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霸陵位置的确认,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这次会议还公布了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和甘肃武威吐谷浑墓葬群两项成果,其中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是唐代洛阳城郭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遗址之一,对唐代政治制度史和社会生活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甘肃武威吐谷浑墓葬群是一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群。
何为考古学?我们又为何考古?对于公众来说,考古是一门富于神秘感的学科。从概念上来讲,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来研究当时人们生活及社会状况,并解析人类文化、社会发展,探究其背景、原因、规律的学科。从1921年至2020年,中国考古历史已有百年。《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一书精选了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在该书的总序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许宏概括介绍了这15处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这其中,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
以下内容节选自《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一书的总序,较原文有删节修改。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许宏、魏兴涛、唐际根、雷雨、刘瑞 等 著,大方丨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月版。
说起来,考古是一门研究时空的学问。百年探索,我们已可以初步把握中国古代文明的时空分布和谱系脉络。
本书撷取了15处大遗址,请15位考古学家来细致讲解,这是一场饕餮盛宴。这里的“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
有学者对这些“大遗址”的重大意义做了提炼:第一是认知中国文化之源的地位;第二是拥有探索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的意义;第三是展现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最佳例证;第四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诠释;第五是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国土大国与文化大国的空间表达;第六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相互辉映的典型例证。本书推出的15处大遗址就从各个方面对上述历史意义做了生动的阐释。
空间分布
总体上看,广袤的东亚大陆像一把坐西北朝东南的大座椅,座椅的椅背由高原、山岭、戈壁、沙漠等自然屏障组成,这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形成相对独立发展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屏障作用的相对性,这种自然屏障并不是不可逾越的,从内亚地区到东亚腹地的通道有很多。甚而,在5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200多年前的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前,中国西北地区至大北方地区一直是古代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又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盆地。盆地内的两大河流——黄河和长江都大体呈东西向,便于内部的沟通交流。号称“东亚大两河流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间又少有大的山脉等自然阻隔,华北和华中大平原实际上是连成一片的,从作为大平原北缘的燕山山脉到作为其南缘的南岭山脉,其间的直线距离在1500千米以上。秦汉时代之后,北至东北的三江平原,南至南海的广大区域都纳入了帝国的版图。这就是孕育出古代中国的大温床。
在大家熟知的中国地形图上,除了高耸的青藏高原外,巨大的中国版图基本上是由西北的黄色高原高地(第二阶梯)和东南的青绿色低地平原(第三阶梯)两大板块组成的。这两大自然地理板块的分野,也大致是两大人文板块的分野。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就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现代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胡焕庸线”与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和400毫米等雨线大致吻合,其西北侧和东南侧,大致分布着6%左右和94%左右的人口。回望古代,这条线还是畜牧游牧和定居农耕、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吃面和吃米)、空足的鬲和实足的鼎的大致分界线,这条线两侧的人口比例,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也应该是少有变化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异彩纷呈的文化是人类对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适应的产物。从宏观的自然地理态势及由此生发的人文特征看,可以将古代中国先民赖以生存的东亚大陆大致分为三大板块,就本书涉及的遗存点而言,它们在各区的空间分布是:
中原及左近地区(7处)
包括现河南境内的渑池仰韶村、巩义双槐树遗址及其所代表的仰韶文化,洛阳二里头遗址及其所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和安阳殷墟遗址及其所代表的殷墟文化;现陕西境内的西安阿房宫秦大型宫室遗址,临潼秦始皇帝陵,扶风唐法门寺地宫。
显然,地处第二、第三阶梯,以及两大人文板块交界处的中原地区,是最适合于定居农耕的区域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腹心地区。以二里头文化为先导,中原中心最终形成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此后,夏商周三代广域王权文明大放异彩,引领中国古代文明的潮流,形成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文化;接下来是最早的中央集权的帝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东南沿海与南方地区(5处)
包括现浙江境内的杭州良渚遗址及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慈溪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后司岙窑址;现江西境内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现广东境内的广州南越王墓,阳江南海I号南宋沉船遗存。
南海I号船舱平面图。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道,并称为“东亚大两河流域”。这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出现了基于稻作农业的古国,后来成为汉帝国的南土,唐宋时代制瓷业大放异彩。南岭以南的东南沿海,在秦汉之后得以开发,宋代的广州和泉州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尤其是瓷器外销的起点,中国古代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3处)
包括现陕西境内的神木石峁遗址及其所代表的石峁文化、靖边明代清平堡遗址;现四川境内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及其所代表的三星堆文化。
