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黎族海南黎族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奉为上宾,必以山兰酒款待,若用买来的酒敬客,则是对客人不尊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少数民族的待客食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少数民族的待客食俗(少数民族宴饮习俗五)

少数民族的待客食俗

4.黎族

海南黎族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奉为上宾,必以山兰酒款待,若用买来的酒敬客,则是对客人不尊重。

主人向客人敬酒时,先双手捧起酒碗向众人致意,随之一饮而尽,把空碗亮给大家看,以示诚意。接着向客人敬酒,客人饮尽之后,主人马上夹一块肉送到客人嘴里,客人笑纳方合礼数。客人不善饮酒,可以少喝,但不可拒绝。男客先酒后饭,女客先饭后酒。饮酒第一个阶段相互敬酒叙情;第二个阶段劝酒对酒,开怀畅饮;第三个阶段主客对歌。

部分黎族地区有“请客不陪客”的风俗,客人入席,主人摆好酒菜后退出,任客人吃喝。客人用餐之后,绝不可把筷子放在碗上,也不可把饭碗和酒杯扣在桌上。当地习俗认为,筷子架到碗上是“抬棺木的杠子”,扣着的碗、杯像坟头,非常忌讳。

黎族民间有饮咂酒习惯,形式很有特色。海南黎族的婚礼酒席设在庭院中,席中央摆一插两根竹吸管的酒坛,两边各放一对小凳,一边是正座,另一边是陪坐:每人面前另斟一大碗酒。新人正座,亲家母陪座,新郎新娘同时咂酒之后,亲家母再入正座饮酒。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要按照宾主、男女入座轮换饮酒。酒坛中的酒饮完后,再饮自己面前的酒。饮酒过程中对歌舞蹈,这种方式,叫做“饮福酒”。

5.高山族

高山族一些地方在重要客人来访时,头领带青年人在路旁奏乐,载歌载舞,夹道欢迎。至主人家中,客人在高凳就坐,男女青年围着客人献吹献舞,按客人人数指派同数量年轻人敬酒,唱敬酒歌。酒具是小葫芦瓢,斟满酒后,敬酒人躬身弯腰,将酒由下至上慢慢摔到客人胸前,动作谨慎,极为谦恭。

高山族在喜庆节日里喜欢聚饮狂欢,男女杂坐同乐。最亲近友好者,饮酒时要并肩并唇,仰首高举酒具,酒液如山泉倾泻,流人口中,洒到地下。

高山族在祭祀活动中用酒较多。“祈年祭”时“长老”用酒杯向空中泼酒祭祀;“播种祭”时司祭向田中确定的一尺见方的地方泼酒;“射耳祭”的第三天泼酒祭兽骨架:“收获祭”时司祭要带领众人泼酒三次。祭仪之后的宴饮无拘无束,开怀畅饮,用酒颇多,

高山族结婚时新婚夫妇要喝“连杯酒”,也叫连欢酒,使用极具特色的民族特产酒具“连杯”,在场的亲朋好友也要共饮连杯酒。婚俗一般男到女家,新郎必须带一头杀好的猪和三至五坛米酒,新娘家准备糯米酒,全部落的人都来祝贺。婚礼多在村头草坪举行,米酒摆在中央,长者点燃篝火,领唱祝贺歌。新婚人斟一碗酒,用指轻弹四方,拜天地,敬祖宗,然后向首长和老人们行礼敬酒。要双手捧酒杯,高举过头,在空中划个弧线,从左到右献长辈。敬酒完毕,年轻人各持大碗酒,入草坪围住新婚人歌舞,边舞边饮酒,欢闹到天亮,经常持续七八个晚上。

高山族一些支系,有少年会所集中调练他们,达到标准的升入成年会所,通过升级仪式的,头人赐酒,众人饮酒祝贺。

6.瑶族

广西红水河两岸的瑶族在客人光临前,把一只灌满酒的酒葫芦挂在堂屋门背后,客至,即斟酒一碗,迎上前去,一手搭在客人肩上,一手将酒递到客人面前敬酒,此乃“进门酒”。逢节日或喜庆,客人喝完酒后,主人要向天鸣枪,向全寨人通报自己有贵客光临。之后,主人家全体出来接客进屋。客人如果酒量差,可以适量饮一点,表示谢意。

