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商论坛网友“ 杨广虎”

西安解放路最好的饭店(解放路的解放饭店)(1)

西安解放路最好的饭店(解放路的解放饭店)(2)

第一次见到解放饭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约1994年吧,我因为要去北戴河,在西安火车站换车。老实讲,当时首次出门,也是第一次从农村来西安,自己一个愣头小伙子,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城市繁华如梦,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让人非常好奇!西安火车站、城墙、解放饭店、解放路百货商场、民生商场等建筑雄伟壮观,高大巍峨!火车站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人来人往,如同赶大集。改革开放,善良老实的三秦人民眼光大开,“打工潮”正热火朝天,大家都背着大包小包在忙着“淘金”赶路。虽然,夏天火车站附近垃圾较多,散发着一些臭味,有的人也是光膀子不太雅观,车辆随便就停,空气中混合着汗味、尿味、汽水味等各种气味、各种夸张的叫卖声、各种“住不住店”暗含暧昧的拉客声接连不断,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掩盖了一些美发屋、洗头房、小偷、碰瓷、“拉地雷”等等火车站点多少都有的丑恶交易。解放饭店外立面属于汉唐风格,和仿唐建筑西安火车站基本正对。出了车站,东南方向就是。那时候,明清修建的西安城墙还留有一个豁口,可以看到里面的夯土。当时,只在解放饭店门口做一停留,也没有进门。只是李可染先生题写的“解放饭店”四个字,用墨酣饱,稳重灵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想到,自从踏上西安这块土地,我便于这千年的帝都长安结缘了;从西安火车站、解放饭店、解放路开始,到南门、小寨,在西安开始流浪漂泊了二十余年,而且还在继续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过去,丝路起点从此出发,向西而行,我则从陈仓出发,由西向东,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流浪生活。后来,通过一些资料和朋友交谈,才知道一点解放饭店附近的历史。筑城守民,设市易货。西安城墙有城门18座,从北顺时针依次为: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解放门,原来无门。1934年12月,西安站破土动工。西安站1935年6月正式运营,时为客货兼营一等站。1936年6月1日,陇海铁路潼(关)西(安)段修通,在西安举行通车典礼。车站定名“西安车站”,为一等站。1937年,“西安车站”更名为“长安车站”。1952年12月,“长安车站”更名“西安车站”。1984年2月陕西省西安火车站建设指挥部成立,负责车站的新建工作。1985年12月15日客运候车大楼竣工。1934年,陇海铁路修通到西安,为方便旅客,将明城墙凿了个洞,以蒋中正本名命名为“中正门”。西安解放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的5月将“中正门”更名叫“解放门”。1952年又因扩建火车站广场,将门洞与城墙扒开了一道300余米的大口子,使火车站与解放路连为一体。1985年,火车站广场再次扩建,打通了环北路,此段护城河埋入地下,新的火车站也开始了迎客。1998年,明城墙所有的豁口都已连通,只剩下火车站的“解放门”。2001年解放门的贯通开始施工,2003年国庆节胜利完工,使13.74公里的明城墙连为一体。为人民的军队叫做“解放军”,也因为西安解放,人民翻身做主,有了“解放门”、“解放路”,西安火车站地区以“解放”命名的单位、店铺遍地开花,比比皆是:解放门汽车站、解放照相馆、解放茶馆、解放饭店、解放路饺子馆、解放百货大楼等等。至今解放路、解放饭店等还保留着“解放”的名字。全国一些地方,上海、长沙、杭州、西藏等地也有“解放路”。大唐盛世,西安有水运码头广运潭,是交通枢纽,后来,路进水退,基本的运输靠陆路了,这与西安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相对匮乏等有关。丝绸之路,也是陆运的。当然,海上丝绸之路另议。经济的繁荣和昌盛,大多靠近码头、车站等交通枢纽,西安火车站的修建,带动了附近的商铺、饭店、旅馆等经济贸易产业。离火车站、解放饭店不远的解放路南边——民乐园,原为军营,清代是八旗镶红堆房营房。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由于战争的破坏,满城化为废墟。