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1年加入碧桂园,一直在做企业文化和品牌宣传的事情,中间有短暂的区域工作经历。根据学校给我提的要求,今天跟大家谈谈我对碧桂园企业文化的认识。
1 一切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
要了解碧桂园的企业文化,首先要了解碧桂园的历史。而要了解碧桂园的历史,又离不开碧桂园的创始人。要了解一个人,又要结合他的成长环境去考察。碧桂园的LOGO是凤凰,这是因为这家企业诞生在有凤城之称的顺德。自诞生之日起,碧桂园的总部一直没离开过顺德,虽然曾经我们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将总部搬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相比,碧桂园总部相对偏僻,其实顺德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如果以碧桂园总部为圆心,以总部到澳门的直线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基本上珠三角最精华的部分都被划进来了。
我觉得,衡量一个地方有没有文化可以看历史上这里有没有出过状元,因为没有一定的文化土壤,基本没有产生状元的可能,而顺德一共出过4名状元。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顺德虽然偏安于中国版图中的一角,但顺德人从没有忘记天下。
近代以来,顺德人可谓得风气之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两次南巡都到顺德。两次南巡讲话的鼓舞,顺德都经历了巨变。而碧桂园的历史也与两次南巡讲话精神有直接的关系。1984年Boss杨开始在体制内创业。1992年碧桂园开始涉足房地产,并完成了企业转制。所以,Boss杨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有碧桂园的今天。”
1984年之前,Boss杨经历农民(泥瓦匠)到包工头的身份变化,作为包工头,因为工程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而在镇上小有名气。乃至在1984年镇属建筑企业创办的时候,首先想到是找他来牵头组建团队。1992年Boss杨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又是三方合作公司其中一方的代表,带领团队开发顺德碧桂园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三方合作公司有两方退出,政府也不想背包袱,就把整个项目转让给了杨国强等5人,接盘时大家心里也没底,“那个时候,买房没有按揭,地产很难做。如果不成功,我们都回到解放前”。也没有经验可学,一切靠自己摸索。最终,碧桂园成功了,且开创了很多行业第一。现在碧桂园还在房地产行业深耕,我们独辟蹊径,在三四五六线城市要“100年100年地做下去”。2018年,我们开始走多元化之路,做建筑机器人、餐饮机器人,还有现代科技农业和新零售等。大家听我这样轻描淡写,其实发展历程并不是都顺风顺水,每一步都是充满曲折和艰辛。很多人也说,碧桂园靠运气,我感觉有些节点碧桂园确实遇到了好运气。但我所理解的运气,是你的努力刚好与时代的机遇碰到了一起。
2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Boss杨写过一篇我认为是碧桂园人奋斗纲领的《我梦想中的碧桂园》,全面阐释了碧桂园人的奋斗目标。而他有时候回顾所走过的路,跟我们讲起他年轻时读过的《铁流》:“我看《铁流》这本书时候很感动,我希望我有能力像这个故事描述的那样带领你们,为了让这个社会更美好,一路往前走。当然这个不容易,因为社会在不停地变,很多很多都不容易。”
我梦想中的碧桂园
这里是社会精英云集的公司
这里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好地方
这里是学习进步的好学校
这里是和谐的大家庭
这里是诚实守信、合法合规经营的公司
这里是讲道理、勇于自我修正的公司
这里是公平公正、论功行赏的公司
这里是欣欣向荣、不断总结好经验并付诸实践的公司
这里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公司
这里是社会效益、公司效益、员工效益三丰收的公司
这里是被社会高度认可及赞誉的公司
这里是为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的公司
我听过Boss杨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他说他高中毕业后一天挣5毛钱,辛辛苦苦一年才挣180块左右,扣掉粮食就什么也没有了。他就跟他哥哥说,就算他做50年,到70岁,一年200块,不吃不喝也就1万块,这样下去一辈子有什么意思?说这话的时候他哭了。这是我在碧桂园唯一听到Boss杨对人生前途感到焦虑的时刻。除此之外,在碧桂园近10年的观察我发现:Boss杨从没有焦虑。现在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焦虑,甚至有人贩卖焦虑而大发其财。
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位企业家没表现出焦虑,并不是他不焦虑。反而是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压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有时是孤独、无助的,只是他们渴望成功的欲望大大超过了对压力和挑战的恐惧,他们就有了持续的动力和创造力。所以,Boss杨跟你们的上几届的师兄师姐们说过:“这个世界在乎的是你的努力和创造力”,其它诸如出身、学历、样貌等都是次要的。
Boss杨喜欢写毛笔字(他不允许我们说他毛笔字是书法,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乱写的”。),且不论他的毛笔字算不算书法,我一直觉得他写得最好的毛笔字是:生于忧患。这几个字雄浑苍劲,笔墨酣畅,最重要的是个性鲜明,全由内心生发出来。他相信生机会在患难中看见,“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任正非引用《战争论》的观点讲过,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你的队伍前进,就像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路。我想,这也是企业家的特质。他们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有冒险甚至是牺牲的精神。
