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岛叶医学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

脑白质,是大脑内部而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由于其区域比细胞体聚集的大脑表层颜色浅,故名脑白质。如脑白质中的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则会引起脑白质病。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2)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3)

大脑剖面中的白质组织是由大量的髓磷脂(脂质)组成,在裸视观察下呈现白色。脑白质病变以髓鞘损害为主要特征,通俗的说:如果以长途电话比喻灰质,白质就是将其彼此相连结的海底电缆线,而髓磷脂就是防止海底电缆线因接触海水而漏电的绝缘材料。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4)

部位: ①皮质旁; ②皮层下U型纤维; ③皮层深部非边缘区; ④皮层下边缘区;⑤脑室旁; ⑥胼胝体。

发病机制包括:小动脉硬化导致管腔变窄;慢性低灌注,脑局部 CBF 下降;小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障碍;BBB 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成分渗漏进入血管壁和周围脑实质。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5)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6)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7)

Fazekas量表(0~6分)将脑室旁和深部白质病变分开评分。两部分的分数相加计算总分。脑室旁高信号评分:0分-无病变;1分-帽状或者铅笔样薄层病变;2分-病变呈光滑的晕圈;3分-不规则的脑室旁高信号,延伸到深部白质。深部白质信号:0分-无病变;1分-点状病变;2分-病变开始融合;3分-病变大面积融合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8)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9)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 级:斑点样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0)

脑白质病变—Fazekas 2 级:斑块样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1)

脑白质病变—Fazekas 3 级:斑片样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2)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

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是在1986年由Hachinski等提出的名词,这一名词由希腊文“leuko”(意为“白色”)和“araiosis”(意为“稀疏”)组成,指在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白质的双侧对称区域出现CT上的低密度影并且在磁共振成像-T2加权像上出现高信号区域。以后的大量研究提示这种病变的发生与卒中危险因素以及年龄等因素相关,并可能造成认知障碍。为了评价白质疏松的程度和范围,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影像学检查的评测量表。

脑白质疏松症概念的演化

近年一些学者提出“白质病变(wh i t ematter lesion,WML)”、“白质改变WMC”和“白质高信号WMH等名词与“白质疏松”这一名词互换。WML一词是指病因上非特异性,在老年人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白质疏松”,排除了炎性、免疫性、肿瘤性、中毒性等致病因素。WMC定义为MRI-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区和CT上的低密度区,发生机制不完全清楚,包括血管周围间隙扩大、髓鞘和轴索变性、细胞内和细胞间水分增加、胶质增生甚至梗死等。除了高血压等卒中危险因素之外,年龄和WMC也存在相关性。因此有学者将WMC命名为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脑白质高信号在老年人MRI的质子像和T2加权像中常现。尽管其临床意义没有完全阐释清楚,但是被认为与认知障碍、步态障碍和抑郁症状等相关。

常用脑白质病变的CT和MRI评测量表

传统的白质病变评测量表是基于C T、MRI图像的视觉评测量表。其中Van Swieten量表和Blennow量表是基于CT的,Fazekas量表、Scheltens量表、Ylikoski量表和Manolio量表等是基于MRI的。

临床病例

男性,52岁,查体

脑白质分级是影像学诊断术语,不完全代表轻、中、重,临床实际工作中要腔隙性脑梗死、血管腔隙、多发性硬化等很多病相鉴别。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3)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4)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5)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6)

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危害大吗(影像基础脑白质病变)(17)

常见斑点影形状及发生部位与意义

血管性模式提示为微血管病灶,多指小动脉闭塞;血管周围模式主要提示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MS);非特异性模式提示小血管病可能。

将斑点形状与部位归纳入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其意义分别表示:血管性模式-多由小动脉病变引起,最普遍;血管周围模式-血管周围感染性病变引起,是相比少见的病因。典型者是多发性硬化MS,小静脉周围自身免疫性感染引起脱髓鞘;非特异性模式-多由小血管疾病引起。

参考文献:

1:Fazekas F, Chawluk JB, Alavi A, et al. MR signal abnormalities at 1.5 T inAlzheimer’s dementia and normal aging[J].Am J Neuroradiol, 1987, 8:421-426.:

2:张磊,解放军306医院,医学影像科 磁共振脑白质区内斑点影:

3:倚楼聽风雨 > 《医学文献》一文读懂:脑小血管病影像与临床七大要点

4:冯涛,王拥军 脑白质疏松的影像学评测量表Chin J Stroke, Mar 2009, Vol 4, No.3

5: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