1921年冯玉祥将军第一次率军来陕,看到满城一片荒地,荒草丛生,人烟稀少,冯将军为了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繁荣的新市区,修建了“民乐园”,并亲笔题字。在民乐园中间建造了一所可容纳几百人的礼堂,围绕着礼堂修建了许多店铺,设想以民乐园为中心,逐渐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市场。1926年冯玉祥西北军驻此,以“与民同乐”改名民乐园。建围墙如堡,四周有砖结构三孔拱门四个,门额由宋哲元题“民乐园”。冯部离开陕西后,变成骡马市场和“夜市”。1934年张子谊等人在园内自建房屋,创建“民生市场”。园中心有民乐园剧场。建成后的民乐园,三教九流业态兴隆,吃喝拉撒睡、说唱念做打,饭馆、旅店、说书、唱戏、耍把式卖艺、卖狗皮膏药等,囊括七十二行,有如京城的大栅栏,尤其是簇拥成群的“花馆”(妓院)备受世人瞩目,被誉为“上九流”。当时,解放路最活跃的是四个市场。民乐园以骡马、古玩字画、旧货居多,间或小吃、杂耍和部分“红灯区”营生,是四个市场人气之首;游艺市场隔条马路,将民乐园的“游艺”需求成功分离、引流,成为以青楼为主,间或唱曲、茶馆等以娱乐为主的市场;民生市场以百货、五金等生活物资为主;国民市场主要以戏剧、曲艺、杂耍为主,辅以饭馆、茶馆,吸引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西安相声鼻祖张烧鸡(本名张玉堂)老先生最初在这里搭棚说相声,奠定了与相声大师侯宝林同等的地位。还在这条路上,修有多家大旅社,一是当时西安城最豪华的酒店,1935年10月(一说1936年春)开业的西京招待所,另一个是1943年建成的远东饭店;其它还有中洲、陇海、欧亚等旅社分布在此。在其不远处,还有珍珠泉、沧浪池、大同园、新城浴池、红星池、灵龙泉等浴池。后来,火车站附近解放路商业圈商业日衰,东大街商业圈西安饭庄、春发生、同盛祥、关中大旅社(后来的关中客栈)、西安照相馆、钟楼饭店、钟楼邮局、东亚饭店、五一饭店“老字号”“标志性建筑”等相继开张和建成、开元商城、百盛、回民街等兴起,接着小寨赛格、曲江大唐不夜城银泰、大悦城,金辉广场、立丰广场、南门SKP、奥特莱斯、王府井、熙地港等等这个城、那个中心,这个国际世界、那个文化街区引领时尚潮流,在西安的东西南北不同方位,引爆新的商业消费,创造新的商业神话。解放路,解放初期,按照计划经济,政府对解放路的商业规划奠定了其后30年不变的基础,业态由以手工业、零售业为主转向以国营体制大百货经营为主,并丰富了餐饮、旅店、食品销售、文化娱乐等业态。改革开放,倡导优质服务,让一大批国营、集体企业成为优秀企业,解放路也涌现了一批老字号:八姐妹旅社、解放百货大楼、解放路饺子馆、白云章、望春楼、清雅斋、曲江春、西安烤鸭店、紫罗兰理发店、裕华百货公司、西京国货公司、民生百货大楼、新华书店、曲江春、沧浪池、西安市豫剧团、泰华棉布店、五金交化公司、百花甜食店、益民饰品店、珍珠泉、解一百货商店、解放电影院、西安中医院、西安第四人民医院等。后来,个体服装业发展盛行,解放路成为西安的时尚之路。可以说,当年的解放路可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等相媲美。近年来,拆又建,建了又拆,虽然有民生、万达广场等苦苦支撑,但很难再显当年的商业气象,整个商脉、文脉有些断离,解放路的商业氛围有些寡淡。我最爱去的地方在2000年左右是东六路的图书期刊批发市场,民生斜对面的新华书店,再就是解放百货大楼侥幸保留下来更名的“书林”,可惜,随着电子书的出现,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整天面对房奴、孩奴、车奴和医疗保障这些头疼的问题,读书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个书市现在也是举步维艰。最近门前开起了“陕西民俗小吃”等餐饮店面。我也由于近年来工作忙碌,年龄陡增,深感精力不足,过去一晚可通宵读几本纸质书,现在一本书读几个月,还不一定读完,很少去书店了。[font="]经济大发展,是好事。老百姓,就图个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兜里有钱花。现在动不动就修建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就像一个邮轮,确实包罗万象,方便了生活,但缺少了市井之气,冷冰冰的,没有温暖。城市的煎饼不停地摊大,每个人生活圈很小,打造“十五分钟”、“五分钟”方便的生活圈,才是真正的需要。解放饭店始建于1956年,前身解放门旅社是陇海线上西安火车站前的一家重要旅客集散地,按照计划经济修建,与唐大明宫遗址丹凤门南北相望。饭店历经多年风雨,于1986年3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拨款专项资金,对饭店进行了装修和改造,两年后,一个现代化的饭店耸立在火车站广场。2008年又进行了一次整体改造提升。