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中第七个读者(心理罪第七个读者)(1)

文 / 东篱

重庆出版社最近推出了雷米《心理罪》系列全新版本,全套六本,分别为:《第七个读者》《画像》《教化场》《暗河》《城市之光》《番外》。

新书到手,由封面而来的第一感觉是:简约、大气。

夺目的大红色书名,简短而又意味无穷的提示语,灰白相间的色块里一条血线横亘而过,鲜血滴落的效果极为逼真,还没打开书,就已经感觉到了阴暗和血腥。

从封底的后勒口上发现,原来六本书的封面还藏着玄机:按顺序排列起来,竟然是一个完整的头像——他是谁呢?主角方木吗?

这样的设计还用在了书脊上,每本书的书脊上都有鲜明的红色块,手头的第一本和第六本合在一起大概呈“T”字形,如果把中间几本加上,会是什么图案呢?

打开第一本,掉落出一张硬纸片来,这东西我太熟悉了!当年在师范学校图书馆借阅的每本书上都有这样的借书卡,用来登记借阅者借出和归还的时间。这张“借书卡”做得足以乱真,就连标明类别、编号、登记号的红印都想到了,让我一度以为书是从哪个图书馆寄出来的。

第六本里夹着一张需要读者完成的“角色地图”,晒出角色地图还有机会得到出版方的精美小礼品,读完两本书后试了试,没头绪,毕竟中间缺了很多故事,看来,得完整读完全套书才能完成。

出版方的匠心独具,从这些细节里可见一斑。

心理罪中第七个读者(心理罪第七个读者)(2)

不管外表如何出色,关键还是要看故事。

从《第七个读者》来看,作者的主要着力点应该并不在“悬疑”和“推理”上——即便对这类小说涉猎并不算太多的我,都几乎从一开始就已经锁定了凶手。

不妨还原一下阅读过程时自己留下的批注:

第一章里出场的是一所大学寝室里的几个男生,但作者偏偏对此刻并不在寝室内的吴涵着墨最多,而且略有些刻意地强调“吴涵来自北方的一个山区,出身农户,家境贫寒。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批注:一个宿舍就他特别交待,肯定有事。另:“穷学生”这个标签……心有戚戚。

第二章,读到第一起命案发生后,警方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发现凶案现场的学生回忆,“孙庆东被吓得不轻,连滚带爬地跑到楼下通知管理员孙梅。孙梅直接报了警。”批注:直接报警?不先看看什么情况?似乎不合常理。

到第八章(全书二十六章),基本上已经能证实自己的猜测了,这一章里,留下了三处批注。

第73页,页底批注:若凶手是吴涵,那么第五章里的那个“男孩”就是他,至于那个女人,难道是孙梅?因为自己的畸恋,而仇恨正在热恋的爱侣?(此时的死者刚好是一对情侣,后来证明对作案动机的猜测是错误的)。

第81页,孙梅不愿意和学校安排的人搭档,学校调整她换个宿舍楼她又不同意。批注:自己提出来的,为啥又不愿意走?有难舍之人?

第85页,提到方木和祝老四谈起吴涵,祝老四说“老三做农活长大的,要说力气,宿舍里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批注:勒人正合适!(第一个死者是被活活勒死在厕所的)

一旦锁定他是凶手,后面的阅读过程中,无非就是发现更多的细节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我有些期待,希望自己的猜测到故事结束时全错了,可事与愿违。

心理罪中第七个读者(心理罪第七个读者)(3)

既然凶手这么好猜,那这个故事里,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故事里这所大学的一些制度,似曾相识。

“法学院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对外称为基地班,说穿了,就是本硕连读班……班级内竞争也是很残酷的,按照法学院的要求,每年期末都要通过考试淘汰百分之十的学生。被淘汰的学生分到其他普通班级。相应的,普通班级里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这个基地班。”

——坦白说,我的中学时代,就是从类似的制度走出来的。

这样的班级里,学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故事里曾经写到一个细节,两名基地班的学生,因一个“偷看”了另一个的复习资料,于是互相谩骂,直到撕打。

作者塑造了两个不同命运的角色:一个心心念念想要进入基地班的吴涵,一个刚被基地班淘汰的王建。

王建离开基地班后仍住在原来的宿舍,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作为一个被淘汰者,还生活在过去的集体里,的确让人难受。尤其是这个集体里缺少友谊与温情,更多的是竞争与敌意。”他常常离群索居郁郁寡欢,和方木等人相处之后,当他有机会再次回到基地班的时候,他说,“我想好了,我不会搬回原来的寝室,还住在你们对门”。

而作为凶手的吴涵,虽然其犯罪的直接原因来自于不可告人的恋情,但很难说与“基地班”的教育体制无关。

作为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他努力的目标便是能够进入基地班,而且他也具备这个实力,偏偏一直难以如愿,再次“莫名其妙地落选”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有人知道了他的秘密,于是动了杀人的念头,从此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从迈进这所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不再是村里人眼里那个聪明绝顶、前途无量的吴涵。跟你们相比,我是那么的平庸——没有出众的外貌,没有充裕的金钱,没有过人的成绩。我唯一比你们强的地方,就是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这座楼。你们在这座楼里睡觉、学习、嬉笑打闹的时候,我在清理你们留下的垃圾,我在用双手去凑齐那遥不可及的学费。”

吴涵的扭曲心理,何尝不是很多类似学生的真实写照?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一念成魔?

人心难测啊!

封底除了不少大咖的溢美之词,还有作者雷米的自述,“推理也好,悬疑也好,永远只是外衣。我们要用作品表达出对人性善良一面的追求与赞美,扶助羸弱者,警示骄横者,给苦苦徜徉于尘世间的饮食男女们些许安慰。”

这就是了。

心理罪中第七个读者(心理罪第七个读者)(4)

尽管已有很多网友总结了“心理罪”系列的观看顺序,第六本番外的四个故事,应该分别在读完其他几本之后阅读,但还是忍不住全部看完了,由此,根据书名,大概能猜到其他几本的一些框架。

尤其是《城市之光》,从番外的“两生花”想来,主角方木的经历一定异常惨烈

但猜到是猜到的一回事,想读是想读的一回事。

正如第一个故事里,明明已经知道凶手是谁,却还是迫不及待地要读到最后一样——故事的结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作者笔下的世相与人心。

202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