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辖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62个县,7个自治县,36个市辖区。其中,就岳阳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岳阳市,也即属于“市县同名”的情况。就湖南省来说,除了岳阳县、岳阳市,还有长沙县、长沙市,湘潭县、湘潭市,衡阳县、衡阳市,邵阳县、邵阳市等市县同名的情况。

湖南省总共几个县(湖南省一个县市县同名)(1)

首先,岳阳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也即属于“市县同名”的情况。在地理位置上,岳阳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接湖北省通城县,东南连平江县,南抵汨罗市,西南以湖洲与沅江市、南县交界,西与华容县、君山区毗邻,北与临湘市、云溪区、岳阳楼区、君山区接壤。县界极端位置,东至月田镇钟山村钟家山南麓,南至长湖乡民主村王家寮分水岭,最西、最北均以东洞庭湖湖洲与君山区相接。在历史上,岳阳县以县治位于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得名,当年设置的岳阳县在汨罗市、平江县一带,而岳阳市区一带为巴陵县,后世地名发生转移。

湖南省总共几个县(湖南省一个县市县同名)(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湖南省岳阳县一带属长沙郡罗县这一建制。西汉时期,今岳阳市岳阳县一带长沙国下隽县境。进入到东汉时期,下隽县地复属长沙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岳阳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在三国时期,该地区属长沙郡下隽县。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后,分下隽县西部始建巴陵县,属长沙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正式设立巴陵郡,今岳阳县一带属巴陵郡巴陵县。

湖南省总共几个县(湖南省一个县市县同名)(3)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改巴陵郡为巴州,公元591年,改巴州为岳州,巴陵县属之。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岳州易名罗州,后改罗州为巴陵郡,巴陵县隶属随之变更。唐朝这一历史阶段,巴陵县属岳州(巴陵郡),今岳阳县一带随属之。宋朝时期,岳州辖巴陵、临湘、平江、华容四县。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改岳州为纯州,旋恢复旧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岳州为岳州路,巴陵县属湖广行省岳州路,该地区属之。

湖南省总共几个县(湖南省一个县市县同名)(4)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岳州路为岳州府,巴陵县属岳州府。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分湖广行省为湖南省、湖北省,巴陵县属湖南省岳州府。到了1913年,巴陵县改为岳阳县。1928年,岳阳县直属于湖南省。1981年10月,撤销岳阳县,并入岳阳市。1983年2月,岳阳市升为省辖市,同年8月恢复岳阳县建制,归岳阳市管辖,岳阳县隶岳阳市至今。截至2018年底,岳阳县总面积达2930.9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2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