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1)

世间几劫过?中生称霸雄。

体硕肥无比,唯独大恐龙。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2)

慢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两足行走的恐龙,被归入蜥脚类,但它同时具有兽脚类原蜥脚类和鸟类恐龙的特征。

慢龙头部小而且窄,下颌单薄,吻端是无齿的喙,口中生有类似原蜥脚类的尖锐颊牙,两颊有肉质颊囊。前肢较短,手有三指,指端有弯钩状大爪;后肢较长,足部可能长有蹼,四趾上具有尖利的爪。

偷蛋龙,也称窃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3)

斯基龙,生存于侏罗纪时期,约2亿600万年前到2亿年前。斯基龙是种原始的敏捷、二足兽脚类恐龙。

斯基龙的体型相当于鹅,身长约1米,高约0.5米,重约4到7公斤。斯基龙为食虫性动物,也可能为食腐动物。斯基龙的身体结构类似鸟类,颈部长而灵活。斯基龙具有三个脚趾,腿部强壮,且相当于身体的长度。尾巴与前肢也很长。锁骨类似鸟类,这个发现有助于鸟类演化自恐龙的假说。

腔骨龙,又叫虚形龙,是一种生活在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腔骨龙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晚期,它体形纤细,善于奔跑,以小型、类似蜥蜴的动物为食。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4)

五角龙,生活在距今约7500万-7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生活地点是北美洲,是较大型的植食性恐龙。

五角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古生物学家一开始认为它面部长有5只角。实际上,它只有常见的3只角——鼻拱上1只直角,眉拱上2只角。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5)

艾伯塔龙,是双足的猎食恐龙,有着大型头部,上有很多锐利的大型牙齿,以及有两只手指的小型前肢。艾伯塔龙的体型较大,平均体重2·5吨,体长6米,最大7.5米长3吨重。

冠龙,又叫盔龙或者鸡冠龙,因为头上有一个很像鸡冠的骨质头冠而得名。

它们的体型比较大,身体全长可以达到1 0米左右,体重约为5000千克。冠龙牙齿能够轻松地对付比较坚硬的食物,使自己不至于饿肚子。尽管跑动起来的冠龙像一辆公共汽车一般呼啸而过,带起的尘土能震慑敌人,但是性情温和的它们真的很不善于同其他的恐龙一争高下。每当一些大型的食肉恐龙来袭时,食草的冠龙常常会退避三舍,不参与任何的争斗。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6)

禽龙,是种大型草食性动物,身长约10米,高3到4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是协助进食。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7)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龙)等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8)

暴龙,意思是暴君蜥蜴,肉食性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

暴龙可能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 结束在白垩纪。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9)


栉龙,是已经进化了的带冠的鸭嘴龙类,头顶部向后倾斜着一个骨质尖刺,鼻子周围下垂的皮肤被这个尖刺支撑起来。

栉龙可以把尖刺像吹气球一样充上气,使自己的鸣叫声更为响亮,他们群居在一起,鸣叫声正是他们的联络信号。

恐龙时代空中的霸主(恐龙称霸的时代)(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