瑶族待客时经常吃咂酒,

大化和巴马等地的部分瑶族,在节日宴会或喜酒席间,酒酣时,行“笑酒”即先由一两个人讲笑话,其他人添油加醋,越喝越畅快。当地还流行笑酒词和笑酒歌,内容幽默,意趣横生。

巴玛瑶族在迎接重要客人时,要设“三关酒”迎接。即在屋外的必经之路上设三道“酒关”,客人每经一关需饮两杯,三关之后,方进屋饮宴。此俗之意是敬贵客如敬父母,情真感人。

广西盘古瑶族地区,男方父母亲自为儿子做媒求亲,女方父母摆酒席接待酒宴将结束时,“媒人”开始为在座的所有女方亲友敬酒,按辈份年龄顺序进行当敬给求婚的对象时,如果姑娘含笑接杯饮酒,说明她同意;如果她低头不接杯,则表示拒绝。

桂平等地的瑶族婚礼之夜,新郎家设宴待客。新郎新娘给长辈和宾客每人斟酒一杯,然后又把酒一一倒回酒壶中,使其混合,再一次斟人各个酒杯中,叫做“连心酒”。当主婚人宣布“干杯”时,新人依次向亲友敬酒一杯,同时要陪每位被敬者共饮。

巴玛瑶族有婚宴中“偷”酒杯的习俗。迎亲队伍到女家后,新娘家要设宴款待。席间,小伙子们便伺机“偷”酒杯,所偷酒杯要双数,回去后交新郎保存。当把新娘接到家后,新郎用“偷”来的酒杯给新娘敬酒,认为最吉利。其中两只酒杯要长期珍藏在小两口的衣柜中,以铭记父母养育之恩。

7.畲族

畲族在正月十五夜里,由头一年家中有添子婚嫁等喜事的人家出酒,全村各家出食物,举行聚餐乡饮,歌舞赛拳(畲族武术有名),欢庆通宵。

福建闽东一带的畲族农历四月初八过“牛歇节”,以泥鳅或鸡蛋泡酒,用竹筒灌喂牛,以示犒劳。

浙江景宁等地的畲族,在婚礼头一天举行嫁女酒宴,请所有亲戚和乡邻友好喝喜酒。午餐是女家请男方迎亲的人,叫做“落脚酒”;晚餐是男方宴请女方的亲朋邻里,叫做“请大酒”。

畲族婚礼宴上,新娘举杯敬酒时唱敬酒歌,被敬的人饮一杯酒,送一个红包。如敬舅公:“一双酒盏花来红,奉上酒宴劝舅公,劝你舅公吃双酒,酒宴完满结成双。”新娘唱完,舅公要饮双杯,赠新娘两个红包。

大家闹洞房时,新娘新郎要喝十杯闹房酒,每喝一杯唱一首酒歌。

8.仡佬族

广西隆林仡佬族于农历正月十四日、贵州仡佬族于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寅日举行拜树节,别具一格。祭品是米酒、猪肉、糯米饭。届时每家两人一组,进入山林,选几棵大树作为祭祀对象,先放鞭炮,一人将树身砍出一个嘴的形状,一般砍三刀即成。每砍一刀,问答一句,内容依树而定。回答都是肯定的。每问答一句,给树“嘴”中喂一口酒食,而后用红纸封上,表示吃饱了,有劲长。最后为树除草,众人欢聚饮酒庆贺节成。

仡佬族春节为三月初三,届时由族长带领,来到祖宗墓地祭祖。杀公、母鸡各五只,以鸡血滴人酒中,把血酒泼洒在墓地,祈祷祖宗、山神保佑。

贵州镇宁仡佬族小伙子亲自去姑娘家求婚。第一次去时用红纸包一双筷子,进门后把纸包放在堂屋桌上打开,女家便明白来意了。第二年同一月份,小伙子提酒到姑娘家,女家邀亲友来饮酒,席间,老人们进行盘问,姑娘躲在暗中偷听偷看。这叫“盘郎酒”。喝过此酒,婚姻基本确定。

谢谢阅读点击关注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