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波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之“雅言”』


河南话在古代作为官方语言吗(谁是我国古代普通话)(1)

孔子讲学,用的是雅言

看到一个奇怪的高中历史选择题。问:

“周代的雅言最早起源于现在的哪个地方?”

“雅言”,是指周王朝的官话,通俗地说,就是周王朝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孔子讲课时用的语言,就是雅言,《诗经》则是雅言的教材。

我想,雅言的起源应该是河南洛阳。但看标准答案却是陕西。出题方给出的理由是,西周的老家是西岐,即现在的陕西,西周建立后的都城镐京,也在现在的陕西西安,那么,周代的雅言当然源自陕西了。

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然而,却一点儿也不历史。

河南话在古代作为官方语言吗(谁是我国古代普通话)(2)

夏朝都城复原图

要知道,历史是讲求渊源的,要弄清楚雅言的起源,必然要先弄清楚夏、商、周三代的官话;而要弄清楚夏、商、周三代的官话,最简洁的方式是研究三代的都城。因为都城代表中央,像官方语言这种东西,总是从中央发出,然后推广到全国的。所以,都城之语言,应为官方语言之源。

众所周知,夏朝一共有五个都城(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但每一个都城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商朝的都城在亳和殷,也都在河南省。周朝有一些不同,它开始的都城在镐京,也就是陕西省,但周成王继位后,命周公营建了洛邑城,定为东都。于是有了镐京和洛邑两个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弃了旧都镐京,将都城迁到了洛邑,历史进入东周。

河南话在古代作为官方语言吗(谁是我国古代普通话)(3)

殷都

可见,三代以来,洛阳一直都是都城,而镐京成为都城只是一时。洛阳成为三代最早的、最主要的都城,使语言文化的延续性成为可能:夏之官话传至商,商之官话传至周,都在洛阳完成,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现在的问题是,中间出现了一个例外,西周开始的都城不在洛阳,在镐京,那么镐京有没有继承商朝的洛阳官话呢?换言之,它是采用的“镐京方言”来做官方语言,还是采用的“洛阳普通话”来做官方语言?

最大可能是后者:“洛阳普通话”。

因为采用“镐京方言”做官话,并向全国推广的话,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不懂“镐京方言”,推行起来难度太大了,会遭到很多人的抵制,不划算,也不利于统治。而采用“洛阳普通话”做官话,则相对简单得多,因为它是前朝语言,而且,人家已经存在几百年了,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

河南话在古代作为官方语言吗(谁是我国古代普通话)(4)

西周都城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镐京方言”就与“洛阳普通话”没有关系了吗?有的。应该说,“镐京方言”有一个逐步被“洛阳普通话”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西周建立以前,镐京这地方是商朝的领土,商朝的官方普通话向全国推广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推广到镐京这儿来吗?显然是推广到了,而且也被接受了,只不过接受的程度有多深不得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讲,就算是西周采用了“镐京方言”做官方语言,这“镐京方言”也有“洛阳普通话”的成分在里面。“洛阳普通话”实在是影响深远。

河南话在古代作为官方语言吗(谁是我国古代普通话)(5)

现在的洛阳(夜景)

所以,周代的普通话“雅言”,源自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