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1)

还记得小时候老家的广场或大会堂经常有木偶戏班来表演,那场面很热闹!那时候爷爷特别喜欢看木偶戏,我第一次看也是爷爷带我去的,我那时的感觉就是好奇好玩。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2)

因为热爱,爷爷还雕刻了一些木偶,几根线一弄就动起来了!眼睛还会一眨一眨的!那时听爸爸说爷爷那辈子日子艰难,这么一大家子(响应国家号召我爸爸的兄弟姐妹有7个)实在不行到时就搞个木偶戏班。爷爷是个很会想各种谋生之路的人。但后来这批木偶一直没派上用场,再后来不知怎的我再也没见过。就像木偶戏一样突然间看的人也少了,木偶戏班子也少了。

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有这个情结的,也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了解这个古老而有趣的行业!毕竟它是中国艺苑曾经一枝独秀的奇葩。是始于汉族的在古代古被称为傀儡戏的一项传统艺术。并在唐代到达了顶峰的辉煌!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3)

木偶是如何产生的?

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枣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4)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5)

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6)

清明上河图上的木偶戏表演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汉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三国(公元220--265年)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公元550--577年)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只可惜少有文字记载。后世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陕西合阳线戏至今犹在的"来报子"(癞包子)角色,也有"郭秃"的影子。依史而断,"至迟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7)

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戏"中多"水饰","机关木人"多搬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众,对木偶戏的制作与表演有直接影响。唐(618--896)文化繁荣异常,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可以饮酒唱歌吹笙,表演与制作已达完美的统一。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木偶类型,此时皆有。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8)

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9)

木偶制作

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就一般情况而言,提线木偶造型较高,多在2.2尺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三十多条,至少也有十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

古今木偶戏(你曾经那么辉煌)(10)

头部

木偶人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杖头木偶高于提线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线,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仅有7寸左右,靠艺人两手托举表演,操作技艺特别,不同于提线和杖头木偶。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2006年5月20日,对于木偶戏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注我们就是关注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