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三章,前两期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希望您还能记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道德经与人类的终极关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经与人类的终极关怀(道德经柒-老子如何看待人性中的)

道德经与人类的终极关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三章,前两期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希望您还能记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世上险之事,莫过于人欲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之后,老子为我们做出了总结便是“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不尚贤”理解为“名”,也就是“名气”的意思;“不贵难得之货”则代表的是利益。

名利二字是现实生活中,凡夫俗子追逐一生的两件工具,之所以说它们是工具。完全是因为权势-名利是因,权势是果,这对因果换句话说是人类进化以来天性中占有欲和支配欲的扩展。一个人除了有大修为之外,断然是无法跳出这对因果。

凡尘俗事中暂且不说,一般宗教家虽然总说要超脱到人类以外的世界,虽有此类说法,却也摆脱不了偶像的支配。在我来看这对因果便是人欲,也就是人类与生俱来求存的本能,在社会发展中这对因果时而充当可爱的动力,时而又转变为了魔鬼。

欲的两重含义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道德经》中“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具体含义吧。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欲”的两种内涵。第一种,是狭义上的欲,比如男女两性关系和饮食需求等等,孔子所言的“食、色性也”说的就是狭义上的欲,到后世与孔子一脉相承的各类学者口中所言的“欲”也只止于此步。

魏晋以后,随着佛学的输入人们对“欲”的理解得到了广泛的扩充,凡是一切让人沾染执着的事物都算是“欲,不过巧妙地是佛学将“欲”进行了划分,分为了“善欲”与“恶欲”,“善欲”就是信愿,“恶欲”则代表的是堕落。

总之人类很喜欢将事物的矛盾性提炼出来作为行动、思考、规范的指标,在道理上人人都可以要求别人无欲无求,而自己总在欲望的困扰中纠缠打转。事实上如果老子《道德经》的本意是让人们放下欲望,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除非盘古再次开天,女娲再次造人。

遗憾的是,后世的道学家大多都是如此理解《道德经》,要激励人们做到“无欲无求”、“知足常乐”,然而另外一批人似乎又从:“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寻找到了专业的修炼法门,称之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境界,再配上《道德经》所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道理,不但使得修道之人都致力于追求这种境界,哪怕是读书人、习武之人也大多注意修心养性,重在破欲。

有趣的是历来俗世中人大多都在反对修仙练道,但是一旦落入无可奈何之处,又会马上将神仙这一脉学说当做救命稻草紧紧握住,不肯松手,总拿“不见可欲”来安慰自己,有真实功夫的人,实际上很少。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我们将“欲”的概念梳理通透以后,就可以深入探讨《道德经》“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含义了。这句话用白话文翻译很简单:看不见能引起欲望的东西,人们的心就不会乱。这里的人们,之前已经说过是全人类,是“民”在春秋时期表达的意思。

我们深推一步来看,老子生活在春秋中期,那时候“礼崩乐坏”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全天下的“欲”都指向了“霸”、“国力强盛”、“操控他国”。这是怎么引起的呢?与上一讲“不贵难得之货”联系起来,就是天下、国家、权势实在是太难得、太好用了,成为了最大的“欲”。

针对这种情况,老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将以上“难得之货”全部收起来,不要给大家看到,我做了国君可以决断杀伐,可以饮酒享乐,可以纵欲无度,可以沉溺温柔乡中,这都是人们心中的“小欲”,而“小欲”一旦叠加就成为了“大欲”,虽然国君可以做这些事情,但是最好不要做,这就是“不见可欲”,让人们看不到“欲”的厉害之处。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知道春秋是分封制度,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是“宗法小社会”,每一个人都在“宗族纽带”中生活,这种生活安定而平稳。到了春秋中叶,分封制度崩塌,“宗法纽带瓦解”社会开始了“大社会”的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带来的是杀伐,是“大欲”。

毕竟过去的社会形态是回不去的,力求恢复“周礼”的儒家虽在苦苦奔走,却也无实际用途,而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他提倡的是“顺其自然”,既然社会的变化人们无法阻止,那么就“顺其自然”吧。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老子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观察总结,也是一种训诫;若将这句话缩小回归到个人本身来说,也有着重要的修行指导。比如一个人爱吃肉,那么就不要让他见到肉,见到肉了之后内心就散乱了,不要说修行,能否称为人都不晓得了。

一个人如果爱财、爱色怎么办呢?同样的道理,不要让他见到财色二物,才能保持内心的平稳,这是一种逃避的消极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与佛家的“不净观”—直面心中之欲比起来,要人性得多,实操的可能性也更好。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当如何呢?不要让人看破个人的“欲”之所在,一旦被人看破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欲”变成了别人的傀儡,比如说一个年轻人刚到公司里面打工,明明很珍惜,又不敢轻言放弃,却总要摆出一副无所谓,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同时工作又兢兢业业,总能超额完成,这样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欲”。

我们常说的打蛇打七寸,在人类社会中人的七寸就是“欲”,一旦被看破,那么请迅速离开这个圈子,或者也尽量去看破别人的“欲”,否则总会行事不方面。我曾经和一个好友交流过这方面的话题,却被嗤之以鼻,说这不是“坦诚”的相处之道。

其实这无关坦诚,而是人应该拥有的自我保护。厉害的政客、军事家、生意人从来不被别人看破“欲”之所在,永远表露出随和与可有可无的状态,但是内心的对话却异常猛烈,不是你我可以参透。

好了,关于《道德经》第七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人欲是世界上最为凶险的东西,它时而可爱,时而可恶;第二、“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现实使用大概有三点,上文已一一点明,望牢记。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