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100句经典名言(具有观照内心的觉悟)(1)

一、

世间多福分之人,并不是先天既定拥有什么样的性格,而是在他拥有相应性格的基础上,是否懂得通过时常自省来修正自身。

只有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调整,使自身达到平衡之后的状态才更适合当下生活,所以说能时常反省自身者,才是多福之人。

就像儒家有一句话叫:“吾日三省吾身”,意思就是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反省则是人生一切福气的根源。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一句话叫: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效反省自身,而塑造善果的道理。

小窗幽记100句经典名言(具有观照内心的觉悟)(2)

唐太宗神采奕奕,风采英武,有一天他去上朝的时候,有些大臣会被唐太宗的外表震慑的手足无措。

后来唐太宗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每次见人上朝奏事,都会对他们和颜悦色,目的就是希望大臣放下自己的戒惧之心,进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唐太宗还对大臣们说:“人要想看见自己的样子,一定要借助于镜子;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善待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王刚愎自用,只认为自己才是最聪明正确的,不听劝告,用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这样君主必然会失去国家,大臣最后也不能保全自己。就好像虞世基逢迎拍马隋炀帝来保全自身富贵一样,当隋炀帝被杀之后,虞世基等人也随之被处死,我们应该把这个事情当做前车之鉴,处事总有得失,你们一定要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内心存在什么样的念头,必然会直接影响人生结果,所以修正自己的念头,是对人生最负责而且有效的方式。

《了凡四训》之中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人生的状态是由多重因素共同组成的,在这多重因素之中,自己的心性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能调整自身心性状态,以便于达到正确适度的状态,自然也是改变人生状态的根本。

想要修来一个好的福报,不用你拼命努力地向外探求,只需要每天多一份观照内心念头的觉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状态,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见到效果。

比如你遇到一个让自己很烦躁的事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如果能够理顺自己的心情,换一种态度去面对问题,才会有不同的结果。

小窗幽记100句经典名言(具有观照内心的觉悟)(3)

二、

古代江阴有一个豪门大族叫夏翁,曾坐船从桥下经过的时候,有人故意挑粪倒入他的船中,还溅了他一身,当时他的随从都气愤地要抓住那个人问罪,而这个时候,夏翁却摆摆手说:“算了。”

当夏翁回到家之后,派人查看了一下账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个人欠自己一笔银钱无法偿还,想借此讹诈。

而当时正是因为自己一念之间的转变,才避免自己惹来这次祸患,夏翁随之将借据销毁,不再追究此事。

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人生是福还是祸,不都是在与自己的一念之间吗。

人生一切核心都来源于自己,修正自己的内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一切福报的根基。

《小窗幽记》中有一句话,叫: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英发之疾,医以深沉;阔大之疾,医以充实。

意思就是说:卖弄炫耀的毛病,要用简易平实来纠正;喜好表现聪明才智的毛病,要用深沉厚着来纠正;言行迂阔随意的毛病,要用充实来纠正。

喜欢卖弄、过度表现以及言行随意都是世人常犯的毛病,多数人都喜欢将自己的才能炫耀于外,企图以此填补自己虚妄的精神状态,然而这种行为除了能满足自身虚荣心之外,并没有任何有益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你炫耀的同时带来的是别人的嫉妒,当你表现志得意满的同时,恰恰是错误开始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才华,但是有才华并不是智慧,能够调整自己的状态,让才华正确地存在于生命之中才是智者。

能够成就自己的不是才华,而是有效地利用才华,就好像人生的优点和缺点一样,优点并不是一个绝对好的存在,缺点也不是一个绝对坏的存在,很多人反而会因为察觉缺点而受益,而有的人则会因为优点而自伤。

小窗幽记100句经典名言(具有观照内心的觉悟)(4)

而真正的智慧,是能够正确地认知这些优缺点存在的地方,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正自身的念头,使人生达到平衡,这才是功夫。

而这一切功夫的过程,则需要具备自我反省的觉知,并且修正念头之后才能得到相应结果。

所以要能够三省吾身,具有察觉自身问题的智慧,能够及时纠正自身错误念头的存在,才能随之规避因为此类问题而带来的风险,自然能够获取修正心念之后的福报。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