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滩之战七子去六子回(血染金沙滩七子去六子回)(1)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路大军(杨家军——主帅杨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在前为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负责接应、供应粮草。

军队到达五台山的时候,杨业曾带着七子上山拜佛,保佑此次出征平安。五台山方丈智聪禅师见杨业以天下为已任深受感动,知道这次杨家凶多吉少,但又不敢道破天机,于是劝杨业解甲归田,但杨业却认为此时正是宋辽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逼退辽兵,百姓将生灵涂炭,此战并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智聪禅师劝不动杨业,便留下了一句 “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 的箴言。杨业以为是有一个儿子回不来了,便向智聪禅师寻求破解之法,智聪禅师只能摇头不答,杨业也不勉强,所以就带着七子下山了。

金沙滩之战七子去六子回(血染金沙滩七子去六子回)(2)

杨家军作为主力先锋,一路所向披靡,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到了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杨家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都为其所败,杨家众将更是个个武艺高强,辽国上将萧天佐、萧天佑、韩延寿、耶律休哥、耶律斜珍等都不是杨家将的对手,于是萧太后就想出了“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太宗赴金沙滩商议,想要借此机会一举拿下宋太宗跟杨家军。

不想却被杨业看穿了计策,由于其长子杨延平体格样貌都与宋太宗非常相像,所以杨业便向宋太宗建议用杨延平假装宋太宗去赴约,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她去金沙滩谈判。金沙滩的谈判,两军对峙,杀机四伏。天庆王看出皇帝是杨延平假扮的,所以就下令开战。杨业则令杨家军分成三路攻击,左路由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广、三郎杨延庆率领,中路由杨业自己、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率领,右路由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率领。

金沙滩之战七子去六子回(血染金沙滩七子去六子回)(3)

杨家军奋力迎战,但奈何辽军兵士突增,杨家军的三路人马被击散,左右不能相顾,于是杨业命左右两路军马向外突围,同时派七郎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救援。

中路军在激战的过程中被辽兵冲散,杨业带领军士边战边退,一直退到陈家谷的时候,还没有援军到来,此时的杨业身边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杨业以死相抗,最终全军覆没。而七郎到雁门关请求潘仁美出兵支援,但潘仁美痛恨杨家,所以不肯出兵,还把七郎灌醉绑在了树上,命军士乱箭射死了七郎。六郎被辽兵冲散,只能趁机退出金沙滩,派兵打探消息。

金沙滩之战七子去六子回(血染金沙滩七子去六子回)(4)

左路军的大郎一箭射杀了天庆王后,突围不及被辽军的乱枪挑死,二郎见兄长落马赶忙来救,却不想被辽兵团团围住,力竭而死,三郎被辽兵的钩镰枪勾了马腿,滚落下马,辽国骑兵一拥而上,踏成了肉泥。

右路军的四郎奋力冲出了重围,却不想在半路上又遇到了韩延寿、耶律奇率领的辽兵,在重重包围之下,四郎被抓。被抓的四郎并没有表明身份,由于其武艺超群,所以萧太后很是赏识,还把公主嫁给了他,四郎在辽国忍辱负重,直到后来的佘太君挂帅征辽,四郎忍不住落泪,身份这才被揭穿,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之下,萧太后这才赦免了四郎。之后四郎里应外合,与六郎一起打败了辽军,四郎这才得以返回汴京。

金沙滩之战七子去六子回(血染金沙滩七子去六子回)(5)

五郎单身匹马闯出重围,面对后面的追兵,五郎想到当时在五台山的时候智聪禅师曾经给过其一个盒子,并嘱托危急的时候可以打开,五郎打开盒子后发现是一把剃刀还有度牒,五郎会意,所以脱下战甲剃了头发,转身往五台山去了。

整个金沙滩一役,回到天波府的只有六郎一人,所以这“七子去六子回”不是说七个儿子同去,六个儿子回来,而是说七个儿子去了六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能够回来。

金沙滩之战七子去六子回(血染金沙滩七子去六子回)(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