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讲:“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缺少智慧与灵性欲望,是人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人类生存、生产和延续伴生的理念活动正当合理的欲望,不断激发人的潜能,引领人拼搏进取,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但如果放纵欲望,让欲望膨胀成为奢欲,以致欲壑难填,就会谋不义之财、为非礼之事,最终导致自我灭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把欲望当理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把欲望当理想(让欲望止于规矩)

把欲望当理想

《庄子》中讲:“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缺少智慧与灵性。欲望,是人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是人类生存、生产和延续伴生的理念活动。正当合理的欲望,不断激发人的潜能,引领人拼搏进取,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但如果放纵欲望,让欲望膨胀成为奢欲,以致欲壑难填,就会谋不义之财、为非礼之事,最终导致自我灭亡。

欲望虽无善恶之分,却有非分和合理之别。管理欲望,关键是把欲望始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要听任欲望的驱使。通过修身养性,追求无欲则刚、宁静致远,是每个人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人生必修课。

学以修身,欲不逾矩。指出:“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党员干部守规矩,必须先学好规矩、熟悉规矩,这是按规矩办事的前提条件。党员干部应把学习党的理论、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作为重要人生课题,心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自觉敬畏法纪,敬畏规矩,让欲望止步于规矩红线。

戒奢尚俭,欲不损德。马斯洛理论认为,生理需求是第一层次的需求,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虽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但也绝非多多益善。踞屋百间,夜以成眠不过一室一枕。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生活无可厚非,但生活富裕并不意味着拥有奢侈浪费的权力。特别是党员干部,更应戒奢尚俭,以俭养德,让欲望止步于自律底线。

自知自觉,进取有道。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在每个人的成长进步中,自身条件和潜力是内因,外在环境和机遇是外因,客观准确的自我认知,是发挥内因主导作用的基本条件。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有进取心是好事,但要凭本事立身、走正道进步,努力使自己德才兼备。在追求个人成长进步的同时,先要自省德才是否配位。只有做到自知自觉,才能避免“德不配位,祸必殃及”。

克己为公,公而忘私。鲁迅讲:“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诗人臧克家称颂鲁迅先生“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鲁迅用其战斗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人生价值在于为了别人更好生活,而不只是求得一人之温饱。毛泽东认为人生价值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是人生价值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无数的革命先辈也正是怀着“为了别人活得更好”的初心,排除万难,忘我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克己为公,公而忘私,为党的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