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并非自古就有,而是一种发明。

在法国历史学家、法国旅游研究先驱马克•布瓦耶看来,旅游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精英主义的扩散史,从最初为了提升自我的精英壮游,变成享受生活艺术的大众旅游。

他从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着笔,将500年西方旅游变迁历史梳理成书,写就了一本《西方旅游史》,主要介绍了16至21世纪旅游在西方世界如何出现并演变为全球性活动,通过对过去500多年间西方历史上随文明和社会习俗演进的旅游活动进行系统梳理,重新发现旅行在人类探寻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中的独特魅力。

国际旅游史:这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1)

当下国内外旅游业都面临着诸多考验,从业者与研究者都纷纷思考着旅游业何去何从。在这个人类旅游史出现重大转折的时期,也许叩问历史是寻觅良方的最好途径。这部《西方旅游史》适时为旅游人回顾前尘提供了丰富、详尽的史料与深刻、精彩的论析。(王昆欣)

国际旅游史:这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2)

跨学科视野下的旅游文化史

文 | 王昆欣(世界旅游联盟(WTA)副秘书长)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实践,一种认知活动,一种需求体验,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纵观历史,人类探索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孔子周游列国到玄奘西游取经,再到马可·波罗游历中国、郑和下西洋,旅行是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原始时代人们通过空间位移拓展生存领域,而文明社会的商贸、政治、军事、传教、朝圣、探险、流放、迁徙等行为都与旅行密切相关。学界普遍认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源自古代的旅行,随着人类意识与社会分工、交通技术的发展,异地观光与旅行结合起来,形成了最初的旅游现象。1923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Thomas Cook & Sons Ltd.),标志着现代旅游业的诞生,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认为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历史可追溯至更久远的年代。当下国内外旅游业都面临着诸多考验,从业者与研究者都纷纷思考着旅游业何去何从。在这个人类旅游史出现重大转折的时期,也许叩问历史是寻觅良方的最好途径。法国知名学者马克·布瓦耶的这部《西方旅游史(16—21世纪)》(以下简称《西方旅游史》)适时为旅游人回顾前尘提供了丰富、详尽的史料与深刻、精彩的论析。

国际旅游史:这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3)

《西方旅游史》分为两个部分,共计十四章节。

第一部分介绍了16世纪欧洲旅游的萌芽和18世纪旅游的新发现。该部分包括八个章节,第一章以16世纪的早期旅游作为起始,回顾了在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启的充满好奇心的时代,人们是如何通过旅游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并逐渐从宗教朝圣之旅发展为趋向个人性与文化性的人文旅游。

第二章则介绍了17—18世纪初的古典主义时期法国凭借“在知识与文艺上的统治地位”,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另一个欧洲旅游胜地。

第三章详述了英国上流社会开创的“壮游”(The Tour 或TheGrandTour)传统,这种游学型旅游以补充学校教育为目的,成为英国贵族子弟“获取智慧、提升品德”的实践教育。第四章阐述了温泉疗养地、海滨浴场等兼具社交性质的贵族消夏度假旅游地,并指出“水疗”(Spa)一词源自英国人开发的斯帕温泉疗养站。

第五章回顾了作家卢梭在作品中关于欧洲风景的书写如何使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者趋之若鹜的胜地。

第六章则梳理了18世纪欧洲各地兴建乡间别墅的热潮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贵族们奔赴乡间住宅与庄园享受宁静与悠闲,并通过举办集体游戏项目与体育运动展开社交,造就了季节性的乡村旅游现象。

第七章详述了18世纪后半叶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等地如何成为欧洲游客向往的高山旅游目的地,并以当时勃朗峰的旅游热为例,提出登山运动在19世纪便融入了精英旅游的理念。

第八章聚焦欧洲南部地区成为冬季度假旅游热门选择的历史。

国际旅游史:这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4)

作者在第一部分重点关注了欧洲旅游在不同时期的创新如何与社会变革中的问题相互呼应,并以之作为精英主义旅游的文化特征。第二部分继而阐述19 至20 世纪欧洲社会精英阶层的旅游史,作者将其称作“一部精英主义的扩散史”。

第二部分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思潮出发,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旅游指南中的描述还原当时的旅游心理,指出文学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开始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催生了一批相关旅游指南,继而形塑着游客的审美与旅游选择。

第二章重新回到勃朗峰、霞慕尼等高山地区,揭示了冰海冰川的独特魅力,19世纪登山探险运动成为旅游时尚,并涌现了一批高山温泉疗养地与度假酒店。

第三章以“度假的艺术”为主题,探讨19世纪出现的以户外运动、休闲娱乐、自然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复苏。文学、艺术作品为工业化城市中的人们展示了怀旧和理想化的乡村景象,而18世纪前修建的各种乡间住宅和此后新建的地产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四章首先以巴斯、尼斯等疗养地为例说明了19世纪精英旅游的季节性,并提出了精英游客随季节流动的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催生了一批温泉与海滨疗养地,使旅游趋于大众化,另一方面也使精英游客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开始寻觅更为小众的旅游地以躲避人潮。

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滑雪运动逐渐成为19世纪传统季节性旅游的新型娱乐方式,北欧的许多气候疗养地纷纷推出滑雪项目,各种功能健全的冬季体育运动站应运而生。同一时期的西方游客也将目光投向地中海,美国佛罗里达的海滨度假模式在20世纪被复制到整个加勒比海地区,并延伸至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等地的海岸城市,造就了新生的旅游季和疗养地。

第六章作为全书的终章,从旅游的艺术、科学与实践等方面对作品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国际旅游史:这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5)

今天,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是人们生活、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旅游的学习性、成长性与发展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以至于旅游的内涵与外延需要再次得到调整、充实甚至重新定义。

《西方旅游史》这部皇皇巨著视野之广阔、逻辑之清晰、观点之深刻令人折服,为我们开展旅游教育、旅游研究打开了一扇窗。作者旁征博引,不仅从各类学术文献中寻找素材,也从卢梭、莫泊桑、波德莱尔、巴尔扎克、司汤达、梅里美、夏多布里昂、福楼拜、柯莱特等作家或诗人的书写中获得西方文人志士关于旅游的独特见解。可见作者并非简单梳理不同时期的的旅游现象,而是结合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方面变迁,深入探究旅游现象背后的历史根源。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旅游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学、文化、地理、心理、养生甚至医学发展的历史。马克·布瓦耶的《西方旅游史》的跨学科视野为西方旅游与文化研究树立了标杆,可谓旅游史研究中的扛鼎之作。而金龙格教授带领桂林旅游学院法语翻译团队完成的这部译作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学科意义。《西方旅游史》中译本的出版势必为国内旅游研究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阅读趣味的历史文化读物。

2022年9月于杭州石函路一号

BOOK

推荐图书

国际旅游史:这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6)

《西方旅游史》

广西师大出版社2022年10月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视野下的西方旅游文化史。作者介绍了16至21世纪旅游在西方世界如何出现并演变为全球性活动,阐明了乡间度假、登山、滑雪、阳光浴、泡温泉等当下依旧热门的旅游方式如何出现及演变。并首次聚焦游客身份,发现游客在旅游产生、命名、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从社会、经济、文学、文化、心理、养生甚至医学发展等角度,考察了从精英旅游发展成大众旅游的历史。这不仅是首部西方旅游通史,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史,有助于理解旅游是如何塑造现代生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