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女权毒草《玩偶之家》

西方的经典文学戏剧,不一定就是好东西,这些文化作品,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把这个戏剧放到今天现实意义下,很可能就是毒草,刚刚就是看了一部毒草,只不过不是所有人能够看出来的,被剧情一步步绑架,牵着鼻子走了。

女权主义戏剧《玩偶之家》不太适合孩子,当初听这个名字,又在学校里面演出,还以为是同名的儿童剧呢!被骗着带孩子看了一场。看过很有感想,写下这些文字。

剧中男主人刚刚当上了银行经理,大权在握,立即就裙带得到消息找上门来,女主人公让丈夫徇私,给自己的同学好友谋职。这个职位占了高利贷者的银行身份,就拿她以前的犯罪行为把柄去要挟。她受到要挟后,还让丈夫给伪造签名有污点的人再开后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女权者当家,不禁让人想到当今社会各种腐败银行经理的背后,多少贪官是这样被老婆给毁掉了!

剧中还有一个暗恋女主人的、得了梅毒将死的医生,天天赖在家中,两男一女,让人想起了高大上的名人之《太太的客厅》!此处少儿不宜联想,略去……字。这女主人公为何最后能够离家出走,与此医生的爱慕,身后的巨额财产,就一点关系也没有?

剧中把高利贷者写的如此善良,女主人公借了巨款,居然可以零花钱就够还巨款加利息,不由得能够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为了独立,进行裸贷的小女生!而这高利贷者能够“良心发现”的前提,就是他的银行职位,是被以前相好给走后门占去的!现在他俩重归于好,他要与情人相好一起生活了,这个情人相好与银行经理老婆是闺蜜!放贷的人扒上这个关系,当然不用再要挟和敲诈了!这是多么小概率的非现实“喜剧”情节?

剧中女主人公做了超过丈夫做人底线的事情,危及丈夫的清誉和前程,被丈夫狠骂两句,后来丈夫也后悔道歉了,依然不依不饶,就可以连家庭和孩子都不要了,宣扬极端精致利己主义。这里不光是她和丈夫,还有别人呢,她还伤害了孩子啊!

整个戏剧,一步步就是要以所谓的情理,去激发白左和文青的情感,以某种情绪去触碰做人的底线、责任和法律。这样的渲染,让人不自觉的放弃了原有的底线和逻辑,去被动的接受编剧引导的结论,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洗脑。

剧中男主人公有底线(死也不借高利贷)、有责任(不能伪造文件)和守法律,有些底线是宁死也不能犯的,犯了会被一辈子要挟生不如死,这一点上男主人公看的非常清楚。他人格上的污点就是冲动,在极端气急之下,说了一些骂人过狠的话。这狠话过分,就是编剧想要的,以这言论,被戏剧一步步的妖魔化为他当女主人为玩偶。把这个道德制高点推到极致,绑架所有行为,把各种丑恶都变成了与之相比无所谓的事情。

当年欧洲人口不足,为了让妇女工作,为了瓦解中国东方社会的家族观念,在意识形态塑造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当时欧洲工人运动频繁,这起到了非常好的把社会矛盾变成家庭矛盾的作用。这个戏剧,现在看来,时过境迁,已经有非常的负面意义,完全是负能量,给反腐和贪官制造情理舆论,破坏家庭和睦稳定,应当禁止。

评女权毒草玩偶之家(评女权毒草玩偶之家)(1)

剧情简介

文字上的翻云覆雨,是很多孩子被潜移默化的!正好此时看到了如下的段子:

如果说一个女大学生晚上去陪睡,听起来感觉不太好,可如果说一个陪睡女白天去大学听课,就满满的正能量了。

一个人问大师:大师我念经的时候可以抽烟吗?

大师回答:不可以!

另一个人问:大师我在抽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

大师说:当然可以

我想和你一起睡觉是耍流氓,

我想和你一起起床是徐志摩

顺序真的很重要!

这部作品,我不否定编剧是大师,确实是在文字和剧情上,以极为高超的手法,把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引入到他想要的地方,这就是他的成功!我们的宣传部门,要是有点水平的话,确实应当多向西方学习,少一点直接的说教,怎样高明的引导。

评女权毒草玩偶之家(评女权毒草玩偶之家)(2)

剧后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