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中的韵梅形象是最成功、最丰满、最美的传统女性形象之一。除了韵梅形象,《四世同堂》中还刻画了李四妈、马老太太、天佑太太等传统女性形象。她们虽然没有英雄女性搏击时代潮流的魄力,没有现代女性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在她们平凡的人生中,却充当着维系家庭的角色。在危难之际,彰显出了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女性后盾力量。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1)

一、韵梅的形象

韵梅是瑞宣的妻子,祁家的长孙媳妇,她识字不多,是“新时代的旧派女人”。韵梅因为丈夫不喜欢她,所以她“很怕丈夫生气”,她只能用“尽责”去保障她的身分与地位,她须叫公婆承认她是个能干的媳妇,叫亲友承认她是很像样的祁家少奶奶,也叫丈夫无法不承认她的确是个贤内助。”

韵梅与丈夫的婚姻属于父母包办,思想新潮的丈夫不大喜欢她。旧式思想和丈夫的态度,使她更加尽责地扮好她在大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色。作为儿媳,她尽心尽力地侍奉公婆和祖父;作为母亲,她比那受过学校教育,反对作贤妻良母,又不幸作了妻与母,而把家与孩子一齐活糟蹋了的妇女,高明得多了。

她除了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她慈爱,但不溺爱孩子,不允许孩子有坏习惯。作为妻子,她全心全意地爱她的丈夫,时时处处为丈夫着想,不计较回报的付出。丈夫不喜欢她,她就尽量避免与丈夫的不和谐,从暗中涌动趋向明朗化。作为嫂子,她忍让、友善小叔子和弟妹,为了维护四世同堂的安宁,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2)

她用善心换来了在祁家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她为祁家生了一男一女“小顺子和妞子”,让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让祁家有了第四代传人。她通得人情世故,当家理事是把好手,善于察言观色,处理家庭关系。她的婆婆天佑太太体弱多病,无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一家十口的衣食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自然都由韵梅操持。并且家庭日常开销,大情小事,她安排的井井有条。她不仅爱护自己的家庭,对邻里也是热情相助,邻里遭了难,她有困难也要打点礼物,伸出援手,表示情意理份。

她好客、尚礼节,有客人来,无论家里怎么窘,也要设法去款待。韵梅是典型地符合儒家标准的女性。我们几乎可以从她的性格里找到传统女性一切的美德:她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善事公婆,和睦妯娌,温柔体贴,能相夫,会教子,作为四世同堂的家庭主妇,她默默地承担着家务劳动,维持着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起居,侍奉长辈,照顾子女,诚心诚意地为丈夫着想,忍让友爱每一个人家庭成员,“她像一盏灯一样,只管放亮”。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3)

我们除了从韵梅的性格里能找到女性一切的美德之外,她身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乐观、刚强、坚忍、有责任心。在全家缺粮少食的时候,为了不让全家人饿死,她总是乐观地想办法给在家弄吃的;在日本人来家里抢夺时,她虽然胆子不大,但是为保护她的家人和儿女却暗中摸出把菜刀;在饥荒时期,她每天黑早就起床,“用她整个生命”去很远的地方为全家领食。当丈夫瑞宣被抓去时,“为营救丈夫,她不惜牺牲了自己。”

“就是不幸丈夫真的死了,她也需尽她所有地一点能力养活儿女,侍奉公婆与祖父。”对于灾难和生存,她有着自己的一套哲学:“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幸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

总之,生在那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4)

她的责任心使她坚强、勇敢、任劳任怨。她把什么惊险困难都用她的经验与忍耐接受过来,然后微笑着去想应付的方法。在危难之际,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韵梅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维护着四世同堂的安宁和生计,支撑起了四世同堂之家。

女儿惨死之后,她坚忍地挺受过亲人去世、饥荒这些残酷事实,而没有被击垮。在瑞宣的内心独白中,对她进行了高度赞扬和认可:

“瑞宣已不再注意她的外表,而老老实实的拿她当作一个最不可缺少的妻子,主妇,媳妇,母亲。尽管她没有骑着快马,像那些东北的女英雄们,在森林或旷野,与敌人血战;也没像乡间的妇女那样因男人去从军,而担任起筑路,耕田,抢救伤兵的工作;可是她也没像胖菊子那样因贪图富贵而逼迫着丈夫去当汉奸,或像招弟那样用身体去换取美好的吃穿;她老微笑着去操作,不抱怨吃的苦,穿的破,其实,她也是一种战士!”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5)

二、马老寡妇的形象

马老寡妇年轻的时候就死了丈夫,她大脑里深深地刻着“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这些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烙印。社会风俗、封建思想和舆论压力,使她心如死灰、性情压抑、生活封闭、形如槁木。

同时,她和善,过节的时候,省下“两盘倭瓜馅的饺子”给揭不开锅的邻居;邻居小崔被砍了头,她不辞劳苦地跑前跑后地照应小崔太太。但她更胆小,自从“卢沟桥的炮火响了之后”,她就没出过门,更无事不让她的外孙出门,唯恐出什么乱子,殃及到自己和唯一的外孙长顺。

