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买鞋,选码一定是最让宝妈头疼的。宝妈咨询最多的,也是鞋码,我们也经常收到宝妈们奇怪的咨询方式,比如:

一周一的宝宝脚多大(在吗宝宝脚这么长)(1)

收到这张图的时候,客服小姐姐是一脸懵的:这是让我对着图片来量吗?比例会失真的哦亲亲。这样的“困惑”数不胜数……

咳,回归正题,关于如何选码、选码雷坑,我们系统地整理成此文,如果宝妈们觉得有帮助,可以点个收藏哦。

一、如何正确选码

首先,宝宝脚的正常生长规律了解一下

16个月以内,每3个月小脚丫长0.5cm;

16~24个月,每4个月小脚丫长0.5cm;

3岁前年均增长2cm左右;

3-4岁年均增长1.2cm(每月长0.1cm);

5岁至13岁年均增长0.9cm;

月龄越大,脚的生长速度越慢,直到发育完成。

N年生产及销售宝宝鞋的经验告诉我,这项数据基本合理。

So,其实宝宝的脚丫没有我们想象的长的那么快...

其次,什么样的鞋内空间算合适?

宝宝鞋内应该有适宜的空隙,宝宝的脚每个月都在长,脚趾在鞋内需要有一定的活动余地,通常以脚后跟能伸进一根手指的距离为宜。


了解了以上2个点,其实选码很简单。如果还是选不准,就三个原因!只有三个!

误区1:按照原品牌鞋码选择其他品牌

童鞋标码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品牌,对童鞋标注的码数标准都不一样。

有的是美国码,有的是日本码,而有的是用中国码。

比如:Nik* 6C码=江博* 19码=卡特兔 14码,5个品牌可能5种标注方式,这种选码方式错误率极高。

如何规避

目前网购鞋子码数不是硬性要求标注,但是内长是每家都标注的。内长即鞋垫长度,绝对统一也准确。

测量方法

测量原鞋子鞋垫长度,宝宝穿着如果空间依然合适,可以继续按照原鞋子内长购买。

如果穿着已经没有空间,在原有内长上加0.5cm选择合适内长。

如:卡卡原鞋子鞋垫长度14cm,后跟间隙已经很紧张,我会买内长14.5cm的鞋子;

若原鞋子鞋垫长度14cm仍有一指空间,会继续购买14cm内长的鞋子。

测量下面这类鞋垫需注意:

此类带凹槽的鞋垫,红线以外不计入鞋垫长度。

一周一的宝宝脚多大(在吗宝宝脚这么长)(2)

误区2:贪大

通过前面脚的大概生长规律,我们了解到一个残酷的现实:

月龄小的宝宝一双鞋就穿3个月,最多最多4个月,我们贪大,实际就是希望鞋子能穿半年,穿大~半年。

可是,一年分四季,凉鞋秋天穿不了,棉鞋春天穿不了,春款夏天也穿不了,我们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宝妈的留言,每次上新都想买,但之前囤的几双还是新的,所以,不建议大家囤货!

衣服大点小点真的可以将就,鞋子,不可以!

人体有360块穴位,脚占了60多个,人体有206块骨骼,脚占了52块。

宝宝的脚踝70%以下还是软骨,骨骼正在成长期,要保证足部的健康发育,从一双合适的鞋开始。

一周一的宝宝脚多大(在吗宝宝脚这么长)(3)

误区3:脚长数据测量不准(关键点)

童鞋的尺码没有成人的鞋码标准。

选童鞋要测量宝宝的脚长,再根据内长进行选择,不能根据经验,因为宝宝的脚每天都在变化。

宝宝鞋,通常就是0.5cm误差导致买大或买小。

目前网络上提供的测量脚长的方式。

基本以人民币比划和脚踩纸上划线测量及常规尺子测量三种方式为主。

但是这三种方式对脚后跟处弧度和前面蜷曲脚趾头长度的把握都是极不准确的。

加上宝宝小,测量时配合度很低,很难采集到准确的数据。

这时候可以考虑一下专业的量脚器,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TA最好的设计是后跟处有挡板,前面有卡扣。

而且,用量脚器测量,测量速度快,测量数据准,宝宝不管站,坐,躺,都好测量。

一周一的宝宝脚多大(在吗宝宝脚这么长)(4)

卡特兔便捷精准量脚器 ¥16.8

宝宝坐着玩的时候,抬起他的脚往量脚器上放一下就测量OK。

然后,根据脚长数据加0.5cm到1cm选择合适的鞋内长。

上述说到过,宝宝的脚每个月都在长,不能穿刚刚好的鞋子,以脚后跟能伸进一个手指头为宜,所以会在脚长的数据上加0.5cm到1cm选鞋内长。

如,宝宝裸脚测量的尺寸是13cm,根据页面提示购买内长13.5cm或者内长14cm的鞋子。

以上,宝妈们记住了吗?如果觉得有用,记得关注分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