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典故还是出自左丘明著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十个古文观止故事梗概 典故探究三十二(1)

季札像

吴公子札,即季札,他留下著名的典故:挂剑之交、自郐以下。是春秋时代吴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季札品德高尚,远见卓识。三次让国,广交贤士。周游列国,提倡礼乐,宣扬儒家思想,对华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公子季札来鲁国聘问,季札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国的叔孙穆子就安排乐工为他表演。听完音乐后,就开始看歌舞。

季札看完歌舞《象箾》(xiāo,箾'即'箫')《南龠》(yuè是中国的管乐器舞),评论说:“美啊,但还稍微有点遗憾。”

作者注:《象箾》、《南龠》是 周文王 时代的乐舞。

十个古文观止故事梗概 典故探究三十二(2)

周文王像

季札看完歌舞《大武》后,评论说:“美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应该就是这种情况吧!”

作者注:周乐《大武》,是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季札看完歌舞《韶濩》(音hù),评论说:“圣人已经是那样的弘大,尚且还感到有所惭愧,可见当圣人很不容易啊!”

作者注:《韶濩》是赞美 舜 的歌舞。

季札看完歌舞《大夏》后,评论说:“美啊!辛勤劳作却不自以为有德,如果不是大禹,还有谁能有这样的修养呢?”

作者注:《大夏》》是歌颂禹的乐舞。

十个古文观止故事梗概 典故探究三十二(3)

季札看到跳《韶箾》(音sháo xiāo,箾即'箫'),评论说:“功德到达顶点了,伟大啊!就好像上天一样,没有不覆盖的,就好像大地一样,没有不承载的。盛德已到达最顶点,再不能比这增加一点点了。

作者注:《韶箾》也是赞美 舜 的歌舞。

然后,季札说道:“就观看到这儿吧!如果还有其他的乐舞,我不敢再请求欣赏了!”

作者注: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地域、时间限制的。孔子听《韶》,三月不知肉味。

俞伯牙钟子期知音之交。季札也是如此,听音乐、观舞蹈,他的评论,他的戛然而止,令人叹为观止,真神人也!

后人就用叹为观止这个典故来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比如《古文观止》。

十个古文观止故事梗概 典故探究三十二(4)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原文: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