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文豪苏东坡与禅宗渊源颇深。在他传世的三千余首诗词中,不少都颇有禅意,比如那首人尽皆知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浅显易懂,所以流传甚广。其实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苏东坡还写过另外一首诗,被禅宗认为已达到“悟”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赠东林总长老》。
这首诗也是佛家所称的“偈”,又称“诗偈”。苏东坡是这样写的:
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在诗人的耳中,潺潺的流水声,就好像佛陀说法的声音。在诗人的眼中,这青翠的山峦,不也正是佛陀的法身吗?一夜之间便是八万四千偈的妙谛,悉心领会了,他日便可教化众生。
这首诗偈,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读懂一个人的作品,还是要充分了解作者其人以及创作的背景。那么写下这首诗偈时的苏东坡,是一种什么境况和心态呢?
此诗偈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五年前,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爆发,名满天下的湖州太守苏东坡突然身陷囹圄,一度性命堪忧,后被贬往偏僻的黄州,度过了四年清苦的贬谪生涯。这年正月,神宗又一纸手札,将他由黄州调往汝州。苏东坡舍不得离开黄州,但皇命难违,于是在《别黄州》一诗的最后两句,苏东坡说:“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投老江湖”四字,正是四十八岁近知天命之年的苏东坡出世心态的最好写照。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苏东坡途经庐山时,专程去拜会了禅宗黄龙派的大禅师东林常总,并写了这首《赠东林总长老》。东林常总是禅宗黄龙派创始人黄龙慧南的弟子,在禅宗地位崇高,他见了这首诗偈,认为苏东坡领悟了佛法无边、遍及万物的道理,已达“悟”的境界。以此为机缘,苏东坡便正式归入黄龙派东林常总门下,后世称“东坡居士”,自此开始。
苏东坡的这首诗偈,后来演变成禅宗一段著名公案。证悟禅师和庵元禅师聊到这首诗偈,发生了争论。证悟认为苏东坡这首诗偈境界很高,庵元则认为苏东坡尚未入门。证悟一夜不眠,参详未得,黎明时忽闻钟声响起,恍然大悟,也写了一首诗偈:
东坡居士太饶舌,
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
无山无水好愁人?
在两位禅师看来,苏东坡的诗偈境界虽高,但还是“着了相”:难道没有溪声山色,就不闻佛法了吗?佛法自在心中,又何须向外界去求?
您对苏东坡这首诗偈是如何理解的,欢迎评论、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