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0cm的圆枕头(一个圆枕头)(1)

杨舟平  打我知道母亲节后,每逢此节,不由心生感慨。这不是矫情,生活是需要一定仪式感的,我也由此自然而然地想起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于2012年元旦撒手人寰,走时刚年逾古稀,至今已十年了。十年来,我常常梦见我的母亲,醒来后感觉母亲还在。  前些日子,我的颈椎有些不舒服,问过医生,建议睡觉时枕圆枕头睡,可以辅助治疗颈椎问题。我突然想起母亲给我做过的一个圆枕头,至今我还用着:偶尔午休时,我就把圆枕头从办公室衣柜里取出来,放在长沙发上,枕着它小睡一会儿。  那是母亲罹患重病之后,在家维持治疗期间,专门给我做的。母亲临去世前四个月,得知我颈椎有些不舒服,瞒着我,忍着疼痛,把家里的废旧报纸卷成一个比我胳膊还粗的圆筒,再用淡黄色的厚棉布把卷圆包紧,之后用线一针一针缝制和固定。最后,在圆筒两端用两片剪成圆形的金黄色丝绸与淡黄色的棉布“圆筒”一针针 缝接 起来,一个圆形枕头就做成了,样子漂亮极了。  当我去看母亲时,她就拿出做好的圆枕头,对我说:“拿回家去,以后颈椎疼了,就枕这枕头,有效果哩!这是妈做了一整天才做好的。”我有些生气地说:“你身体不好,就别再干活了!超市里这种圆枕头有的是!”母亲说:“超市里卖的没妈做得好,有点软,妈看过了,治颈椎病的枕头要硬哩,妈就想到了用旧报纸做,刚刚好!”我把枕头拿回家了,想着携带方便,不占地方,还能治颈椎病,就放在了办公室。午休时,我在办公室沙发上枕着圆枕头睡,醒来后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我搬了两次办公室一直带着它。  如今,母亲早已离我而去了,但圆枕头依然在,依然结实,我依然在用。这里面凝结着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牵挂;母亲的手很巧,但圆枕头的针脚看起来不那么齐整、密实,不像是出自母亲之手的针线活,但我能感受得到这是母亲忍着病痛,用颤抖的双手做的,所以才会有如此瑕疵,但否定不了母亲一辈子的慧心巧手。母亲给我做的圆枕头是她一生最后一件针线手工作品,也是母亲留给我的一件珍贵纪念品,也许是冥冥之中母亲留给我对她老人家的最后念想;在她生命走向尽头之际,心里仍然惦记的是她的儿女。俗话说;“要知父母心,怀里抱儿孙。”只有做了父母,才能真正理解天下父母的心。  人活着的时候,谁都会儿女情长,“怜子如何不丈夫”嘛,否则就不成其为人了,所谓高人也不例外,人人都不能免俗。那么,今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活着,好好活着,生活的仪式感就是制造美好时光,比如心怀感恩地过母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