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从DOS过渡到Windows一样,电脑系统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逐渐从纯文字向图形化过渡。图形化带来的所见即所得的优势十分明显,一些原本只有高手能完成的复杂操作现在很多入门用户也能轻松完成,同时原本很多晦涩难懂的信息现在一目了然。

硬件状态图形化

硬件运行的状态,除非专业人员以外普通用户是很难迅速掌握和了解的。特别是在电脑运行不正常的时候,甚至是电脑无法启动的时候,问题出在了哪里让人十分头痛,除了替换排查以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Debug卡

后来逐渐出现了一种Debug卡,通过电脑的ISA或者PCI插槽来收集启动信息,通过肉眼可见的数字形式鉴别问题出在了哪里。这种Debug卡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图形化设备。不过扩展卡方式毕竟麻烦,主板厂商逐渐将这种Debug灯安装在自家的中高端主板之上,特别是主推超频的主板上十分多见。

不过硬件技术发展到现在,目前依然集成Debug灯的超频主板已经不多了。如果用户遭遇电脑无法启动同时显示屏幕没有任何信息的时候,就只能借助主板跳线上的PC喇叭来大致鉴别问题来源。好在目前的主板其CPU插槽、内存和显卡插槽都已经十分稳定,不太容易出现以前那种接触和氧化问题。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1)

图1 早期非常常见的Debug卡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2)

图2 很多超频主板都集成了Debug功能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3)

图3 目前一些Debug卡已经实现了中文显示

光驱位温度转速计

现代电脑已经不太容易出现不能启动的情况,对硬件有要求的用户更多希望看到硬件在机箱中的温度、转速和频率等信息。最初并没有硬件能够官方支持这些信息,不过由于板卡的测温点和3/4pin电脑风扇都是统一规格,这就给集中显示提供了可能。

一些第三方厂商将目光投向了机箱的光驱位,目前电脑光驱的存在感越来越低用途也不再广泛,但大多数机箱都会预留数个光驱位,于是光驱位的温度转速面板诞生了。面板通过背后的温度测针连接主板显卡的测温点,同时将机箱风扇统一连接至面板提供的排线内,这样正面的LED屏幕就可以显示温度和转速等信息。还有一些带有控制功能的产品可以通过旋钮等方式手动控制风扇转速,深受硬件爱好者喜爱。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4)

图4 优秀的产品可以同时显示温度和转速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5)

图5 普通产品背部的基本接口等

自带显示功能的硬件

近几年台式PC已经不是入门用户上网的首选,逐渐发展成游戏玩家和硬件发烧友的平台。注重品质和效果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自带显示功能硬件的诞生。而且这类显示效果并非单纯是为了显示温度等信息,还带有不错的视觉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主板

带有灯光效果的主板是最先出现的设备之一,它通过CPU、DRAM、PCI-E插槽等等不同位置的灯光信息逐个闪亮体现正常启动顺序,如果启动出现问题找到哪个灯光常亮就能马上解决。后来主板灯光效果更进一步,比如显示供电区域的供电相数、主板的大致运行温度都成为了可能,甚至通过PCH芯片散热器显示信息。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6)

图6 主板通过简单灯光显示多种信息

显卡

主板之后许多显卡也拥有了类似的设计,而且发展的比主板还要先进。最初显卡的图形效果只停留在肩部LOGO灯光上,除了酷炫之外并没有更多用处。后来逐渐出现了显卡负载的灯光,显卡厂商通过一排LED小光源来表示显卡的负载,如果8/10个灯全亮则代表显卡在满负载运行。

之后显卡厂商干脆将肩部灯光效果智能化,通过显卡肩部的LOGO灯光的亮度、闪烁间隔速度和其他灯光效果,甚至可以知道显卡此时的负载、大体温度和风扇转速等等信息。可以说是近几年内PC内部图形化效果的经典案例之一。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7)

图7 最早显卡灯光只能简单显示供电信息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8)