很多人问我,碧桂园房地产已经做得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去做机器人,去做农业?这如果从财务经济账来算,确实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做几个行业。机器人属于高科技行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农业是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与一直追求资金高周转的碧桂园也是背道而驰。我试图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来解释碧桂园进入这些行业的理由。
企业家精神不仅是追求利润,还要创造新价值。任何一家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如果说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都是耍流氓。很多人眼里的“成功”不过是财富的增加,简单地重复过去,这对真正的企业家来说,要注意,是真正的企业家,这只是增加财富,并不能创造新价值。我整理了最近Boss杨讲过的话,讲他决意进入这些领域的理由,我摘下来给大家看看:
“我们生逢伟大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用科技的力量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实业报国,投身科技更是理所当然。”
“我希望能研发出能够真正代替劳动力的建筑机器人,把人从重复、简单、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像生产汽车一样建造房子,大幅提高生产力,达到安全、质量、时间和效益的完美结合,引领建筑行业的变革。”
“我希望,机器人“大厨”烹饪出好吃、卫生、营养、健康、实惠的标准菜品,让科技成就地道美食。既能满足社会提升生产力的需要,也能减少人与人通过接触传播疾病的机会。”
“科技发展到今天,无人驾驶技术开始成熟,智慧农业和无人农场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全世界能开垦还未开垦的荒地比中国的耕地还多,而每天都还有人遭受饥饿。我希望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达到综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我期待搭建城乡现代商业桥梁,建立从原产地到门店的科学物流运输体系,将农村的蔬菜水果、生态养殖的禽畜鱼等从田间地头直接带到城市社区的千家万户,通过公司 农户模式,减少中间环节让利农民和消费者。”
也许,碧桂园不会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功,那又怎样?说不定多试几次,上帝又会打开另外一扇门。
3 碧桂园的企业文化体系
基于对碧桂园历史和创始人的认知,我梳理了碧桂园的企业文化体系,包括我们尊崇的核心价值、经营思想、管理思想、人才理念和行为准则。我可能梳理得还不是最精准的,但也能大体讲清碧桂园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
碧桂园的核心价值是Boss杨定下来的三句话:
1.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2.我们要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
3.对人好,对社会好。
人们常说,管理一家1000人的企业,你要会写文章;管理10000人的企业,你要会写有哲学思辨类的文章;管理10万人的企业,那你就要大道至简。Boss杨会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写一些文章,大都是大白话。这三句话是在公司上市后不久他拟定了,而且手写出来了。我们可从三句话里总结出三个关键词:使命、责任和梦想。也就是说,碧桂园是以一个利他者的角色而存在的。所以,我们的经营理念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前提是爱党爱国、合法合规、廉洁自诫、安全和质量。这几项思想到行动上的条件不具备,我们是不能开展任何经营活动的。做好了这几个准备之后,我们做产品就要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很多同事有时候半开玩笑跟我抬杠,说我们公司不是说“对人好”吗?为什么不对他好一点?对不起,对人好或者对员工好也是有前提的,如果你是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我们肯定不会对你好。如果你是一个对客户不好的员工,对公司的产品和自己的工作不负责的员工,我们也肯定不会对你好,因为我们公司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碧桂园的管理理念是基于30多年的房地产开发和管理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率五力”是碧桂园今年才全面提出来的,但我认为这是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
高效率。我认为有几层含义,首先是对市场的反应要高度灵敏。“碧桂园不变的是永远在变”,甚至是朝令夕改,都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其次是工作高效率。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和推行极简组织,就是为了提升公司的效率,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再次是实现资金的高周转,这是行业的性质决定的,Boss杨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算好“一块钱”的帐:今天的一块钱明年的今天是多少钱。这不是简单加减乘除法,而是要动态的综合地来计算的。
