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深冬,腊梅盛开,悠悠暗香,甚想摘之入怀,留其香气,温泽一年四季。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1)

腊梅——经典的冷香型基调。

鹅梨——清新甜润的芬芳,相比腊梅确多了一丝温暖。

梨,不但是古人爱吃的水果,还很适用于合药,尤其是鹅梨。苏轼的《与欧阳知晦四首》中提到用鹅梨合药:“合药须鹅,像岭外固无有,但得凡梨梢佳者,亦可用”。梨也是香家常用来制香的材料。香类书籍中记载的小龙涎香、江南李主煎沉香、笑梅香、小宗香、仙茰(萸)香等,都使用了鹅梨。为什么梨在合香中如此受欢迎?因为,沉檀与梨汁蒸制后,可以中和沉檀焚烧时尾烟的燥气。《青烟录》的作者王訢在“帐中香法”中讲到他曾用花露或梨汁、频果(苹果)汁、榠楂汁与沉檀蒸之,焚烧时香气清润可喜。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2)

在《香乘》卷十四法和众妙香,记载了江南李主帐中香的制作方法,一共有四种合香方法,其中有两款用到鹅梨,熟称鹅梨帐中香,此香方近来也因是《甄嬛传》安小主调配的一款香而出名。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3)

问香馆在李主香基础上独创了合香香方:

用梨汁蒸制的老海南沉香壳仔;用梅酢浸的半沉达拉干沉香厚片;用鲜腊梅汁炮制的印度白檀;用苏合香油调制的蜂蜜;最后加入薰陆,没药和安息香,去尽燥气。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4)

考究之处:

梅酢的制法。所用必须越州青梅和佛手,洗尽切片后,用盐腌渍七天,然后加入少量糯米酒,及丁香末,鲜藿香,青苏叶用陶罐密封一月取用。合香时也可加入少量梅酢,与龙涎香同用。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5)

香韵特点:

主体呈现一种圆融沉稳又高贵大气的基调,将东方世界里特有的木质香气与冷花香型的结合,如文人画卷中的点点墨梅。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6)

附:李主账中香四种香方

配方一:沉香一两,剉如炷大,苏合油以不津磁器盛。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配方二:沈香一两,细剉,加以鹅梨十枚。研取汁于银器内盛却,蒸三次,梨汁干即用之

配方三:沉香四两,檀香一两,麝香一两,龙脑半两,马牙香一分研。右细剉不用罗炼蜜拌和烧之

配方四: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以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

问香馆一直致力于传统香文化的传播发展,坚持手工天然香品。

腊梅清香沁人心脾(腊梅和鹅梨的香韵)(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