她很少抛头露面,邻居的家门无事不迈。封建伦理观念使她时时处处有意识地去做成一个“标准寡妇”。“她是寡妇,也就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个寡妇。寡妇的世界只是一间小小的黑暗的牢房,她必须自动的把自己锁在那里面。”

“关起门来过日子”,是她避难就易的最好办法。虽然她外孙没了营生,但她只能在心里咒骂。她认为她能做的和她最大的责任,就是保住程家的一条根,给长顺娶房媳妇,让他生儿育女。而守节与忍辱,被她默认为应恪守的规范,尤其是在那个战乱的年月,她坚信天下最好的哲理是“忍”。

她的行为举止一板一眼地恪守封建妇女节操,尊礼守节。她教导她唯一的外孙长顺,也通常是“不要多说话!不要管闲事!不要……”,坚信不移地遵守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守身为女子第一要义”的寡妇信条。她简直就是《红楼梦》中“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李纨翻版。

马老寡妇是深受传统旧思想观念束缚的传统女性的代表,她因循守旧、思想落后、谨慎保守,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维护着传统的家庭秩序和社会规范,为了成为一个“标准的好寡妇”,她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逆来顺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几乎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和全部的人格,从思想到行为更多的不是人性的,而是社会的。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6)

三、传统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哺育了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女性,也成就了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女性。列宁曾经说过:“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族自立自信自强的动力,这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另一部分是民族进步的阻力,这是民族文化糟粕的部分。”而传统女性身上,几乎承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全部负荷。

这些传统女性,她们在男权面前无比的脆弱和渺小,她们无论从意识还是行为,都维护着传统的两性关系和伦理道德。她们自动地把自己放在男人的依附位置上,一旦依附体不存在的时候,她们也就丧失了从属的尊严和生活的勇气。

最典型的代表韵梅,她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能够让公婆承认她是个能干的媳妇,让亲友承认她是合格的祁家少奶奶,最重要的是让丈夫承认她是个贤内助。她小心翼翼地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欢心,碰到事情总是观察大家的脸色,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她对丈夫无条件地顺从,对老人更是不敢顶撞。

再比如,小崔太太在小崔活着的时候,尽管衣服破破烂烂,吃不到一顿饱饭,但因为有丈夫小崔在,她是小崔太太,所以并不觉得耻辱。小崔死后,她找不到了自己的存活的价值,失去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撑。

这种“自我身份认同”,在桐芳对高弟的告诫中有很好的体现,她说:“一个女人就象一个风筝。别看它花红柳绿的,在半天空中摇摇摆摆,怪美的,其实那根线儿是在人家手里呢!不服气,你要挣断那根线儿,好,你就头朝下,不是落在树上,就是挂在电线上,连尾巴带翅膀,全扯得稀烂,比什么都难看!”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7)

韵梅、马老寡妇、李四妈等这些传统女性都具有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她们正直、善良、勤劳、节俭、尚礼节、重感情、尊老爱幼的对生活,她们坚毅、忍耐、乐观,充满希望;对家庭,她们不辞劳苦、乐于奉献、孝敬长辈、爱护子女;对邻里,她们古道热肠、热心帮助、积德行善。

国难当头时,她们又能为家庭、邻里、民族挺身而出,或默默奉献做坚强后盾。这种美好的特质正是大杂院,古老的文明培养出来的精神之光。

比如李四妈,她对有困难的邻里尽其所能地去帮助,即使在最缺粮少食的饥荒时期,也无时无刻不将她的爱心施与小羊圈的不幸者和弱者。全胡同的孩子都是她的“宝贝儿”;小崔两口子过节没有吃的,她送上一大碗饺子;邻居家添了儿子她设法送去了五个鸡蛋。

韵梅在大汉奸被抄家后为其女儿送出一条棉被;在剃头匠刘师傅参军后每个月为他太太送去六块钱的生活费,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无不体现了传统妇女身上的美好品质;她们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友善慈悲情怀,也成为了一股温暖的力量,温暖着小羊圈中每一个人。她们身上的传统美德,也温暖着抗战在一线的战士。

四世同堂薪火相传(传统女性古道热肠)(8)

【不是英雄,胜似英雄】

韵梅、李四妈、天佑太太形象虽然不是什么巾帼英雄,但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平凡琐碎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她们怎么样在当时的生活困境里挺过种种的艰难。这些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她们给社会和家庭生活带来了和谐和稳定。她们无疑是善良勇敢、坚韧沉着的母亲的化身,也是无数前线战士英勇奋战的坚强后盾。同时,她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传统美德的光辉,也是战争时期的一种力量。

在《四世同堂》中,赋予给韵梅这个传统女性形象,几乎是所有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孝顺公婆,和睦妯娌,温柔体贴,能相夫,会教子……而古道热肠的李四爷、李四妈老两口更是无私助人,正直善良的典范。

《四世同堂》刻画出的韵梅、马老寡妇等一系列的传统女性形象,很显然地表达了她们高尚的品德和立场。传统女性们性格中的因循守旧等落后因素没有回避,传统女性身上的那种高尚的品质被高度的认可和赞扬,也为我们充分地展现了女性的美德。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