解放饭店有各类房间二百四十余间,二楼提供小火锅自助餐和特色陕菜,还有可容纳五百人的会议室。解放饭店门前有旅游汽车专线东可直达兵马俑、华清池、华山,西可达法门寺、太白山,西安汽车站在其西边,现在修建的地铁出门也很近,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特点,接待了许多南来北往的客人,还有一些各级政要,文化名人等等。回老家宝鸡,过去不管坐火车还是汽车,我都要在解放饭店做短暂的停留。过去,逢年过节、春运、暑假、学生上学,西安火车站广场上也是人满为患,票实在难买;特别是收麦的日子,辛苦忙碌的麦客倒地便睡。现在网上买票,票贩子几乎没空子可钻,特别西安北客站建成后,人们都去坐高铁动车,来解放路老火车站(西安火车站)的人明显少了,生意也不好做了。我还是喜欢来这里坐车,离城近,方便,坐上火车,也就二个多小时,穿梭在关中平原,秦岭渭河相伴,坐在车上,慢慢地品味,回到宝鸡老火车站,回家也方便。几乎每个城市的高铁站,离城较远,不太便捷。有时候,组团去旅游,旅行社也爱在解放饭店的门口集合,解放饭店在某种意义上讲,和西安火车站一样,也算是是西安一张“名片”和招牌。我还在解放饭店参加过几次会议、婚礼和满月宴,大家反映,解放饭店的菜实在,扯面拉的不错。其实,对于在火车站作短暂停留的游客来说,在解放饭店不仅住的方便,吃的舒适,如果再吃上红绫饼,那就更好了。西安小吃名闻天下。解放饭店秘传“红绫饼”,是古代的一种珍贵饼饵,以红绫裹之,故名。应该和西安的“肉夹馍”、“面皮”一样有名。红绫饼其实就是有点类似点心,拌有猪油,烹饪制作的时候在大饼上撒有胡麻(芝麻),所以也叫“胡饼”,以紫薯、荞麦、黑芝麻、核桃、金丝枣等营养杂粮和奶酪、蓝莓等时尚食材为馅料,具有皮酥馅香、口味鲜咸、低脂低糖、甜而不腻,滋润适口的特点。我也喜欢吃“德懋恭”点心,喜欢它的硬和甜,红棱饼则以酥软为特色。有人说红棱饼是唐代的“月饼”,也有人说红绫饼从宋朝开始流行,有待研究,不管怎样,红绫饼绝对是美食。同时,还结合西安传统糕点精华,推出了常态化旅游食品“老西安点心”和“盛唐伴手礼”。《避暑录话》里写道: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宴)曲江,乃令大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卢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延让诗素平易近俳,乃作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宋朝楼钥《齿落戏作》诗:“休忆红绫餤,难吞栗棘蓬。”元朝马祖常在《贡院次曹子真尚书韵》之二中写道:“红綾饼餤出宫闈,赐宴恩荣玉殿西。”后来这种在唐代叫“餤(dàn)”的食物,这种大饼上的红绫也被可以食用的红色色素代替,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的一种非常普通的、大众的食品——点心。城市在不停发展和改造、提升,解放路也不例外,当年引以为傲的五路口环形天桥现在也移到了太白路十字。改造后的西安火车站将是一个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多通道的车站,形成北有大明宫丹凤门、南有明城墙解放门的格局。预计2020年北站房、北广场将建成并投入运营,2022年整个改扩建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未来西安东西南北中将有5个火车站。期望西安火车站会换来新的生机,有人流、有流量,会产生新的生机。也和这座伟大的古都、伟大的城市——西安相融合,赋予新的便捷、文明、舒适等内涵。特别是西安火车站由吴三大先生题写的“西安”二字站名,气势宏大,厚重有力,豪气冲天,很符合三秦人民的性格,更符合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多少想在旅途的人,都愿意在此匆匆留影,留下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赶往诗和远方。解放饭店,和解放路、西安火车站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和浑然一体的商业氛围。面对疫情,为了更好服务顾客,解放饭店也在提升改造,今年年底完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解放饭店见证了古城西安解放后的沧桑巨变。我有时候,愿意站在它的顶部,环视四周,城墙、西安火车站、民乐园等等,城市在快速拔节成长,一些建筑没了,一些建筑看不见了;而解放饭店依然存在,作为一名伟大的见证者,默默地书写着我们难忘的历史。2020年5月30日深夜匆于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