成本力。我们要为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必须用最少的社会资源来做出最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Boss杨看过一整套的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他特别推崇松下“自来水哲学”,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只有降低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才会最终让利给客户。
产品力。对住房产品,碧桂园有一个要求:在安全、健康、美观、适用和耐久这几大要素间找到平衡点。碧桂园长期在三四五六线城市深耕,也总结了大量的产品经验。我们要在这个市场“100年100年地做下去”,我们不是割韭菜,是长期服务,就必须对产品长期负责,否则就会失去市场。
营销力。碧桂园营销的核心任务除了销售,还有就是发现别人看不见的市场,要“把鞋子卖给非洲人”。早些年广东鹤山一地全年的销售也就1亿多一些,很多人认为没有市场,都不想进入,碧桂园去了,一年卖10几亿,这就是碧桂园营销。
服务力。“碧桂园,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而且这句话传达的更多是服务的精神。确实,碧桂园服务“起步即与世界同步”,将酒店式服务引入到社区服务中。产品同质化时代,服务更显得重要,特别是让三四五六线城市的客户享受这样的服务,是我们保持品牌优势的法宝。
科技力。这是碧桂园正在形成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依托博智林的研发能力,在建筑和物业服务方面引入高科技产品,不断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试验的建筑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是人工的1.5倍,地砖铺贴机器人是人工的2倍,楼层清洁机器人是人工的4倍。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效率会比人工越来越高。
很多人说碧桂园是一家务实的企业,其实我觉得这是民营企业的都应该具备的,民营企业如果务虚是生存不下来的。碧桂园要求每一平方米的土地都要产生效益。每一个管理动作都也务必确保产生价值。当然,碧桂园不是不允许犯错,但不允许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如果管理动作导致效率降低,碧桂园灵活的反应机制会很快纠偏。还有人说碧桂园简单,在这里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不必太多的瞻前顾后。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务实的一方面,不必单独拿出来讲。说句不好听的,其实随着碧桂园的规模扩大,人员增多,我们的务实之风里其实也逐渐地多了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这也是碧桂园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讲的“一率五力”是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要发扬光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碧桂园人传承下去。
4 碧桂园需要什么人才
碧桂园最近几年在人才市场有两个很引人注目的项目,一个是“未来领袖计划”,一个是“超级碧业生”。很多人问我碧桂园是不是都很注重学历的啊?其实也不完全是,我们招这些人,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我们重视博士,不唯博士。碧桂园用人,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对专业、学历、年龄的要求并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的一位区域总裁被任命为区域总裁前,Boss杨找他谈话。
区域总裁: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Boss杨:林彪多少岁当军团长?
区域总裁:20多岁。
Boss杨又问:你多少岁了?
区域总裁:30多。
Boss杨说:林彪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
他无言以对,接受任命,一个人单枪匹马从零开始开拓了一个省的业务。后来,碧桂园有了更多的80后甚至是90后的区域总裁,而且都做得很出色。碧桂园用人都是很大胆,有时候我自己都很诧异:他怎么就当上区域总裁了?不久前还是屁颠屁颠给大家打印文件安排会议室的小朋友呢。
那么,碧桂园考察人才的标准是怎样的呢?用Boss杨的话说,就是需要“有正气,懂政治,会管理,善于与人沟通,精于计算效益”的人才。
有正气。我们当然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但以德为先。有才无德的人破坏力是很大的,甚至有人把有才无德的人才排在人才等级的最末端,比无才无德的人更靠后,因为这种人可能给公司带来的破坏性更大。
懂政治。这是要求碧桂园人要了解世界形势,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政府机构的运作规律,这样我们才能不偏方向,提高办事效率。
会管理。这是一项很高的要求,需要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仅专业水平高,还要懂人性,Boss杨在给你们上的入学第一课的时候也提到了。
善于与人沟通。房地产行业确实是很考验情商的行业,这个行业不像工厂,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大家知道,人是最复杂的。Boss杨甚至提醒我们,与人握手时,对方的力度我们都要好好体会。
精于计算效益。这也是综合计算的意思,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最近我们在推行极简组织,总裁讲了一个例子:为了让团队有事干,我们就拿了一个项目,结果项目做亏了,亏的数额远远高于团队的人力成本。这就得不偿失了。
Boss杨说,世界永远对有真正才能的人敞开大门。碧桂园的董事局里有从设计师成长起来的毕业生,我们现在机器人餐厅的负责人原来是做房地产的。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碧桂园会不拘一格地用人才。
5 来了碧桂园,你应该怎么做?
