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文化常识包括哪些(文化常识汇总)(1)

传统文化

“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高堂指父母。唐 代,韦应物《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一诗中说:“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明代夏完淳的《寄后张》一诗中说:“汝为高堂不得来,我为高堂不得行。”续范亭的《五百字诗》中提到:“人人齐称赞,早早交公粮,可以悦妻子,可以奉高堂。”

手足指兄弟,即亲如手足。

“桑梓”代指故乡,而非夫妻;夫妻用“伉俪”指代。

古代年龄称谓:

①“襁褓”:不满周岁

②总角之年:泛指人的幼年时期。垂髫也指幼年。“总角”与“垂髫”表示同一年龄段,同泛指幼年。

古时幼年泛称“总角”,幼年朋友称“总角之交”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③金钗年华:在古代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④豆蔻年华:在古代是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⑤及笄之年:十五岁(女)。“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意思是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

⑥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古代16岁的女子

⑦桃李年华:20岁的女子

⑧花信年华:古代24岁的女子

⑨半老徐娘: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

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冠者”即指成年人

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之年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年过不惑鬓成丝,偶到林间便卜居”中的“不惑”指的是40岁

77岁谓之喜寿

88岁谓之米寿

99岁谓之白寿

108岁谓之茶寿

古代称谓语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椿萱并茂阶前郁,兰桂齐芳堂上春”

椿萱并茂:语出《庄子·逍遥游》。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大椿长寿古人用以比喻父亲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同“萱”,“萱草”为忘忧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亲。

兰桂:芝兰和丹桂,指代子孙一辈;

“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又比喻子孙后代一起取得荣华富贵。“

“阁下”多用于书信中,是对那些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如罗马天主教主教、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属敬词

老师别称是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别称是门生、受业。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古代称媒人为冰人,因“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

古代称医生为郎中、大夫等

古代称平民百姓为“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布衣”

“布衣”最初是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后来常用“布衣蔬食”形容人们生活俭朴。经过引申,用“布衣”借指平民百姓;

古代称演员为伶人。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因此,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时,可以使用舍弟。

贤弟是交情好的朋友对自己年龄小的弟弟的称呼,一般初次见面或者不熟的是不会称呼贤弟的。

称呼对方弟弟时,也可用“令弟”。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因此,没有家弟的说法。

“阳”指的方位是山之南水之北,“阴”指的方位是山之北水之南。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四大道教名片:湖北武当山

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峨眉山被尊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

弥勒佛道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的雪窦山。

四象是指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奥运五环分别代表的是:

黄环——亚洲、蓝环——欧洲、黑环——非洲、红环——美洲、绿环——大洋洲。

晚清至民国期间,社会上出现一股“竞尚洋装”的风气,人们的服饰出现了诸多变化,国人在服装选择中呈现出传统服装与“洋装”交互碰撞的社会潮流。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清末民国初年,有人穿着西装祭孔

旗袍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

穿西装成为潮流,但中国传统服饰仍在中国社会底层流行。

传统节日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习俗有蒸年糕、贴春联、贴年画和拜年等。

描述春节诗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意思是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夜。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

描写的是元宵节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意思是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描述的是元宵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元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在农历五月初五。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江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悼念他。端午节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挂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这首诗从端午节期间戏水,赛龙舟的风俗开始写起,触景生情,表明了对屈原的思念,对异乡的端午风俗的赞同,在闲暇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丝丝闲愁。因此,发生在农历五月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寒食节这一天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一或二日。该节日原为纪念介子推而设。“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描述的是寒食节。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述的是乞巧节。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或七夕,现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中元节是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中元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俗称七月半。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旧称鬼节。中元节习俗主要是上坟扫墓,祭祀祖先。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意思是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描述的是中秋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述的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习俗主要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节是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现定为老人节。

描写重阳节诗句: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出自唐朝诗人杜牧,意思是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出自杜甫李清照的《九日蓝田崔氏庄》

民族风俗

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地,以春节和三月三歌节为主要节日。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4个,分别是: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

满族人口是在10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不是1000万以下。

少数民族舞蹈

瑶族长鼓舞是中国瑶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题干中,表演者手里所拿的为长鼓,且服饰属于瑶族服饰。因此,图片展示的是瑶族长鼓舞。

文化常识包括哪些(文化常识汇总)(2)

苗族芦笙舞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以男子边吹芦笙边舞蹈为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为簧管乐器,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芦笙是苗、瑶、侗等民族的乐器,其中以苗族应用最为广泛

朝鲜族农乐舞的表演非常讲究,分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首先音乐响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较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再换中象帽,配以长鼓,做转圈、旋子、扶地翻转等肢体动作;最后,由一至三人甩长象帽,做跳纸条、上台阶、圈人等高难度动作,使舞蹈达到最高潮。

藏族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藏族称“谐”,在节庆、婚嫁、集会时,人们欢聚一堂,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拉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

高山族杵舞亦称“杵歌”“杵乐”或“杵音”,直接脱胎于舂米劳动,是古代人们用杵臼舂米时留下的劳动娱乐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台湾日月潭地区高山族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蒙古族倒喇舞元代蒙古族所创造的一种综合性歌舞表演形式,其特点是将歌曲、舞蹈、器乐、插科打诨乃至杂技熔于一炉,为观众进行多方面的艺术表演。所谓“倒喇”,蒙语为歌唱之意。

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白节、祭敖包、那达慕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维吾尔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初雪节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伊斯兰教有其本身历法,以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来计算,亦即是阴历。与中国农历不同,它没有用闰年来调整与阳历的同步关系。伊斯兰历第九个月称为“莱麦丹”,就是教徒守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个月,因此有时在冬天出现,有时在夏天,今年由阳历六月二十七日晚开始。按照目前的日出日落时间,教徒需由早上约四时二十分起守斋,至傍晚约七时十分才可吃简单清淡的晚餐。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彝族、白族、纳西族——火把节(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苗族——芦笙节