石峁石雕。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概念,出自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四川大学教授童恩正的笔下。他指出,从东北大兴安岭、内蒙古的阴山山脉、宁夏的贺兰山脉、青海东北部的祁连山脉,到四川西部通向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这一北一南两列山脉及其邻近的高地,在地理上如同一双有力的臂膀,屏障着祖国的腹心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肥沃的平原和盆地;在文化上,这一地带则自有渊源,特色显著,构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
他用生态环境相似从而形成文化传播来解释这一地带出现的各种文化相似现象。指出这一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位置,恰好从两面环绕了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其主要地貌为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1000—3500米。此外,太阳的平均年度辐射值大致相近,此地带的年平均温度相当接近,农作物及木本植物的生长期接近,降水量大致位于400毫米及600毫米两条等雨线之间,是一种基本上由高原灌丛与草原组成的地带。这条传播带上分布着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的各族群,是中国与欧亚大陆中西部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从考古学视角来看,地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的新石器时代石峁文化既有来自内亚的文化因素,又有东亚大陆内地的文化因素;到了青铜时代,西来的权杖文化和中原地区以鼎、爵为代表的礼容器文化都见于这一弧带区域,但权杖基本没能进入这一地带所圈围的东亚大陆腹心地区,而鼎、爵等中原王朝文明的礼器,则没能突破这个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既出现了金质权杖,又有中原风格礼容器出土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恰好就位于这个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内缘。从战国时期到明代,历代长城就建筑于这一文化传播带上,成为农牧接合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演了一幕幕的历史悲喜剧。抛开广大的中国北方地区,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史是无从谈起的。
时间分布
就在东亚大陆这个历史大舞台上,现代智人在经历了数万年的演化发展后,于距今10000年前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揭示出的距今五六千年以来的东亚大陆展现了这样的图景:距今大约6000年以前,广袤的东亚大陆上的史前人群,还都居住在面积不大的聚落中,以原始农业和渔猎为主,过着大体平等、自给自足的生活。各区域文化独立发展,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跨地域的共性。
此后的东亚大陆,开始进入社会复杂化的阶段,并很快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狭义的文明时代。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邦国(古国)时代、王国时代和帝国时代。其中邦国(古国)时代处于新石器时代,呈现出无中心的多元状态,其是否属于不平等的前国家阶段——酋邦(chiefdom)时代,尚存争议。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其为“满天星斗”的时代。王国时代即夏商周三代的广域王权国家时代,它呈现出的是有中心的多元状态,可谓“月明星稀”,或可称为早期王朝时代。再向后就是秦汉王朝开启的一统化的帝国时代了,可谓“皓月凌空”。只有到了帝国时代,中央集权与郡县制的专制皇权才建立起来,从而最终结束了分权代理式的“封建社会”。这三大阶段中的两个大的历史节点,就是二里头与秦王朝。本书涉及的遗存在时间维度上可分为:
“满天星斗”的邦国(古国)时代(4处)
距今5500—3800年间,也就是考古学上的仰韶时代后期至龙山时代,被称为“东亚大两河流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进入了一个发生着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阶层分化和社会复杂化现象,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摩擦冲突都日趋频繁。
许多前所未见的文化现象集中出现,聚落形态上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众多相对独立的部族或古国并存且相互竞争。如中原及周边的仰韶文化、石峁文化、陶寺文化、王湾三期文化,西北地区的大地湾文化、齐家文化,辽西和内蒙古东部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江淮地区的薛家岗文化,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等,在文化面貌上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良渚分体石犁。
那是一个“满天星斗”的时代,邦国林立是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有的学者称其为“邦国时代”或“古国时代”,有的则借用欧美学界的话语系统,称之为“酋邦时代”。本书所介绍的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渑池仰韶村、巩义双槐树,浙江杭州良渚和陕西神木石峁及其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就是其中4个最耀眼的星团。
“月明星稀”的王国时代(3处)
公元前2000年前后,兴盛一时的中原周边地区的各支考古学文化先后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制约,几乎遍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因素向四围辐射的范围更是远大于此。至此,延续至北宋时期的中原中心正式形成。
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形成了由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广域王权国家阶段。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一东亚文明的腹心地区开始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本书选取了3处青铜时代的都邑——河南洛阳二里头、安阳殷墟和四川广汉三星堆,从中可以窥见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兴盛和东亚大陆多元青铜文明的辉煌。
三星堆青铜器。
“皓月凌空”的帝国时代(8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帝国时代的来临。在都邑的空间布局上,秦汉帝国延续了始于二里头时代“大都无城”的传统,庞大的首都圈形成的不设防郭区,彰显了帝国国力的强盛和帝都的巍巍大气。陕西阿房宫大型宫室建筑和秦始皇帝陵,都是其首都圈内大型工程的典范。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可以一窥汉帝国王室的富足与奢靡,同时期处于广东的分裂政权南越国的王墓,也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有学者把整个中国古代的帝国时期分为三大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上升期,指秦汉帝国,“第一中间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阶段是鼎盛期,指隋唐帝国,“第二中间期”是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其实有很大的过渡性;第三阶段是衰败期,指明清帝国。这是有道理的,然而政治军事上积贫积弱的宋代在文化上还是绽放出了光彩,说起来不逊于那些所谓的盛世。
作者丨许宏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张婷
导语校对丨卢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