CEO莫每次跟新员工交流的时候,他都会跟他们讲,进入碧桂园要做到:吃苦、用心、表现。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到碧桂园要做到的事情。
首先,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前面我讲过,碧桂园的发展历史是经历很多曲折的,Boss杨也说也“很多很多的不容易”。他的人生观里,就认为人生就是受苦,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的公司年底会聚餐,为了活跃气氛会抽奖。这在碧桂园是不允许的,因为Boss杨认为这是不劳而获,不提倡。我们提倡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
办这所职业学院之前,Boss杨办过一个专门免费招收退伍军人的职业学校。学校办起来了,学员陆续报到,Boss杨兴致勃勃给学员们讲他们的未来。下面就有学员不满了:为什么只能学工地管理,难道我们不配坐办公室?Boss杨错愕了很久。他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过来的:高中毕业后,一边干农活一边做泥瓦匠,然后带领一个团队承包住房小工程,有工程就做,没有就种田,后来工程量多了就专门当起了包工头,再后来就是进入体制内创业。也许他的人生不能全部复制,但他觉得他年轻时代的这段经历别人可以复制。只要努力肯干,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可以日子越过越红火。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人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艰苦奋斗是成就一番事业都要做好的准备。房地产并不是一个舒舒服服就可以赚钱的行业,我们现在新进入的行业也要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这些都不容易。如果你不能吃苦,是很难坚持的。
其次,要有强执行力。关于执行力,Boss杨讲过一句很多碧桂园人都知晓的话。
“如果明天我有事要去广州,那我一定会赶到。如果没有汽车,我就开摩托车去;如果没有摩托车,我就踩单车去;如果没有单车,我就走路去;如果前面有河流挡道,没有渡船,我就游过去,走得累倒,我爬也要爬去。”
我们曾经有同事,为了及时把图纸送到现场,买不到飞机票(那时还没高铁),从安徽打车到湖南,开车2000多公里,按时送到。这就是碧桂园人把事情办成的强烈使命感。
具体在行动上,我们讲过很多,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点:
科学谋划。这是讲策划能力的,对工作要做到全面分析和综合思考。Boss杨最近跟我们讲庖丁解牛,要熟知每一项工作的关键节点,研究怎么突破,做到游刃有余。还要求我们像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一栋30层楼所需要的工序拆解出来,如何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优成本和最少时间做出来。最近Boss杨办公室买了一套真皮沙发1万多块钱,他就让我们的家居公司将沙发进行拆解,在保证现有品质的前提下,3000多块钱就做出来了。
蜻蜓点水=竹篮打水。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说,一线有神明,很多问题只有亲临其境才能发现和解决。当领导或者是做甲方,不是坐在办公室指挥,而是要靠前指挥,是要听得到炮声的人来做决策。碧桂园现在讲“四有人才”,“四有拓展”,其实很直白,就是你要“有时间、有权力、有能力、有利益”才可以参与决策。“有时间”就是要求你有足够的时间亲身参与进去。
伟大在于细节。我们认为,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也是做不来的。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讲工匠精神,相信伟大在于细节。我们曾经因为一个标点符号用错而被Boss杨严厉批评。注重细节,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Boss杨说:“如果只付出你本人精力的90%去做事情,可能得不到90%的回报,可能只会得到30%的回报。但当你付出本人精力的120%去做事情,很可能你得到的回报是1200%,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存在≠合理。Boss杨批评我们“熟视无睹”,他要求我们怀疑一切,凡事要多推敲:是不是可以更好一点。我们的物业公司在管理小区道路清洁的时候规定,3个小时要清扫一次。Boss杨对此提出疑问:这个规定合理吗?他指出我们要按季节来调整时间,而不是一刀切,秋天落叶多的时候我们要扫勤快些。他做过很多让我们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他会去研究一个台卡怎么做更节省,一台电梯怎么使用更节约。碧桂园现在讲“三回归”,其中有一条“回归”提到:回归到每一分都是自己的,我们该怎么花。这就是要求我们都要有一颗“老板心”,而且我们现在的管理制度也是按照员工可以做“老板”来设计的。
