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1)

神秘七星巨棺竟隐藏着千百年来,无人破解的龙须之谜,震惊考古界的同时也引发了一连串的疑问,流出的黑色液体,是否存在着让尸体百年不腐的秘密?三层棺椁的背后,为何让墓主人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明明身份尊贵显赫,又为什么只在墓中留下一些寒掺的陪葬品?

2008年10月份的一天,在广西上思县的一个施工现场,正在取土的挖掘机突然碰了一个硬东西,最初工人们还以为碰到的是块巨石,可当石头周围被挖空了后,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滚落了下来,工人们围上去发现,这块天然巨石的上面,明显有着的人工雕琢痕迹,施工队马上联系了市文物局的人,他们派来的专家赶往现场一看,这哪是什么普通的巨石,分明就是一块年代久远的石棺,重量足足有三吨重,这还不算完,在施工的断面上还悬挂着一口更大的石棺,吊机拖下来之后,专家们把较小的石棺命名为“一号棺”,较大的石棺命名为“二号棺”。按照古代的丧葬习俗,像这样平行排列的棺木,必定是传统的夫妻合葬,一号棺可能是妻子的棺椁,二号棺则属于丈夫的棺椁。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2)

进一步观察之后,专家们发现石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用石头凿刻而成的棺椁,而是外面是精心夯筑的“三合土”层,里面包裹的则是一口木棺,所谓的三合土,其实就是粗砂、石灰、与粘土调配而成的土层,风干硬化后,三合土表面比普通的石头还要坚硬,具有抗压性、密封性与防水性,用三合土作为夯制棺椁起源于唐宋时期,流行于明代中期,就连清朝晚期大太监李莲英的棺椁,就是用三合土夯筑而成。

专家们很快就对这片工地进行了考察,出土现场的背后是一片山脉,前方则是一处水潭,背山面水,十分符合古人下葬的最佳地点,然而从附近年长的老人口中得知,这里以前从来就没有发现过墓葬与墓碑,这就引起了专家们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身份的人,才会把自己葬在这块偏僻的风水宝地?

按照墓葬的形式推断,这两个棺椁应该属于明朝晚期,比较奇怪的是,在施工现场并没有找到墓碑,或者其他有线索的信息,可就在此时事情出现了转机,附近一些村民开始跪在两个巨棺面前,祭拜起了祖先,上思县广元村民们都认为这里埋葬的都是他们的祖先,但问题马上就来了,既然里面埋葬的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先前他们就没有听说过这里有墓葬呢?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3)

为了让巨棺等到更好的保护,专家们请来了吊机,打算将这两口棺椁搬进了室内,根据对二号棺的体积推断,它的重量在5吨左右,于是就打算先从一号小棺进行,在搬运的过程中工人们不慎将一号棺的底部,磕出了一些裂缝,棺内突然流出了许多黑褐色的液体,顿时让在场的人员都吓坏了,等液体流尽了之后,专家们立马请来了医学教授过来检验,看看那些液体会不会是防腐用的,而检测的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液体中含钙与含钾的量非常高,这些都不是防腐所需的元素,这让专家们都充满了疑问,墓主人的遗体是不是就浸泡在这些液体中呢?由于空气已经从棺椁底部的裂缝中进去,如果再不进行保护性的开棺,遗体很有可能会遭到严重的氧化。

考虑到棺木中有大量的纺织品,与墓主人遗体还保存完好的可能性,专家们都做好的各种的准备,面对坚硬的三合土外壳,他们预先的计划是先挖出数个小洞,找到被保护的内棺,然后沿着上方切开三合土层,最后再打开内棺木板,专家们顺利切开三合土层后,映入眼前的就是期待已久的木棺,尽管在地下保存的数百年,人们还是可以清晰闻到樟木的香味,可当木棺打开后,里面竟然还有一口黑棺,能够使用三层棺椁的人,其身份绝对不是普通明朝贵族,顿时让一众专家的期待达到顶点,但开棺的结果却他们非常失望,既没有什么保存完好的遗体,也没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有的只是一具凌乱的骨骸,根据对女尸头盖骨的判断,她是一名年纪比较大的妇女,基本符合他们对一号棺的猜测。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4)

