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银河补习班》,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种感觉——我有话要说。

做家长的思考着“如何尝试改变对待孩子的方法”,孩子读懂了“自己一直不理解的父亲”,就连准爸爸们也纷纷构思起了“未来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

没错,尽管有部分影评人开始“拿起放大镜挑刺”,做课外辅导的也“正在努力组织词汇反驳”;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个暑假中国观众被感染力超强的《银河补习班》戳中了。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1)

1、幸与不幸的父与子

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和白宇饰演的儿子“马飞”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2)

时间定格在1990年,“举市闻名”的东沛大桥刚刚落成,伴着韦唯演唱的《亚洲雄风》,马皓文手举亚运火炬跑进了欢迎现场,在年幼马飞一脸崇拜的眼神中,这个爸爸简直会发光。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3)

转瞬间,桥塌了,马皓文锒铛入狱。

外人眼中的爸爸光芒散尽、人人喊打,但在马飞眼中爸爸依然是爸爸:他依然会在爸爸怀里撒娇,吵着“不要回家,要和爸爸一起睡”;依然会愿意拼尽所有的力气,守护爸爸送的“足球地球仪”。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4)

因为父亲的一个谎言,他会举着银白色的铁皮手电,一遍又一遍转动光柱在外太空迎接父亲,让年幼马飞没有安全感的,是爸爸缺失了对他的陪伴,而让爸爸马皓文感到遗憾的是,他错过了儿子的成长。

从这个层面看,他们是不幸的。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5)

但,这对父子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有机会力挽狂澜。

时间来到1997年,成绩倒数、经常缺课、痴迷武侠、经常上白榜的马飞,成了教导主任口中那个“再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的问题少年,即将被开除出学校。

爸爸马皓文也得到了一个弥补自己的机会,一个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儿子的机会。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6)

2、理想的外壳 亲情的内核

教育,一直都是每个中国家长最头痛、最上心、也是分歧最大的问题:有人会选择“放养”,有人会选择“圈养”,当然也会有人选择——用心养。

妈妈和后爸生意太忙,对马飞放养;寄宿学校规矩死板,把他定位成了一个“脑子缺根弦的问题少年”,又抹杀了他的可能性;而因为入狱和儿子一别七年的马皓文,就是那个用心养孩子的。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7)

连续7年被其他人说“缺根筋”,马飞难免不自信。

马皓文就把自己人生的阅历、对生活的感悟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一点点为他灌输正能量、引导他接受自己、树立目标、快乐学习。直到马飞找到了理想,确定了方向。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8)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9)

有人说:“在中国商业电影中,《银河补习班》是第一次动了“教育”这块蛋糕那个。”这句话很对,但这部《银河补习班》主要是讲教育吗?

NO,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当然都需要因材施教。

而《银河补习班》也只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探讨了家庭教育的另外一种可能性。除了和孩子聊清华北大之外,谈及理想我们应该怎么说?爸爸马皓文为马飞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

用邓超的话来说:“它是抛砖引玉,看一下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10)

没错,《银河补习班》只是以教育做切入,内核却是父子亲情。

收废品、卖血、做苦力,也要给儿子买电脑;为了保护马飞,他明知不敌,也要选择向一群十几岁的小混混对抗……从影片的许多细节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与付出。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11)

3、需要引导的儿子&也在成长的父亲

如果要问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台词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心中的票选第一名都是它们:

“对不起儿子,我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

“对不起爸爸,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做儿子。”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12)

这两句话之所以能引得无数人落泪,是因为它们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记忆中的开关,让更多人开始回看、反思自己和父亲(或儿子)之间的关系。

电影里,儿子马飞从刚开始的没有方向,到奋斗过程中的短暂迷失,再到找回自己,总会经过弯路。父亲马皓文,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自己工作情绪低落,把气撒到儿子身上,也不是尽善尽美。

银河补习班儿子与爸爸(跟着银河补习班)(13)

正是这份缺憾,这份父子情才更加真挚动人。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子女和父母之间,总有矛盾,但却总割舍不断那份亲情。

我们应该感谢《银河补习班》,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个学习:站高处“待儿子”,从低处“看父母”的机会。站高处“待儿子”,思考如何能带他们受益终身的引导;从低处“看爸爸”,看到的是父子之间不那么完美的过往,为子女无私付出,更伟岸的父亲形象。

跟着电影中的父子,读懂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或许就是《银河补习班》引发观众表达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