第三,要不断学习提升。学习成就了今天的碧桂园。碧桂园1992年开始做房地产的时候,我们是学习香港模式。我们在办第一间学校的时候,学习了当年很红火的英豪学校。还是上世界90年代Boss杨队去美国考察时,住在夏威夷一家风景很好的旅馆,住店时他发现了足以启发他建造一家更好酒店建筑的创意。后来,广州凤凰城大酒店落成,当初一起出国考察的一位企业家特意来看了看,说:“比夏威夷的酒店漂亮。”
你们知道吗?你们的杨叔叔60多岁了,他想做机器人,做农业,他就每天对着电脑学习机器人知识,学习农业知识。他现在对机器人和农业的了解比我们很多人都深刻。在职场,只有你足够专业才会赢得尊重。职场上的尊严,要靠专业精神维护的,不是靠做老好人换来的。碧桂园的规模越大,其分工就越细,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该领域的高手,甚至是专家,才可能不备替代。这就要求每一个碧桂园人要在自己的领域不断钻研。每一个职场都是这样的,你们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碧桂园是一家综合性企业,这就要求每一个碧桂园人还要学习其它条线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才能成为综合性人才。碧桂园提倡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我们开发的课程,如果都学完的话,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房地产专家。
现在,碧桂园每周五都会安排半天时间出来学习。总结好经验,也总结失败的教训。Boss杨会亲自授课,总裁全程参与,课后布置作业。你们作为学生就更应该学习。Boss杨曾鼓励我们职院的学生:“据说人类的脑袋都只是开发了一点点而已,所以你可以不停地去想。保持这个习惯,你将会看到人家看不到的东西。”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所谓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看得出来,知识可能不是马上转化成物质,但时间长了,你们的气质,你们的层次就不一样了,真的可以看到人家看不到的东西。
6 人生三件事
上面讲了很多内容,都是讲在碧桂园要怎么做的,那么做到了这些,你会得到什么呢?
前面我讲过Boss杨的《我梦想中的碧桂园》其实就是碧桂园人的行动纲领,其中,有几句是讲碧桂园要对员工做什么的,“这里是和谐的大家庭”,“这里是社会效益、公司效益、员工效益三丰收的公司”。所以,我认为碧桂园是有家文化的公司。家文化现在很多企业都不讲,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一个员工把公司当家的话可能会管理混乱。这个是很多人对“家文化”的误解。我认为,所谓企业的家文化,是指公司与员工不仅仅是一种雇佣关系,还应该有人文体贴。早年,Boss杨因为见过太多员工捐款给困难员工,他就倡议发起一个员工扶助基金,让困难员工家庭可以得到帮扶。去年,Boss杨家族又捐出一笔钱成立员工关爱基金,鼓励员工学习提升学历,获取专业证书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等。今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办了一场家属答谢会,邀请各地的碧桂园人家属到总部和区域,Boss杨抱病亲自出席总部答谢会并讲话,杨惠妍给员工家属写了一封深情的感谢信。
Boss杨希望,员工在碧桂园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三件事:
一是与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如能帮到亲戚朋友最好;
二是有发挥天赋的平台,有多少才能,就能做多大的事;
三是取得荣耀并得到社会的赞赏,做下一代的榜样。
很朴实,也很现实,我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
我接待过一位客人,了解过碧桂园后,他感叹了一句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公司,就有什么样的员工。”确实是这样,我们的老板早年两次拿出自己一半的身家来办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办国华纪念中学。碧桂园的员工之间互相关爱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碧桂园这几年因为规模增长很快,备受瞩目,社会拿着放大镜来看碧桂园,也看出了很多不足,也有很多误解,有些问题需要交给时间。碧桂园现在正在改革,不可避免会有阵痛。我作为一名员工,耳濡目染,不管怎么改革,我一直对碧桂园有信心,因为这家的企业的底色就在那里,永远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