内棺中的陪葬品不多,最吸引人的就是墓主人身上的金色花纹外衣,虽然沾满了黑色的草灰泥,但经过简单的冲洗之后,外衣上面的金黄色花纹仍然鲜艳亮丽。一号棺的底部是一层沉积的草木灰,这便是棺内流出异常液体的原因,草木灰在渗进水之后,就变得潮湿发黑,接下来还清理出了三枚“开元通宝”铜币,属于唐朝早期流通的钱币,宋元年间就逐渐不在使用了。随着清理工作进行到了尾声,新的线索让失望的专家们,又随之兴奋了起来。最底层的木板上面明显有着七个小洞,还都用6条凹线连接了起来,整个一看是天上北斗七星的现状,它究竟有着什么特殊的寓意呢?北斗七星棺木在先前的古代墓葬中,还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加上整个棺椁里面,墓主人身份的信息一点都没有,一切都让整个谜题都变的复杂了起来。

专家们进行过一系列的推断与猜测,始终都没有找到墓主人的身份,就算是翻遍了古籍与县志,也没有找到上思县有埋葬身份尊贵人物的记录,专家们只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断,那就是墓的主人并不是当地人,生前或许经历过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怀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让他的身份变得格外特殊,所以在死后秘密的被埋葬了,也不方便留下墓碑与贵重的陪葬品,这才让县志上面没有记载,附近的人也都不知到这里有墓葬。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5)

半年之后,带着众多疑问与谜团的专家们,再次齐聚广西省上思县,准备开启最后的二号石棺,希望可以从它的身上,找到一切谜团的答案,和开启一号棺的步骤一样,先是钻出小口确定木棺,然后从木棺的上方切割三合土层,可就在开启到木棺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有蔓延奇怪的图案,当地村民把这叫做“龙须”,当打开了第二层棺盖后,龙须的触角更是格外的明显,等最后一口木棺被抬起后,石棺上面爬满了龙须。这让专家们有些坐不住了,不过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龙须图案的真相,棺椁埋藏的时候是在夏末秋初,植物还生长的十分茂密,一些菌类植物的孢粉从空气中,进入到了棺椁里,加上密封得不够紧密,给了这些孢粉发育的机会,逐渐形成了丝网状的白须,这也说明了二号棺内的遗体,可能还不如一号棺保存的完好。

在石棺的底部还有新的发现,下面有七个凸起的木墩,分布位置与先前发现了北斗七星棺木一模一样,打开第三层黑棺,专家们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遗体,身体部分已经坍陷了下去,却被包裹的十分严实,从一边掀开来看,男尸的肌肉组织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具完整的骸骨,其他陪葬品的保持情况,远不如一号棺,里面的纺织品早就全部灰化,无法进行复原,只有墓主人身上的衣服还算是完好,但为了遗体不受到破坏,专家们并不打算揭开研究,而是将其送到医院里面,来一次X光全身透视检查。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6)

结果一出来,专家们就发现男尸的头顶部位,是一个金属的发簪,头部的下方则是枚的钱币,其中一枚则在墓主人的口中,仔细对其进行辨认,那是比“开元通宝”稍晚一些的唐代钱币“乾元重宝”, 一枚“乾元重宝”相当于十枚“开元通宝”,是用来表明男尸的身份,要比女尸的身份更加的尊贵。

随后又在他的遗体各处,都看到了摆放不同的钱币,从分布上来看,摆放的形状竟然也是北斗七星的形状,完全与一号棺的北斗七星木板重合,这样的图案同时出现在两口棺椁中,让所有专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北斗七星上面,至此,巨棺已经全部打开完毕,不仅什么疑问都没有解答,还留下的许多的新的疑问,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里面既没有保存完好的古尸,也没有什么稀世之宝的陪葬品,男尸墓中除了七枚可称为陪展品的钱币外,什么都没有了,连证明身份的墓志铭都没有。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7)

