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记者从2022年上海市体育工作会议获悉,上海今年将持续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善“一江一河”等滨水体育设施建设,着力增加羽毛球、网球、篮球等短缺设施。

2021年,上海选手在东京奥运会取得5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的历史最佳成绩。第14届全运会竞技体育项目上,上海选手获得36枚金牌、27枚银牌、28枚铜牌、91枚奖牌,奖牌、金牌和总分均超上届。

创新载体,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加速融合。2021年,上海体育超额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共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07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743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98片。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40家、职工健身驿站20个。2021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全年共举办赛事活动6121余场、870万人次参与,安排政府引导资金3500万元,实际吸引社会办赛资金1.3亿元。

上海长江水系规划(2022年上海将在一江一河)(1)

推进体育数字化转型,消费券配送取得实效。2021年,首次推出助老、游泳、冰雪等专项体育消费券,全年完成配送4000多万元,市民领券超过203万人次,拉动600多家定点场馆直接消费超过1.1亿元。

加快培育,体育产业实现创新升级,形成《2020年度上海市体育产业主营机构名录库》。2020年度全市主营体育产业单位共28440家。2021年1-9月,上海市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199.5亿元,同比增长16.7%。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上海体育注重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创办上海赛艇公开赛,成功举办2021-2022国际雪联城市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上海杨浦站、首届上海杯象棋大师公开赛。

上海长江水系规划(2022年上海将在一江一河)(2)

2022年是决战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的关键之年,也是积极推动体育成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金名片”的突破之年。

上海将以增加设施有效供给为重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做好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8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00个、市民多功能运动场60片、市民健身驿站(职工健身驿站)80个。实施市、区两级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完善“一江一河”等滨水体育设施建设,着力增加羽毛球、网球、篮球等短缺设施。持续推进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建设,推动建设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

加快重大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建成上海自行车馆,实现徐家汇体育公园整体开放试运营,继续推进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建设,启动市体育宫等重大体育设施项目。探索打造黄浦江水岸体育综合体,布局水上特色设施项目。

上海长江水系规划(2022年上海将在一江一河)(3)

优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响应“双减”政策,以双休双假为重点,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体育配送等。继续办好MAGIC 3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普及运动文化,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名片。

推动竞赛表演业优化升级。集中资源和力量培育自主品牌赛事,积极创办“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足球赛,着力提升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超级杯和“上海杯”象棋大师赛的办赛质量和水平。完善“上海赛事”品牌认证体系,持续推进赛事影响力评估,优化赛事发展扶持政策,引导更多赛事走市场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结全“五个新城”建设,提升体育发展能级。支持新城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赛事,打造区域体育名片。因地制宜布局一批辐射面广、智慧化水平高、功能健全的综合性体育设施。

副市长陈群出席会议并讲话。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秦东颖 题图来源:海沙尔

来源:作者:秦东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