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最焦虑的事情是陪孩子写作业。在家呆的时间越长,孩子学习的效率越低,堆积了几天的作业没有写,看着孩子不急不慢的样,我感觉胸口有团火想发发不出来,焦虑到不行,担心他不写作业老师批评,跟不上学习进度怎么办?有人会说,学心理的人心态应该很好,怎么也这么焦虑?事实是,凡是人都会有情绪,只是学习心理学会对情绪的觉察更敏锐,处理情绪的方式会更多一些。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焦虑,想要缓解焦虑的情绪,先要了解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焦虑的原因是你想要的太多(你不知道什么是活在当下)(1)

一、焦虑的根源

焦虑是多种情绪的集合,当我们仔细去体验焦虑的感受,还会体验到担心,害怕,着急,紧张等多种感受。一个人处在焦虑情绪中,容易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变得暴躁,易怒。处理焦虑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会通过发脾气,控制他人来释放掉这股能量,例如家长会控制孩子来缓解焦虑。有人会压抑焦虑的感受。情绪是股能量,不能向外释放,就会向内攻击。这不,前天起床,眼睛疼的不得了,对着镜子一看,急火攻眼,下眼睑上长了一个针眼,来势汹汹,身体都在向我发出信号了!

我反思自己这几天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1、边界不清

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负责任,道理虽然明白,但是要做到完全撒手不管还是很难的,当一件事情不掌管范围内,我还要管时,不焦虑才怪。

2、没有活在当下。

焦虑的产生不是因为外界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而是源于想象中的危险,例如我对孩子学习的担心,担心他跟不上课程节奏,担心他复学跟不上节奏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我整个人都在被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着。我的身体在当下,我的精神在外游离不知道去到哪里,我给自己编了一个故事,越想越焦虑,越想越着急,这些想象中的危险让我很焦虑。

3、做事拖延

拖延也是一种没有活在当下的状态,总是把事情拖在未来去做,拖来拖去就没有了,还有很多人需要靠拖延,拖到最后一刻去做,来体验终于做完了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放松感。反思孩子做事拖延的习惯也跟我有关。我就很喜欢拖延,衣服拖着不洗,考试拖到临考前再复习,焦虑到睡不着觉熬夜学习,虽然每次也都幸运的通过考试,身体会跟虚脱了一样。孩子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所有我看不惯的毛病,都可以在我这找到原型,虽然承认起来很困难,但是除了改变自己,没有其他的道路。

既然活在当下的状态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实现呢?

焦虑的原因是你想要的太多(你不知道什么是活在当下)(2)

二、缓解焦虑,练习活在当下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此时此刻”,意思就是我这个人的的身体,思想都存在于当下的时间空间,当我们的身体思想都处在当下的时间空间,我们的内在感受会很平静,我们的创造力和智慧也会生发,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意思。而我们能够掌管的只有此时此刻,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不知道,只有此时此刻我可以掌管我自己做什么。

例如现在很多人都在练习禅修,吃饭是禅,走路是禅,吃饭的时候就专注在吃饭上,体验食物的味道,走路就专心走路,观察走路时身体的感受,路边的风景,都是在练习活在当下,而孩子是最好的活在当下的典范。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做哪些练习呢?

1、观察自己呼吸的练习。不管我们的思想跑到哪里,我们的呼吸一定是当下的,当觉察到焦虑的情绪时,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做深呼吸就是很好的放松练习,同时帮助我们放松回到当下。

2、不拖延,练习当下的事情做完再做别的事。拖延会导致我们不能安心做事,做着手上的事,又想着还有别的事没干。当我们活在当下,心情平和,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当下的事情,哪怕是打扫卫生,也会很开心,效率也会很高。

3、运动。运动是非常好的处理情绪,让自己活在当下的方式,因为运动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是非常集中的。

找到焦虑的根源后,我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活在此时此刻,选择我能做的事去行动。晚上的几个小时,收拾完厨房,还洗了所有的衣服,把儿子房间没有收拾的书本也整理出来了,看着整洁的房间心情舒畅,也愿意接纳孩子当下的节奏,不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允许他慢一点。

不念过去,不畏未来,像孩子一样,活在当下的感觉真好!

焦虑的原因是你想要的太多(你不知道什么是活在当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