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孵蛋期的管理相对简单,自第二枚鸽蛋下齐起孵往后算第十七天早晨,即有雏鸽破壳而出,此期间的种鸽照料可分为两个阶段来管理。

由于关养的种鸽于孵蛋期体能消耗不大,所以孵蛋前十天可以将饲料成分改为半清除饲料半幼鸽料投给。

养鸽17年总结选种的几个条件(信鸽育雏期该如何管理)(1)

上午一餐的饲料除交替使用磷钙红土粉和蒜头红土粉交替拌料、保健砂、矿石和贝壳粉的正常供应外,其余营养品可暂时停用,让鸽体减轻消化负担。

孵蛋期应尽量减少惊扰种鸽和照蛋次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照蛋的动作在整个孵化的过程中可分三次进行即可。

第一次是在第二枚蛋下齐后的第三天晚上,逐个取出通过灯光探照确认是否受精,如有无精蛋当及时取出,将同期的单只有精蛋并窝,让一些重要的种鸽改孵假蛋并同时加强营养,待孵假蛋至第10日端掉蛋盆,让种鸽重新配对下第二窝蛋。

养鸽17年总结选种的几个条件(信鸽育雏期该如何管理)(2)

第二次是于第10天晚上再次确认孵化的情形,此时应多注意蛋壳表面是否出现光斑,如有发现当及早淘汰。

第三次是于第十六天下午或是晚上,将鸽蛋取出,观察是否已经有啄壳的现象,或以灯探照蛋内的雏鸽是否成活,方便及时做出调整。

雏鸽出壳1-7天的管理

一般雏鸽出壳的第一天,大多数鸽友都会一大早赶到鸽舍,为的是一睹这些毛绒绒的小家伙。

顺便观察小鸽的脐部是否收得平整良好,再观察出壳蛋壳,蛋齿是否平整,蛋壳内残留血丝是否较少等等,以此来评估雏鸽的健康度。

养鸽17年总结选种的几个条件(信鸽育雏期该如何管理)(3)

排除以往有伴性遗传的配对,一般情况下头蛋所出的幼鸽体质多优于次蛋,成绩也优于次蛋鸽,此为多年的实战验证,有心的鸽友不妨留意看看。

在雏鸽出壳1-7天期间,应注意雏鸽的抢食和发育情形。由于出壳先后,有的鸽对难免出现大小的情形,这时应该及早发现,提前调换雏鸽,以大小相当的雏鸽并窝,以免出现大小太多,最终出现呕僵的情形。

此时是雏鸽的快速成长期,几乎是以每天一倍的速度在成长,所以雏鸽每天的鸽乳摄入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每天早晚清理巢箱的时候,当顺便观察雏鸽的嗉囊,以确认雏鸽是否得到父母鸽良好的照料。

此时由于雏鸽身体稚嫩皮肤裸露,此时也最容易成为体外虫侵袭的对象,所以种鸽于配对前应该进行彻底的体外虫整理。尤其是鸽蝇,会于配对期间伺机繁殖,而其幼虫则以叮咬吸食雏鸽的血液为生。

养鸽17年总结选种的几个条件(信鸽育雏期该如何管理)(4)

在吸食血液的同时,鸽蝇也是鸽子血液寄生虫的传播者。所以于平常的鸽舍管理中当养成随时发现,随手剔除的习惯。于雏鸽期一旦发现有鸽蝇幼虫附着于雏鸽身上,应随手剔除,更要注意巢盆的清洁以及鸽粪的及时清理,以免让鸽舍成为鸽蝇滋长的温床。

雏鸽在4-7天时是套环的时期,此事应及早进行。因为雏鸽生长快速,小只的特比副环应于第四天时进行试戴,而普环则于第六天大时进行试戴。

宁可由于雏鸽过小戴上的足环松动脱落,都不要等到鸽脚过粗而强加戴上,因此举很容易弄伤幼鸽的尾指,如不幸出现残疾,那对之后,幼鸽的抢食和发育都会造成影响不可不慎。

雏鸽8-25天的管理

8-25天是雏鸽长粗毛,骨骼逐渐定型,由雏鸽向幼鸽转变的过程,此时应注意磷钙质的供应和饲料营养的均衡。

此时的饲料配方各方面营养的参数为:蛋白质18%、脂肪5%、灰份5%、碳水化合物70%左右为合适,这个时期,常发现有的鸽友有一个饲料运用上的误区,总是以为雏鸽在长身体而给了过多的豆类。

养鸽17年总结选种的几个条件(信鸽育雏期该如何管理)(5)

正确的做法,应是总饲料量之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8%已是足够,此数据的由来,是由专业从事赛鸽饲料研发的团队以多组实验比对得出的结论。相对大量投喂豆类的做法,改为提供多样不同种类的豆类,丰富不同类型的氨基酸,更有益于雏鸽的营养均衡。

这一期间的饲料添加物如"大蒜、活菌、螺旋藻粉、啤酒酵母、维他矿物粉"等等营养品的添加调配,可沿用之前种鸽配对后至下蛋前的做法交替使用。

另外此期间,除了矿土、贝壳粉和助消化的红矿石新鲜供应外,可每天晚餐后,每羽幼鸽投给磷钙丸两粒以保证幼鸽的磷钙需求。利于幼鸽的骨骼钙化,和羽毛的生长。

因为这段时间雏鸽食量大、排便量也大,所以有条件的鸽舍最好一天清理两次。一方面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氨气浓度,也可避免因天热,粪便成为鸽痘病毒的培养基,减少鸽痘的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