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后,广罗天下英才,自身实力壮大后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司马迁笔下的刘邦虽然仁爱善良,但却不喜欢下地耕种,这也是当初为何很多人都不看好刘邦的最大原因,后来他能够一路坐上大汉天子的位置多亏身边有人扶持。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1)

刘邦的第一个支持者——吕家

刘邦的第一位“贵人”应该是马惟,马惟开办的书院给了刘邦识文断字的机会,才会有后来刘邦完成大业的基础。启蒙之后的刘邦并不喜欢像普通百姓一样下地干活,常混迹于市井之中,结识了一些和他有着相同爱好的“好兄弟”。

这些人平日里喜欢周游列国,对于各个国家的政治变化也非常敏感,刘邦就是跟随他们终日在一起才能掌握第一手消息。

为了推翻秦朝的暴政,各地势力纷纷开始了征战割据,刘邦也希望能够在乱世之中闯出名头,但是他手中没有金钱,也没有背景,身边更没有愿意跟随他的人。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刘邦迎娶了吕氏家族的姑娘吕雉作为妻子,吕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富户,有财有兵还有很多谋士,做了吕家姑爷的刘邦有了岳父的支持后在沛县开始起义。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2)

也正是因为吕家的存在,才几次三番地将他从楚军的手里救回来,如果没有吕家的帮助,刘邦根本不可能有和项羽相争的资格。

有能力有野心的刘邦很快就成为了泗水亭的亭长一职,他和项羽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相比于出身豪门又自小被当成家族顶梁柱的项羽,刘邦出身布衣,为了能够完成自己心中的大业,很能放下身段。

遇见才能强过自己的人,他会虚心向对方请教,哪怕遇见因为他的出身和能力开口嘲讽的存在,刘邦也能够依旧好言好语地相待,正是这样能屈能伸的性格让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其中就包括提前看出了刘邦才能的萧何。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3)

刘邦征战天下的“兵仙”韩信

韩信最初效力于项羽,但是项羽本人在领兵作战的方面就非常的有才能,以至于韩信并没有机会在项羽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许久得不到重用的韩信在朋友的劝说之下选择前来投奔刘邦。

刘邦自然是非常欢迎韩信加入到自己起义的队伍中,在交谈之中刘邦更是确定了韩信的才能可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著名的陈仓之战就是韩信提出的。

陈仓一战结束后,刘邦所带领的汉朝士兵们占据了关中地区大部分土地,也正式给刘邦拿到了可以和项羽争夺天下的资本。

此后韩信跟随在刘邦身边,带兵帮他平定了魏国,燕国,齐国等国家。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4)

虽然在刘邦被项羽围困时,韩信提出了封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刘邦误认为是要挟,但是最后韩信依旧在项羽和刘邦最后一场决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把刘邦扶上了大汉皇帝的位置上。

韩信可以说是帮助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不过要挟刘邦给他封王的这件事也成了刘邦心里最大的一根刺,刘邦虽然对身边的谋士非常看重,但是却不会允许韩信挑衅自己的威严。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5)

刘邦坐稳皇位就派人将韩信骗到了皇宫里囚禁起来,这个举动彻底惹怒了韩信,他想要联合自己的部下里应外合发动进攻,但是却被昔日好友萧何联合了吕后害死在宫中。

虽然韩信的结局并不好,但是却不能否认他是刘邦成就帝王之路中非常重要的一名领路人,没有他的用兵如神,哪怕刘邦最后依旧登上了皇位也要花费数倍的心思和精力。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6)

刘邦的“帝王之师”张良

如果说刘邦的大部分江山都是靠着韩信打下来的,那么张良就是刘邦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型人物。

相比于其他模式来说,张良更能审时度势,他非常清楚刘邦在做皇帝之前身边所需要的就是能够帮他在关键时期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谋士。

于是他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刘邦和项羽垓下之围时,也是他主动站出来告诉刘邦,目前并不是和韩信决裂的最好时机。

他劝刘邦可以暂时先用封王的事情稳住韩信,让韩信帮他除掉最有威胁的项羽之后,再另做打算。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7)

刘邦听从他的建议之后果然成功地战胜了项羽,刘邦顺利坐稳皇位之后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心腹大患,可以享受生活的时候,也是张良第一时间站出来劝告他要勤政爱民,不能因为短暂的快乐就忘记了最初的目标。

刘邦听了他一番教诲之后再也不敢沉迷于享受和玩乐,专心致志地忙于政务。

张良在刘邦已经彻底掌握中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了用身体不好作为理由请求辞官,后期在皇帝要赏给他封地的时候,张良拒绝了刘邦早已给他准备好的土地。

他只要了当初自己和刘邦相识的那块小地方,张良的这个行为表明了他一直都非常珍惜刘邦的知遇之恩,至今不敢有一丝忘怀。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8)

他在投靠刘邦的时候,到刘邦建立汉朝为止,只将自己当成一名谋士来看待,从来都没有做出像韩信一般挟恩图报的行为。

果然,刘邦听到张良的选择之后感动得涕泪横流,至于萧何和吕后设计害死韩信这件事,按照张良的聪慧定然一早就知道了他们的计划。

张良心中清楚这件事情并不是自己可以插手的,一来是为了明哲保身,二来也是为了避免刘邦的皇位遭到威胁,再一次引起天下大乱,所以他选择了置身事外。

刘邦成功的三个秘诀(布衣天子刘邦的王者之路上)(9)

“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是张良对刘邦的评价,他当初选择辅佐刘邦一路坐上皇帝的位置也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如今功成名就之后,张良并没有贪图过多的奖赏,还留下了刘邦对自己的感恩之情。

张良也是跟随刘邦打天下赢得了名声和好处以后,为数不多可以安享晚年的人,说是刘邦帝王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也不为过。


参考资料:

《史记 高祖本纪》

《史记 萧相国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