就在专家们陷入死胡同的时候,一条新的线索出现了,重庆出土的一处清代墓葬,也出现了刻有北斗七星图案的木板,根据这个墓葬的碑文介绍,这个墓中人生前是个五品官员,这个线索让他们觉得,北斗七星图案可能代表着身份象征,明孝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里面虽然没有什么北斗七星的木板,但明孝陵却是按照北斗七星造型建造的。所以能够推测万历皇帝朱翊钧下葬时的摆放姿势,也是北斗七星的形状,1956年打开定陵时,他的姿势的确是这样摆放的,他的两名皇后也一样,为何他们都会采取北斗七星的姿势呢?这在墓葬中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古代,北斗七星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的中心,古人认为那里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把自己与上天扯上关系,认为自己就是真龙天子,信奉的都是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赐之位,基于这种迷信的思想,皇帝们把死亡视为升天,将陵墓建造的宏伟无比,就像是带到天上居住一样,尤其是明代的皇帝,极为信奉魂归北斗的理念,觉得尸体摆放按照北斗七星的话,就能孕育万物,预示子孙万代繁衍旺盛,还有就是人们认为,北斗七星呈勺子状,而“勺口”有藏风聚气的功能,按照这样的形状建造墓室,就能够辟邪,可保安宁的功能。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那里墓主人所在的墓葬,东西两侧是青龙白虎天象图,而脚下则是北斗七星星象。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8)

七星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为道教所信奉,道教一直崇奉的七位星君,就是根据北斗七星所发展来的,所以这个图案的发现,或许就说明着墓主人生前,是道教的一名信徒,也可能代表着当时的明朝时期,短时间内盛行着对应天象的墓葬形式,但也一切也全是属于猜测而已,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这个推断。

女尸的遗体很快就被送到了广西医科大学,做进一步的鉴定,而男尸衣服的样品,则被送到了北京做碳十四年代鉴定,这样就可以精准的获得墓主人精准的死亡年龄,从女尸身上发现的金色外衣上面,专家们有了惊人的发现,仔细清洗过后,在衣服前胸的位置有一块布,上面隐隐约约地绣着两只飞鹤,当地村民历来都不会在衣服上刺绣图案,但在明清两代官员的官服上,胸口和背部都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叫做“补子”,是用来区别官职的大小用的,绣的飞禽代表着文官,绣的猛兽则代表着武官,官员妻子的身上也会绣有,与丈夫同样的图案,以示荣耀。女尸布上飞鹤的图案与官服图案进行对比,竟然极其的相似,而这个官服正是明朝四品官员身上所穿的,在此翻阅上思县志,上面依旧没有葬在那里的四品官员的墓葬,再次证明了墓主人并本地人的猜测。

既然如此,专家们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明末清初那个动荡的年代,当时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打进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挂在歪脖子树上守国门去了,随着清军入主中原,其余的明朝宗室不甘心失败,就在南方建立了先后建立了五个南明政权,其中永历政权于1646年建立,由桂王朱由榔掌权,直到1662年才被清军扫灭,足足坚持了16年,是五个政权中规模最大,坚持最久的政权,于广西有着密切的联系。

村民意外挖出500年古棺(施工队挖出5吨石棺)(9)

在南明政权中有一个叫做黄其晟的人,进入了专家的视线中,效力于永历政权,时任广西左江道的黄其晟不幸赶上永历政权覆灭,为了躲避清军的追捕,他与永历帝一路逃到了缅甸,后来就隐居到了广西上司,这样大胆的推断并不是没有任何证据,上思有一户人丁兴旺的杨氏家族,他们祖上有一块碑文,是黄其晟以亲家身份题写的碑文,专家们接着继续推断,他最后的安息之地也就是上思,其孙子黄奕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要将祖父的遗体移到祖籍福建附近,暗地里就把祖父秘密的葬到了上思。

等女尸年龄结果与碳十四结果出来后,几乎全部推翻了刚刚的结论,女尸年龄为60岁左右,与最初的猜测并没有太大差别,而男尸身上所穿的衣服,年代属于1640年以前的制作品,也就是说在明朝灭亡前几年,那两口木巨棺就已经存在了,自然也不会是黄其晟夫妇的墓地了。也正是因为缺少有用的线索,才无法确定巨棺主人的真正身份,整个考古的行动就此多了一分遗憾,但也会成为后起之秀探究巨棺谜题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