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上海战役的指挥官是谁(上海解放时他别着小手枪背着小提琴进城)(1)

“70年前,我随着解放军来到上海时,背包上面还架着一个小提琴。当时围观的上海市民都觉得奇怪,土八路怎么还有小提琴!和我排在一个方阵队伍中还有两位后来的音乐大师,一位是朱践耳,还有一位就是曹鹏。”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今天下午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启音乐大讲堂”与年轻学生交流,讲述他和上海的故事,以及他创作交响序曲《红旗颂》的过程。

吕其明的《红旗颂》脍炙人口。《红旗颂》借鉴了欧洲交响序曲体裁的管弦乐媒介、标题性构思、单乐章布局和主题发展手法,融入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性音乐语言、再现性三部曲式、象征国家身份的标志性音调(国歌素材),以及表现英勇民族精神的抽象性叙事情节(沉重苦难中的无畏奋进),这是一位中国作曲家自主改造和利用西方音乐体裁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自称“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烈士之子用一种美妙的“世界通用语”来讲述的“中国故事”。

吕其明的父亲是烈士吕惠生,他还记得他和姐姐在1940年5月时,一起加入了新四军,当时他还只有11岁。随后,他的父亲被派到皖赣地区。当时的陈毅军长给了他父亲一把巴掌大的小手枪,父亲随后就把枪送给了吕其明。吕其明说:“这把枪我带了整整 9年,直到上海解放,我一直用红绸布包着随身带着。”而他来到上海时还是只有19岁的文艺兵,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说:“70多年来,上海养育了我。有痛苦欢乐坎坷辉煌,但是幸运,实现了理想和人生的价值。”

解放上海战役的指挥官是谁(上海解放时他别着小手枪背着小提琴进城)(2)

吕其明告诉学生,完成《红旗颂》初稿只用了7天,但修订完善这部作品却用了54年!

这首管弦乐的创作,始于1965年2月上海音乐家协会党组会议上贺绿汀、丁善德、孟波等音乐界前辈们的一次提议,即邀请时年35岁的青年作曲家吕其明为当年的“上海之春”音乐节创作一部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党和军队的作品。

当时的吕其明联想着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场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悲壮情怀,还有父亲吕惠生在国难当头之际写下绝命诗并毅然从戎的无畏精神,他思如泉涌,走笔如飞,在短短一周时间便完成了初稿。

“我把我真实的体验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全都融进了音符”,吕其明回忆道。不过他谦称自己“在写作这部作品时,作曲功力还不太够,没有达到‘一锤定音’的级别”,故而一直在对作品做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又考虑到“大家已经听习惯了”,一下子修改太多会影响《红旗颂》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辨识度,故而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步修订的办法。就这样他改了足足54年,从当年的青年才俊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人,《红旗颂》定稿成了他题献伟大祖国的寿诞贺礼。

作者:姜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