白族——三月街

藏族——雪顿节(“藏戏节”“晒佛节”)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回族——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服饰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因为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朝鲜族女装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

文化常识包括哪些(文化常识汇总)(3)

苗族女性较典型的装束一般是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为红、黄、绿等暖色调。

文化常识包括哪些(文化常识汇总)(4)

壮族妇女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女子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等。

文化常识包括哪些(文化常识汇总)(5)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一般都是以大襟为主,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女装都是右边扣扣子,纽子是自己用料子制作的。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通常有绿、青、白三种颜色,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文化常识包括哪些(文化常识汇总)(6)

科技常识书籍

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里程碑”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它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也被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因此,后人用“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来评价《梦溪笔谈》。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农学手工业

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写成的《齐民要术》一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该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最新的技术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及工具。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科学家,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医学

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由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脉学之宗”扁鹊——《难经》四诊法

四诊法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根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和他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总称“四诊”,古称“诊法”。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是“脉学之宗”扁鹊的著作,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千金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为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是《备急千金要方》的简称,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订和颁布的药典,由唐朝政府颁行,亦称为《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献而言,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

华佗——被称为“神医”“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成就:麻醉药剂“麻沸散”、刮骨疗伤、五禽戏

是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他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①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在《后汉书·华佗传》中有记载。

②刮骨疗伤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再次进攻樊城,却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来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的故事。

③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创编者是华佗。五禽戏”中的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中有记载。

算术

刘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它的专著《缀术》对数学发展有杰出的贡献。精确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

《周髀算经》中明确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其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以及怎样引用到天文计算。

度量衡是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工具的统称。其中,“度”是计量物体的长短,而非容积。

计量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

计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地理学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

郦道元《水经注》

北魏晚期郦道元所著。该著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该著作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是汉民族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由唐代的李吉甫撰写,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天文历法

我国对哈雷彗星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史书《春秋》中,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哈雷彗星的记载。因此,我国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春秋时期,而不是两汉时期。在西方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中国要晚670多年。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浑天说的代表人物。张衡于公元117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演示天象的浑天仪。浑天仪用铜制成,上面刻着日、月、星、辰等天文符号。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测定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以及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

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的天文学取得了很多成就。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甘德、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太初历》是西汉时期的历法,是中国古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汉武帝时颁布的《太初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公元前28年(西汉)我国汉朝人所观测到太阳黑子,《太初历》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

元代郭守敬《授时历》

《授时历》记载的一年周期与公历基本相同,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比欧洲的《格里高利历》早300多年。

月亮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传说月中有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满月为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四时节气

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一月、二月、三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eg:李老师的女儿农历九月出生,按“四时”取名,其名字应为李季秋。

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⑴春季:

立春、雨水(正月)

惊蛰、春分(二月),

清明、谷雨(三月);

⑵夏季:

立夏、小满(四月),

芒种、夏至(五月);

小暑、大暑(六月);

⑶秋季:

立秋、处暑(七月);

白露、秋分(八月);

寒露、霜降(九月);

⑷冬季:

立冬、小雪(十月);

大雪、冬至(十一月);

小寒、大寒(十二月)。

二十四节气中

反应季节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

反应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如2018年是戊戌年,那么2017年是丁酉年

晚上9点至晚上11点为亥时

晚上10点至晚上12点属于亥时和子时

晚上12点至凌晨2点属于子时和丑时。

古代计时: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

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三更是23点至次日凌晨1点,四更是次日1点至3点,五更是次日3点至5点。


建筑

中国建筑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贝聿铭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香山饭店 等

宁波美术馆是由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shu先生设计。因此,宁波美术馆不是贝聿铭的设计。

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浙江杭州)合称为中国四大名亭。其中,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央,在浙江省杭州市。

西递古镇别称西溪、西川,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因此,西递古镇不属于山西民居。

山西省: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万字炕”是满族的传统民居,一般是两间或三间相连,其形状是进门的南、北和右侧的三铺炕相连。南、北炕宽为五尺多,右侧炕不住人,较窄。这三铺炕以西为尊,以南为大。满族的聚居区,气候寒冷,冬季较长,取暖的设备就是大炕。这样的“万字炕”,南北炕都烧热,炕面散发的热量较为均匀,屋内十分温暖。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时间是1709年,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但主要还是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主,壮观华丽。其中以海宴堂中12生肖喷泉报时景观最为壮观。巴洛克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艺术风格。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圆的珍珠”,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现在这个词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外国建筑

洛可可风格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筑风格,而更像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哥特式风格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罗马式是指正好在哥特式艺术发展之前,欧洲艺术的一个阶段。罗马式艺术主要出现在教堂艺术中,在许多地区风格之中亦见到。主要保存在彩饰手抄本中而留传至今的罗马式绘画,具有线性装饰性质,并显示出受到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影响。

意大利的著名建筑有比萨斜塔(罗马式建筑)、古罗马斗兽场、米兰大教堂(哥特式建筑)。

法国的著名建筑有巴黎圣母院(哥特式风格)、凡尔赛宫(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圣彼得大教堂(巴洛克风格)是梵蒂冈的著名建筑。

印度的著名建筑是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一百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圣伯多禄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大殿。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是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教堂内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雕像和浮雕,艺术价值极高。

埃及著名建筑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泰国的著名建筑是大皇宫。

英国著名建筑是大本钟(伊丽莎白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