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带着水陆两栖部队进攻希腊。大军一路横扫,从郊区一直打到市区的边上。结果,当几十万人涌到温泉关时,愣是被三百个斯巴达勇士阻挡了整整三天。
“这就是斯巴达!”这句话成了网络上一时的流行语,而所谓的波斯王国也正是今天世人们所熟知的伊朗。
历史上,在这块三亚聚交之地,曾经出现过各种名号的帝国,如萨珊王朝,萨法帷王朝等等。东起中亚的阿富汗,西邻巴尔干的地中海,南到亚丁湾和红海,北至高加索山脉,这块地方曾是首个横跨欧亚非大陆三洲的人文圣地,埋藏了无数湮灭于尘世的奇珍异宝。
就在不久之前,在一处古老的考古遗址中,当地的考古学家意外的发现了一张尘封已久的羊皮纸卷。
上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除了卷中所载的时代繁荣之外,其中还蕴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在纸卷的一角,赫然印着一个中文古篆,上面写着“辅国安民之宝”。
学者研究后无不震惊,因为旁边不仅有波斯文一一注解,还有大量的蒙古国文字跃然其上。原来,这里曾经也可能是中国的一个省。
至于其中因缘,可能还得从头说起。
兵家必争之地如开篇所述,当年波斯的后裔子嗣虽然进攻希腊失败,但是,最早创立了奥齐梅尼德王朝的居鲁士仍旧军功赫赫,战果累累。
他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灭亡了古国巴比伦,使得这里成为了当时周边地区唯一的文明中心,也是第一个横跨三洲的世界性帝国。在我国的史书上,先后称之为“吐火罗”和“花刺子模”。
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是商业枢纽,又是战争要道,所以凭借着四方争端,任何势力都可以伺机染指。
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波斯这块土地历经沧桑,饱受战乱的摧残。种族奴役,君主轮换,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从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到花刺子模归属马其顿,再到罗马人与帕提亚人的分庭抗礼,诸侯割据。
短短几百年,不知发生了多少血雨腥风的大事。同时也拜其所赐,这一时期波斯也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于我国西汉时期正式成型,东起长安,西至罗马,不论战火如何蔓延,局势如何混乱,两国在文化沟通、贸易往来等方面的交流变得开始频繁。
其实远在大航海之前,西欧的文明和经济远不如身处东方的中国强大。是今天西方的强盛,造成了我们既定的主观印象。而丝绸之路的贯通,才是世界交流的开端。
公元前后,“安息”商队带着中亚的奇珍异宝来到中国,再把我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远销欧洲,驼铃穿过沙漠,顺便将孔雀王朝的佛教东渡,也使得耶路撒冷的犹太教西传。
魏晋至唐宋时期,两国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波斯使臣除了忙着贸易,还给我国皇帝捎来了各种礼品,小到珠宝、椰枣,大到象群、美女。甚至战败流亡的萨珊王朝皇族也曾逃到中土,请求当时的唐高宗出兵相助。
这一段段美好的人文之旅,不仅深化了世界各地的相互了解,更为世界格局的变动铺垫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序幕。
直捣西方前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国的汉、唐军容虽盛,却也顶多是“封狼居胥,逐匈奴于漠北”。
但是等到元朝的蒙古人一来,几乎整块大陆都被横扫。这批马上生长的游牧民族,不断发动着对外战争,扩张着领土。
几十年的时间,先后攻破了西辽西夏,再西征花刺子模,一直打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导致那些被追赶的无处可逃的奥斯曼民族只好顺势去灭了东罗马。
十三世纪中期,蒙古大汗铁木真亲率十万大军征服西域,屠灭了花刺子模等三十几座城市,而波斯一带自然也难逃蒙古铁蹄的统辖。这一地区均被蒙元帝国以及后继的伊犁汗国所统治。
波斯虽然位于遥远的中亚地区,但是在无比辽阔的蒙元疆域内,它与我国合属一体,也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尤其是铁木真的子孙延续了祖上的征伐策略。在1257-1260的三五年内,迅速灭亡了阿巴斯王朝,叙利亚安由布王朝等诸多藩国,正式建立了大旭烈兀汗国。
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即便后来元帝国内乱频发,帖木儿国因为后继无人而逐渐土崩瓦解,波斯依然被分裂出来的几个小国所统治,依旧属于藩国和行省。
直到明朝永乐大帝派出郑和七下西洋,也曾多次途径此地。于沿海城市补给和贸易的过程中,“三宝太监”还曾在这里树立过汉文书写的石碑。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下,中土与波斯的关系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一方面,这里仍旧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另一方面,这里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汉文卷宗也在公文经堂中被广泛使用。
元朝推行的行省制一直沿用至今,而溯本求源,一张出土的羊皮纸卷也再次提醒了人们——波斯一度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这也是两国间鲜为人知的共同历史。
这张羊皮纸,正是当时伊犁汗国与西欧国家的外交证明,大致内容是在向法兰西国借兵求援,虽然书写内容使用的主要是波斯文,但是上面的王印确是汉字无疑。
羊皮纸虽小,却以丝绸之路为背景,蕴藏着波斯帝国与我国的爱恨纠葛,最终将东西两方文化再次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结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顾这段波斯与我国相交的历史,不仅让人感叹时代变迁,沧海桑田,而且,我们还可以深刻了解到人类文明的交流和演变。
从丝绸之路,到大航海时代,再到如今的网络兴起,一次次的纪元革新,一段段的物是人非,难免都会使人联系到中国人遍布天下的游历,以及融合共享的心愿。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远播世界,各地开花。与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不同种族的相互传承是密不可分的。
归属和战争已成过往,但是世界格局的脉络却永远留存了下来。而物种人种得以繁衍,精神文化得以长存,尽在于此。只要我们拿起这些宝贵的文史资料,它们就会永远照耀在世界之巅,激励着我们去寻求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