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看三更到天明,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1)

(淡黄的长裙 蓬松的头发)

你可能不一定知道《青春有你2》

但你不会没听过这两句魔性的rap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火惨了的偶像养成类综艺

为了做本期视频 我也是跟我妈一起刷了前11期

又去微博刷了一些选手超话

张总 给爷冲!!!

我妈说她比较喜欢匠星的安崎

先简单给各位介绍下《青春有你2》(以下简称:《青2》)

《青2》是爱奇艺的一档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

爱奇艺谐音奇异果 也就是猕猴桃

所以粉丝一般喜欢管爱奇艺叫“桃”(以下简称:桃)

《青2》一共有109名受训者(选手)

每名受训者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和“人设”

不仅选手如此 导师们也有着很明显的“角色”分工

制作人蔡徐坤是从桃走出来的爱豆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2)

在《青2》里走接地气的亲和路线

选手们也都叫蔡徐坤“学长”

BlackPink的Lisa 是所有选手梦想成为的“小姐姐”

SHE的Ella 是象征着专业和权威的“大家长”

说唱导师Johy J 因为之前有过瞧不起爱豆的言论

所以一开始更像是一个带话题尤其是带争议话题的角色

109名受训者将接受为期4个月的训练

并且通过舞蹈、说唱、主题曲等竞演项目进行角逐

最终将根据粉丝投票选出9人成团出道

桃也会同时放出选手训练花絮和主舞台竞演内容

让粉丝能够更全面地见证受训者的成长和进步

那么

《青2》爆火背后到底是靠的什么神仙营销?

粉丝经济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偶像养成类综艺的玩法又是什么?

《青2》又隐藏着怎样的造星公式?

消费狂欢背后 中国内陆的偶像养成又将走向何方?

话不多说 直接进入正片

传统偶像类养成节目 一般热度最高的时候都是在投票阶段

一是竞争到了最白热化的时候 讨论度和话题性都最高

二是粉丝投票助力需要转发甚至会在微信群里扩散求票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3)

但是《青2》的爆火 可以说是在节目上线前就开始了

在如今偶像养成节目如此密集且同质化严重的大背景下

《青2》到底是如何对粉丝产生持续吸引力并屡屡破圈的?

偶像养成综艺的本质其实不是竞技而是综艺

既需要优质的内容 又需要为观众提供“有趣”的话题

先讲几点桃的常规操作

首先是人设营销

无论是#离异美女蔡卓宜#

#女企业家林小宅#

#XXX的前女友秦牛正威#

还是#可爱小作精虞书欣#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4)

炒人设这招虽然老套 但是好用

这些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都引来了大批吃瓜群众围观

《青2》也可以说是未播先火

当然炒作对象 不仅仅是选手

节目播出前 导师蔡徐坤和导师Lisa也被炒起了CP

其次是话题营销

如果说炒作还只是让《青2》在饭圈内部火的话

话题营销就是真正帮助节目出圈的

首先蔡徐坤之前的打篮球视频被直男网友群嘲

节目中他也是巧妙自黑了一波 带动了一波话题

担任BlackPink主舞的Lisa的加盟也引发了巨大讨论

再加上冰清玉洁四姐妹的负面事件(已退赛)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5)

被爆XXX的黄一鸣(已辟谣)

李熙凝的“淡黄的长裙“

牛姐的死亡reader等话题也都是成功出圈

当然这些话题营销也不全是桃安排的

也有部分是选手自己的瓜

再来看看此次桃在《青2》都有哪些创新

首先《青2》的粉丝被称为青春制作人

核心粉丝们被赋予了更高的参与感和决定权

比如主题考核曲目的选择、泡泡读信环节

粉丝们都可以通过投票来“影响”节目的进程

同时桃还在手机App上添加了奇观功能

粉丝可以直接通过App查看选手的信息

并且还可以通过App的一键截屏功能

直接将节目内容保存为Gif或者拼图

大大方便了粉丝们的二次创作和传播

人气选手虞书欣的表情包就被大量二次转发

节目组也很“配合”地给到虞书欣大量镜头

在支持者眼中 这叫真实可爱

在反对者眼中 这叫“作”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6)

但是重点不是你支持还是反对

只要你试图表达你对虞书欣的好恶或者点开了相关讨论帖

就对节目增加了热度

没错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

你和我就已经在为虞书欣和《青2》增加热度了

当然啦 节目最终播出的内容都是经过剪辑的

不管是训练还是竞演 桃都会选择有煽动性、话题性的片段

并通过“恶剪”和镜头语言来踩捧选手带节奏

虽然方法有待商榷 但是成功出圈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1970年 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作出预判

他认为“丰盛”是消费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最终理想

普通人对于物的消费也将升级为符号化的消费

简单来说就是物资匮乏的时代 一个馒头就可以“绑架”消费者

而当消费社会完成了从一穷二白到“丰盛”的过渡以后

这些可以“绑架”消费者的商品

就升级为了媒体制造的各种“诱惑性”的符号

这些符号能体现的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品味、身份 甚至是阶层

比如手戴劳力士 象征着成功

脚穿AJ鞋 代表着潮流

传统电视台由于性质、制式等局限性

很难给予这类偶像养成节目过多的曝光时长

而互联网平台则恰好能够弥补这个局限

上游的节目出品制作方 生产专业的节目内容

中游的视频平台和赞助商提供选手投票通道、粉丝互动社区

下游的品牌方推出系列周边和应援产品

互联网视频平台拥有电视台不具备的超强整合能力

能够更好地联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品牌方、赞助商等

同时还拥有足够长的前期宣发和中期变现利益链条

全网的大面积传播和营销能够快速拉近粉丝与偶像的距离

强化粉丝的直接参与感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7)

在偶像养成类节目中

偶像们纷纷褪去了明星的光环

以素人的姿态 以“追梦人”的标签 努力拼搏

就像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 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再加上舞台和镜头 放大了选手们的辛苦和付出

粉丝就在心中形成了关于偶像的自我镜像

认为“偶像就是代表自己实现了无法实现的梦想”

这种粉丝陪伴偶像成长、助力偶像出道的“养成模式”

也极大满足了粉丝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当然啦 满足粉丝肯定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肯定还是为了迎合资本

在粉丝经济的闭环中 除了视频平台、艺人

青春有你2盈利(起底青春有你2靠什么营销手段能爆火的真相)(8)

还有艺人背后的经纪公司和资本

无论是前期的偶像选拔、培训、包装

还是后续的音乐、综艺、广告、宣发

艺人都得依靠所在经纪公司提供的渠道和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