图8 NVIDIA“信仰灯”可以实现多种效果

内存

板卡之外,内存也是经典的几大件之一。内存占用用户可以非常简单地通过操作系统得知,但是温度就不一定了。一些高端的品牌内存不仅拥有灯光效果,还通过呼吸灯等方式告知用户内存的温度情况,具体表现类似显卡肩部灯光设计。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9)

图9 带有呼吸效果的内存灯光条

散热器

除了板卡外,甚至散热器也拥有了图形化效果。当然并不是那些简单的风冷散热器,一般拥有图形化设计的产品都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通过水冷头上面的灯光亮度和效果,用户可以知道CPU温度的情况。同时一些产品的灯光颜色等等信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调节,更好地和机箱内部视觉效果融为一体。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10)

图10 具备图形显示效果的海盗船水冷头

PC图形化的软硬结合

除了自带显示效果的硬件之外,其实用户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掌握自己硬件的运行状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安装硬件监控软件,比如国内比较有名的鲁大师,虽然软件并不专业但是最基本的温度和转速等信息都有提供。如果希望掌握完整的硬件信息还可以安装类似AIDA64这类软件,它可以识别一切PC中的硬件及其驱动信息,并通过Windows任务栏或者浮动窗口即时刷新展示。

鲁大师在安装完毕后,在设置中就会有“是否启动Windows任务栏标尺”的选项,只要激活这个功能就会在任务栏出单独显示出一些信息。AIDA64可以实现的功能更多,不过在任务栏图形化部分设置也要相对麻烦一些。打开主程序的设置,在任务通知区域里勾选需要显示的任何内容,最后勾选顶部的“在任务通知区域显示”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Intel处理器温度比较准确的是CPU package而并非CPU表面温度,另外显卡风扇转速有时会有rpm(每分钟转速)和转速百分比两个项目,但程序并未标明,需要的用户可以自己尝试开启。

此外在Windows Vista之后就加入了Windows小工具功能,官方集成的CPU仪表盘工具其实就是很好的图形化功能。此外Intel官方推出的睿频加速技术软件,可以通过大中小三种尺寸的小工具即时显示处理器的睿频状态。还有很多第三方厂商和电脑爱好者推出了许多对应的小工具,包括监视网络下载、上传状态等等多种实用的功能。

上述软件都是作用于Windows窗口时,如果需要在全屏幕游戏情况下显示信息,可以尝试使用MSI Afterburner、ASUS GPU Tweak这类支持全屏幕状态的软件实现。虽然难以完全图形化,但用户可以挑选自选的字体、颜色和展示内容嵌入全屏幕游戏当中,类似CPU频率和占用率、内存占用、显卡温度、转速、GPU和显存占用率都可以即时显示。

以AfterBurner为例,进入程序的“监控”菜单下可以选择所要监控的项目,显卡的各种频率、核心/显存的占用率、GPU核心电压、风扇的转速甚至游戏的帧数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控。选择后勾选“在OSD上显示”之后RivaTuner会被激活,就可以做到在全屏游戏中实时监控。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11)

图11 AIDA64丰富的温度转速显示功能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12)

图12 Intel睿频监控和系统小工具

扩展阅读

图形化BIOS的优势与不足

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板BIOS都已经图形化,比起传统那种蓝底白字的BIOS来说现在BIOS更多的中文化、部分实现图形化的效果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接受。不过比起PC的其他图形化设计BIOS图形化似乎争议最大,问题主要出现在操作上。

传统BIOS使用全文本方式,尽管并不直观但是熟练的用户操作起来飞快,各家的BIOS格式也都类似使用起来并无障碍。但现在不少品牌的图形化BIOS流畅度不够,具体操作的感觉就好像在操作一台配置很差的电脑,鼠标的移动十分卡顿,键盘操作又不方便。同时各家BIOS结构均不相同,就算是对BIOS比较熟悉的用户使用一块新主板,都需要熟悉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一些功能所在的位置。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13)

图14 传统BIOS最大的优势就是结构统一操作快捷

懂了才是真的懂(让一切都看得的懂)(14)

图15 UEFI BIOS画面帧数不高同时分层复杂各家结构均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