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正直名句(子曰刚毅)(1)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新言“子路”二十九,萝卜/摄影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说,人的状态与境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能够刚毅,与人相处的状态“木讷”,基本上说,这人做人的“火候”已经很不错,接近“仁”的境界与领悟。

“刚毅”我们还好理解,但“木讷”就是“仁”好像不太好理解。

“刚”。

《论语》“公冶长”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刚”者难寻。有人就问孔子,他的弟子申枨不是很“刚”嘛?孔子说他不刚,他私欲重,不刚。

看来,“刚”之人,除了他要是个“硬骨头”,还要是个大公无私之人才配“刚”的称号。

“毅”。

《论语》“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的高徒曾子说,不能有担当,不能持之以恒、死而后已的仁人义士,称不上“仁”!

“木讷”。

《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他老人家对不木讷的耍嘴皮子与装样子的“机灵蛋”看不上!而且这类人肯定不仁。

而同是《论语》“里仁”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说,君子的做派就是谨言慎行,“木”不见得就不“敏”,但木讷一定“话少”!

还是《论语》“里仁”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因为刚毅,所以仁者处顺处逆都泰然自若,因为心安理得,所以仁者处苦处乐都表现出来有些“木讷”……“痛感低”……

笔者按,此章句,孔子他老人家说太少,而笔者说太多,到此为止,一家之言。请各位看官阅读古文原文后多多自悟!

萝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