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话题:“看见别人的成功,你焦虑了吗?”

底下有条评论是这样的:“对自己是恨铁不成钢。”

寥寥数语,直击我心。

每当看到他人快速的成长历程,斐然的成绩海报,我的胸口就像堵着一团棉花,难受至极。

艳羡他人的同时又深感焦虑,我想成为闪闪发亮的人,却又总向困难低了头。

励志改变—向现实妥协—励志改变—向现实妥协

……

这是我的常态,想改变的想法有多强烈,向现实妥协的速度就有多干脆。

这种感觉就像手臂被鳄鱼咬住了,心疼自己忍受的疼痛,又怨恨自己没有挥刀斩臂的决心。

常常觉得自己烂泥扶不上墙。

近期,看了杨澜对李开复的采访,彻底治愈了我的焦虑。

当你觉得很焦虑的时候怎么办(如果你时常感到焦虑)(1)

光彩夺目的李开复

无论是作为it精英,还是青年创业导师,李开复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他也曾经被评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这是杨澜对李开复的介绍,简短的话语中,凸显了李开复的不凡。

李开复还先后在苹果、微软、谷歌这三大科技公司,担任华人最高层的职务。

后来,他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一职,创办创新工场,帮助中国青年创业,是许多人的造梦大师。

记得网上有句话:“有些人,无需深交,光看履历,便能勾出人们心中的那点羡慕。”

诚然。

光芒四射的李开复,足以令人心生艳羡。

李开复还有一个闪亮点:极高的自我要求。

如果一天微博不能新增一万粉,他就会觉得内容不够。

做任何事之前,先估算价值,如果价值未能达到预期,果断放弃。

所以,他只回复有可能成功的创业邮件,只参加一千人以上的演讲。

他的时间,是按价值来衡量的。

当你觉得很焦虑的时候怎么办(如果你时常感到焦虑)(2)

曾看过一句话:“你的习惯里,藏着你的人生。”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一个小小的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顽强有力,可以主宰人生。

凭借有效的信息,无法认定“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创造了成功的李开复,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走向成功。

都说,职位越高,越考验人的自律,因为越高级的职位,越不受约束。

不禁感叹,李开复那强大的自律。

褪去所有的光芒,贪享平凡的美好

曾看过一句话:“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却又大致相同。”

意思是每个人的命运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经历是相似的,都会经历酸甜苦辣。

李开复命运的劫难,比常人来得更猛烈些。

2013年,李开复被诊断为淋巴癌晚期,腹部有二十几个肿瘤,这意味着随时会丧失生命。

这打乱了他驰骋职场的步伐,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他发现以往的人生就像一趟永不停歇的列车,一直在各种事务中无缝衔接,没能好好陪陪家人是一种遗憾。

母亲得了失忆症,智力犹如一两岁的小孩,自从李开复在美国读书,母亲就放弃了自己的生活陪伴他,可他却没跟母亲说一句感谢的话,如今,为时已晚。

当你觉得很焦虑的时候怎么办(如果你时常感到焦虑)(3)

再看看经过6个月的化疗,躺在病床上脆弱的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

他再次明白: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曾经信奉“价值最大化”的他,如今只想放慢脚步,感受亲情的美好。

都说,人呐,都是彼此羡慕的。

的确如此。

我们羡慕李开复的光彩夺目,李开复也羡慕我们有着健康的体魄,与家人促膝长谈的天伦之乐。

03

李开复的事例让我明白:每一个人前显贵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

得失相等,永恒不变。

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好,可能是他人生死关头想要抓住的幸福。

又何必羡慕他人的光鲜,忽略自己的幸福。

“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没有错,但把“追求”当作生活的全部,便成了本末倒置。

一扇门有一扇门的广阔,一扇窗也有一扇窗的独特。

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守护好一扇窗美好,再去追逐一扇门的宽广。

点个“转发“,愿你我的生活,没烦又没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