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北宋 寇准《书河上亭壁》
最近《清平乐》非常火,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喜欢读宋史的人,我并没看过这部电视剧。但也仍不妨我来聊一聊宋史的人物。
最早知道寇准,是在钱钟书先生编写的《宋诗选注》,这本书里选了寇准两首诗,除了上述的《书河上亭壁》,另一首是他的《夏目》。
寇准的文采了得,骆宾王七岁写出鹅鹅鹅,寇准七岁也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一首短诗,《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不过接下来并不是要讲诗词,我们是用诗词看遍五千年浪漫的中国历史。下面要分享两个内容,一个是寇准传奇一般的官场事迹;再由寇准的一件“趣事”,分享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心得。
寇准的官场生涯好比小说一样让人津津乐道,他的官职更像是坐电梯,一下子进入中央,成为权力集团的核心人物,一下子跌入谷底,成为一文不值的“芝麻小官”。
寇准是否是名相,我不敢保证,但他一定是明相。
图片源于网络
时间倒退回宋真宗御驾亲征,攻打燕云十六州。由于战线指挥不当,几十万大军在决战之夜全败了。历史记载,当时只有赵光义一个人单枪匹马而回,他的大腿还中了一箭,落下一生的病患。
此事之后,北宋的军事实力大打折扣。1004年,为报前次宋朝“侵略”之仇,辽国萧太后挥兵南下,攻打宋朝。但此时的北宋已无力保卫家门,前军节节败退,最终辽军直逼澶渊,威胁帝都开封。
当时就有人谏言宋真宗赵光义,先逃到南方去。经燕云一役后被惊吓住的赵光义犹豫不决。当此之时,寇准力排众议,劝住了赵光义,不仅不让赵光义南逃,还要去北边的前线为将士助威。
这期间赵光义频频反悔,寇准反复劝谏,当赵光义下决心逃往南方时,寇准做出了为人臣子最让人震惊的行为。
寇准把赵光义死死地按在龙椅之上,逼着他的皇帝到战场上督战,鼓舞士气。就这样,把惊恐之中的赵光义赶向前线。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辽国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
可以说,寇准为抵抗辽国侵略起了不少作用。历史上丰功伟绩之人如大浪淘沙,今天最重要的是分享一件有关仁义道德的趣事,这件事给寇准的官场生涯造成不小的影响。
寇准曾在官场上提拔过一个年轻人,叫丁谓。丁谓被提携后,对寇准感恩戴德,时刻想报答这位恩人。
但寇准这个人有点毛病,倒不是说情商低,有时有点“作”。
以下内容全凭记忆撰写,懂宋史的大佬打脸请轻一点,谢谢!
仁宗成年后,一反刘太后的执政策略,希望做出一些明君应该做的成绩来。故此,被刘太后贬走的寇准又双叒叕坐了一次电梯,从基层小领导再次回到中央,彼时丁谓也已经是执政集团的人了。虽然丁谓的政治地位上升,但他仍不忘老领导的恩德,想为他做些什么。
某次宴席之间,寇准与众人吃饭闲谈。史料记载,就在席间,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有残羹——“羹污准须”,便起身为寇准擦拭。哪怕是普通朋友,这样的动作也无伤大雅,谁也没在意。谁知道寇准好死不死,调侃了丁谓一句:
“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
这一句话说完之后,旁人都当作笑话,哈哈一笑,但丁谓却浑身一震,霎时间羞耻满面,无地自容。一瞬间恩人变仇人,两人之间的梁子就此结下。
注:这也是“溜须”的出处
此后丁谓找机会将寇准挤出开封。寇准临走时,众人夹道相送,寇准含泪,只留下一句话“你们回去之后,帮我问问丁谓,我寇准究竟哪里得罪了他,要这样对我?”
寇准后来又数次被贬,沦落到岭南地区,在当时,这对文官而言,几乎看不到升迁的希望,政治生涯几乎断送。后来丁谓甚至曾设计想害死寇准,不过没得逞。再后来,丁谓被贬雷州,路过寇准家门口时,想拜见寇准,吃了闭门羹。
初读这个故事时,我被震惊到了。因为我也实在想不到,恩人变仇人竟也是一瞬间的事情。一个施恩,一个报恩,这样的一对,竟会因为毫不经意间的调侃,而反目成仇?!
在后来的生活中,我时常反思,自己与好友之间的相处,是否有犯了这种忌讳的地方。我并不是真的不相信我们之间的感情,而是惊诧于人与人之间善变的情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