婿,实际上对周楠的死不曾真的悲痛。他悲痛不起来,但自己的表现应该比以往更让周家人满意一些,这是他对自己一再的提醒。”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1)

在玥玥成了“第三者”之后,周蓉为此义愤填膺,周家所有人都对玥玥的选择感到惋惜与担忧,只有蔡晓光乐见其成,甚至有些庆幸。对此原著中这样写道:

“毕竟不是亲生女儿,如果是亲生女儿,估计他的反应会比周蓉更强烈,更难以接受。他其实是有几分乐见其成的。起码他认为会让自己省不少心,也根本无需破费……没花一分钱养女就嫁作人妇,他甚至有点儿感激。”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2)

口口声声视周家人为亲人的蔡晓光,却在周蓉为了玥玥身心俱疲的时候,庆幸玥玥的选择可以给自己剩下一笔钱,至于玥玥幸福与否,他根本不在意。

周秉昆曾这样评价蔡晓光:在任何情况下都追求完美。

蔡晓光无时无刻不以周蓉的“卡顿”,以及周家的“好姐夫”、“好女婿”来要求自己,他力求完美,不愿自己形象有任何偏差,至于真心与否,早已不那么重要了,只要所有人都认可他是深爱周蓉的人,就可以了。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3)

也因此,在他与关玲的情人关系被周秉昆知道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好姐夫”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而不是为背叛周蓉而内疚。

鱼水之欢

周秉义曾用“鱼水之欢”来形容蔡晓光与周蓉的关系。

这个词,代表了两人和谐、融洽的关系。但细品之下,“鱼水之欢”还有另外一层深意:鱼离不开水,但是水却可以没有鱼。

那么周蓉与蔡晓光,究竟谁是水,谁又是鱼呢?

或许在蔡晓光心中,他一直认为自己是那个离不开水的鱼,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水的救赎。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4)

可是,他真的离不开周蓉吗?似乎又不是。

周蓉没在本地的时候,他过得很是潇洒,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原著中也没有任何一处表明他有过饱受相思之苦的描述。

他对周蓉,更多的是年轻时立下的誓言与信仰,至于爱,有但不多。

在原著中,他的死党,周蓉,以及他的情人都曾问过他,为何对周蓉念念不忘。前后四次他给出的答案基本类似:

你当年是大美人儿嘛!世上美女很多,爱读书的美女太少,爱读书又有独立见解的美女少之又少,你是美女中的珍品。你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不是有幸认识你,我今天会在干什么呢?……幸亏认识了你,现在我成了导演……

蔡晓光一直视周蓉为他的文艺启蒙者,没有周蓉,就没有如今的“绝导”,所以他一直认为周蓉是唯一能与他灵魂契合的存在,他愿意,也觉得应该爱周蓉,他一直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也试图说服别人。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5)

不过直到最后,周蓉也无法理解,是什么让蔡晓光对自己如此执着。

或许,对周蓉来说,爱一个人从不需要理由,就像她当初不顾一切的爱冯化成一样,她根本找不到什么理由。而蔡晓光可以如此冷静地告诉她,他爱她是有理由的,她难以理解。

这可能就是周秉义用“鱼水之欢”来形容蔡晓光和周蓉,却用“以爱为信仰”形容周蓉与冯化成的原因吧。蔡晓光与周蓉晚年的和谐与融洽,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相互取暖。蔡晓光完成了年轻时的梦想,他乐在其中,而周蓉,则处处迎合蔡晓光的喜好,所以他们才有了幸福的晚年生活,至于其中爱占了多少,谁又直知道呢。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6)

至少,在《人世间》里,爱情最美好的模样,是周秉昆与郑娟那样。

纵观蔡晓光的一生,他更像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程蝶衣的悲剧,是因为入戏太深。他以“虞姬”这个角色要求自己,也同样要求“霸王”段小楼。所以,他不愿看见师兄段小楼与菊仙在一起,那是对“虞姬”的背叛。

直到最后,程蝶衣才明白,他“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是自己一直活在了戏中。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7)

至于蔡晓光,他比程蝶衣幸运得多,他不需要从戏中醒来。他用一生来扮演“卡顿”,最终他与他的“露西”走到了一起,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至于是不是入戏太深,已不在重要,毕竟最后的他是幸福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如果不是冯化成的背叛,让周蓉重新恢复了自由身,那么蔡晓光的一生,又该是怎样的结局呢?或许那时的他,便真正成了程蝶衣,一直活在自己为自己导演的这场戏中。

周蓉蔡晓光在一起经典语录(人世间原著细品蔡晓光)(18)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