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学到了一个词实在是太重要了,必须跟大家分享一下它是和 “黑天鹅”、“反脆弱” 一样的 —— 真正的智慧这个词就是“内卷”万维钢有一篇文章叫做《到底什么叫“内卷”?》:内卷就是向内演化,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但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向外伸展,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六个字 —— 低水平的复杂比如高考,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卷因为有大纲的限制,所以只能在低水平的维度上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但是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高考的数学题是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真正掌握,但是马云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首富同样是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马云自己的答案是 “中国崛起” “互联网” 两个本世纪最大的势能都被他抓到了),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真正理解但是后者显然比前者更有价值我最好的朋友李叫兽对我说过好几次,作为一个初中开始就对广告和品牌着迷的人,如果没有高考的拖累,他肯定会是个神童(或者说比现在更神童一点)由于我在对冲基金工作,大部分员工都来自于像 MIT 这样的名校,但我常常惊叹于他们真的几乎不懂投资,且完全不懂商业不是顶级商学院毕业的吗?平时上课都教些什么呀?哈哈,我当然知道平时都教什么,因为我也是商学院毕业的为什么大学也学不到太多真正的知识,或者说智慧呢?因为学术界也内卷了博士和学者太多太多,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非常有限所以大量的人只能去研究没有什么价值的课题最后导致一本教科书 1200 页厚,但其实里面有用的知识真的不多这个就叫做低水平的复杂麦肯锡写了一本书叫做《Valuation》,600 页厚,被誉为计算一家公司价值的圣经我在读研的时候在每一页都做了笔记但是真正开始做投资之后我发现,真的需要算的那么细吗?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重要的多(因为想算的精确,所以必然是错误的)大家可以通过《巴菲特之道》这本书了解一下巴菲特老爷子是如何给公司估值的,可能一页纸都不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因为学术界的内卷,为了给公司估值这么一个小问题,学术界硬是提炼出了一百种方法 一万条注意事项 (600 pages, remember? )我一直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以及掌握到了何种细节,而是对一些真正的智慧有深刻的体会以至于可以指导我们去坚定的付出行动在人生中,比如 “黑天鹅” 和 “可选择权” 是真正的智慧,我们是否总是不断的在思考如何把自己暴露在包容性(失败了的成本)和进攻性(成功了的获得)同时最优的选择中呢?比如前段时间我去创业了,如果成了,人生巅峰;如果败了,积累了一手的商业认知,和投资的同行形成了差异化,反正不亏最近我准备再去做一件类似的事在投资中,比如 “网络效应” 是真正的智慧,是一个企业最强大的护城河,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绝对是拜它所赐那么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只把自己的时间花在研究有网络效应的公司身上,而其它公司看都不看一眼呢(在我看来,很多有外显性的消费品也是有网络效应的,比如茅台和路易·威登)?所以结论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避免把时间花在内卷的事情上,而要去掌握少数真正的智慧掌握少数真正的智慧也是非常非常耗时间的比如要掌握网络效应这个词,可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梳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史But Hey, better than solving some made-to-be-hell-difficult math problems, right? P.S.写长文应该是没时间了,但是未来我应该还会发一些小思考哈Hope you all have a great hand-chopping Day. - chop chop -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叫内卷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叫内卷呀(到底什么叫内卷)

什么叫内卷呀

今天我学到了一个词实在是太重要了,必须跟大家分享一下。它是和 “黑天鹅”、“反脆弱” 一样的 —— 真正的智慧。这个词就是“内卷”。万维钢有一篇文章叫做《到底什么叫“内卷”?》:内卷就是向内演化,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但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向外伸展,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六个字 —— 低水平的复杂。比如高考,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卷。因为有大纲的限制,所以只能在低水平的维度上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但是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高考的数学题是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真正掌握,但是马云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首富同样是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马云自己的答案是 “中国崛起” “互联网” 两个本世纪最大的势能都被他抓到了),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真正理解。但是后者显然比前者更有价值。我最好的朋友李叫兽对我说过好几次,作为一个初中开始就对广告和品牌着迷的人,如果没有高考的拖累,他肯定会是个神童(或者说比现在更神童一点)。由于我在对冲基金工作,大部分员工都来自于像 MIT 这样的名校,但我常常惊叹于他们真的几乎不懂投资,且完全不懂商业。不是顶级商学院毕业的吗?平时上课都教些什么呀?哈哈,我当然知道平时都教什么,因为我也是商学院毕业的。为什么大学也学不到太多真正的知识,或者说智慧呢?因为学术界也内卷了。博士和学者太多太多,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非常有限。所以大量的人只能去研究没有什么价值的课题。最后导致一本教科书 1200 页厚,但其实里面有用的知识真的不多。这个就叫做低水平的复杂。麦肯锡写了一本书叫做《Valuation》,600 页厚,被誉为计算一家公司价值的圣经。我在读研的时候在每一页都做了笔记。但是真正开始做投资之后我发现,真的需要算的那么细吗?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重要的多(因为想算的精确,所以必然是错误的)。大家可以通过《巴菲特之道》这本书了解一下巴菲特老爷子是如何给公司估值的,可能一页纸都不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因为学术界的内卷,为了给公司估值这么一个小问题,学术界硬是提炼出了一百种方法 一万条注意事项 (600 pages, remember? )。我一直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以及掌握到了何种细节,而是对一些真正的智慧有深刻的体会以至于可以指导我们去坚定的付出行动。在人生中,比如 “黑天鹅” 和 “可选择权” 是真正的智慧,我们是否总是不断的在思考如何把自己暴露在包容性(失败了的成本)和进攻性(成功了的获得)同时最优的选择中呢?比如前段时间我去创业了,如果成了,人生巅峰;如果败了,积累了一手的商业认知,和投资的同行形成了差异化,反正不亏。最近我准备再去做一件类似的事。在投资中,比如 “网络效应” 是真正的智慧,是一个企业最强大的护城河,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绝对是拜它所赐。那么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只把自己的时间花在研究有网络效应的公司身上,而其它公司看都不看一眼呢(在我看来,很多有外显性的消费品也是有网络效应的,比如茅台和路易·威登)?所以结论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避免把时间花在内卷的事情上,而要去掌握少数真正的智慧。掌握少数真正的智慧也是非常非常耗时间的。比如要掌握网络效应这个词,可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梳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史。But Hey, better than solving some made-to-be-hell-difficult math problems, right? P.S.写长文应该是没时间了,但是未来我应该还会发一些小思考哈。Hope you all have a great hand-chopping Day. - chop chop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