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概念,主要指除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舟山市经济运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舟山市经济运行(经济新观察舟山)

舟山市经济运行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概念,主要指除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较于传统的“铁公基”,“新基建”已成为当下国家力推的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一要求,为我国“新基建”按下了发展“快进键”。

这场“战疫”期间,“新基建”红利已广泛而深入地兑现于人们的生活,比如线上交易、居家办公、在线教育、远程诊疗、扫码畅行等。

注入“新基建”强大动能的数字经济热潮滚滚而来、呼啸涌动,它将带来的红利岂止于此?

勇立潮头的舟山,一定要争取有所作为,尤其要抓住数字“新基建”机遇,发展特色应用项目,推动建设“创新舟山”,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和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

小小健康码“解码”数字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在一段特殊时期中的交通出行,智能手机健康码是一张必备的“绿色通行证”。

健康码是为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接触及纸质重复核查登记,运用高科技网络科技而开发建设的一套数字化健康证明系统。

2月16日14时起,舟山市全面启用全省统一的“健康码”。

而在应用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检查现场,被要求出示健康码者在手机软件里找码往往有些费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行畅通,有人则直接以早前的拍屏截图应付,并未有效表明当时健康码的真正状态。

发现了问题就要把它解决掉。3月1日起,定海三江客运中心、市汽运公司盐仓客运站率先启用了健康码智能核验系统。随后,岱山、普陀主要客运中心也相继启用这一系统。

“简单说,这个系统启用后,市民出行刷身份证即可。”市交通运输局综合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将健康码数据融入售票、检票系统,实现乘客网上或现场购票时,智能识别健康码即时状态。旅客进站时,可通过刷身份证进行二次核验,确保“人、证、票、码”四合一。

这块掌心大小的健康码,正是“新基建”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

随着全市各景点景区有序开放,景区也在网上售票系统里植入了健康码数据。舟山群岛旅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应艳君介绍,公司的网上售票软件完成升级后,在预订模块增加了“是否有舟山健康码”插件,游客在预订购票时须自主承诺填报“有舟山绿色健康码”后方可下单。

市文广旅体部门利用“绿码”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全市景区“绿码 ”智慧防控机制,不仅实现了游客入园“秒核秒入”,还可实时监测掌握各景区的游客量。

智能化改造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数字技术带动下的“新基建”,实质上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这轮科技革命,舟山早已着手展开布局。2019年,舟山市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百项项目工程。

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传统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催化剂”。数字化带动的智能升级改造,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了效率与效益方面的红利。

良海粮油公司的汉脑数字化指挥中心,筒仓库存当日入库、出库,油罐库存当日进油、出油等数据一目了然;在预处理车间,只要2名工人操作在线监测和智能化操作设备,即可完成调质、破碎、轧胚、膨化、烘干、筛选等工序。华业塑机公司的调质车间,新引进的感应调质流水线实现了塑机锁轴调质热处理的自动化,“该流水线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较传统调质生产成本降低40%,产品质量提高20%。”华业塑机副总经理许炜炜介绍。

智能化改造步伐在全市各地加快迈进。岱山县从数字化车间入手,建立“政策扶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工作推进机制,实施“颗粒化”管理,邀请专家对奥博、晨光、银岱、神鹰、绿海等有数字化车间建设意向的企业进行专题调研,给出咨询诊断和方案设计意见,破解项目推进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选县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其中,银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数字化注塑车间项目,成功入围2019年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名单。

据统计,2019年舟山市百项重点项目工程完成投资361.9亿元,全市17个传统制造业行业关键量化指标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技术研发费支出、全员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等指标增速名列全省第一。

对那些投身智能化技术改造的企业,舟山市政府部门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去年,舟山市已出台《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着手开展需求企业智能化诊断三年全覆盖服务行动。

日前,工信部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提升智能制造和上云用云水平,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

数字经济模式激发产业新动能

数字经济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有专家指出,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基建”将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数联空间”“易航海”“同博”等一批数字经济模式企业在舟山崭露头角。

不久前,浙江数联空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了电影《阿麦从军》特效制作。该公司曾参与过《美人鱼》《红海行动》的后期3D特效制作。

“前段时间,我们在内蒙古与河北等地,跟着电影摄制组进行了无人机航拍和三维激光扫描。”数联空间总经理卢永海告诉记者,接下来公司将在智慧城市、海洋牧场、城市测绘等领域进行产业布局。

落户于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定海园区的浙江易航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洋大数据为核心,从事“互联网 ”技术、软件开发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研发的核心产品“海e行智慧版”APP装载率稳步提升。据介绍,近期该公司转变销售思路,主攻线上,APP的用户数量不降反升,一个月增加了5万用户。

位于朱家尖的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是近年迅速崛起的一家数字科技企业。该公司的“杀手锏”是海洋大数据,正致力于建设全球海洋渔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将打造集海洋环境、气象、船舶定位、海洋卫星遥感、海洋浮标监测等全球多源数据采集、管理、分析、传输和共享为一体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近年来,舟山市积极谋求推动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力争在新业态新模式、数字产业化等方面寻求突破,激发新动能。2018年下半年,市政府印发《舟山市数字经济五年行动计划》;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海洋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智慧海洋示范工程,谋划建设海洋信息装备产业基地,打造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等。

“智慧城市”起步迈向5G时代

疫情期间,5G网络建设应用成为“新基建”的一大亮点。

2月25日,依托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横跨武汉、北京和舟山三地共6个会场的新冠肺炎CT远程会诊顺利举行。

而为了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诊,舟山医院从未间断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为市民提供专家诊疗服务。

在定海,一座5G智慧路灯充电桩正式亮相应用。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启明集团与5G营运商联手打造的这个创新产品,集智慧照明、5G通信、汽车充电、视频监控、信息交互于一体,并配有专属充电车位与地锁装置,能够智能识别入位充电的新能源充电车辆。

近年来,舟山市推进5G建设及其应用的力度可谓不小,在跨海大桥、港口码头、远程医疗、产业园区、电力设施、未来社区等均有应用或推广。

2019年,舟山市进一步加快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不断被激发。据统计,全市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64.7GB/人,比上年增长了242%。

5G是当前具有引领性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性能,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家将5G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领域和“新基建”的重中之重任务来抓。

按照当前的总体发展趋势,5G离全面商用不会让人等太久。谋划打造“智慧城市”的舟山,正迈开脚步向5G时代挺进。

对此,市委、市政府形成强烈共识——我们一定要抢抓5G商用的关键窗口期,牢牢把握5G发展大势,前瞻布局,精准施策,集聚资源,政企协同发力,推动舟山市5G建设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原标题《舟山,要当数字经济“弄潮儿”》,原作者刘浩。编辑黄宁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