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后,核武器成为战场上最佳选择,杀伤力巨大可以一次性影响战争进程。冷战条件下北约根本无法在欧洲平原和苏联对抗,美国作为老大必须出手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到核武器威力太大又在自己地盘打阻击,于是在50年代末开始研制一款小型单兵战术核武器。既然是有限核战就要造得足够小,美军希望这款战术核武器能够结合无后坐力炮和核炮弹功能,尽量保证火炮小型化并采用超口径外装式弹头,是不是有点游击战神器RPG的效果。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1)

RPG火箭筒

在苏联钢铁洪流面前,北约军队很难及时进行机动支援,美国人的设想是在边境地区每隔数公里。部署一个小型化的单兵核武器,这些核炮弹可以使行进中的装甲集群瘫痪,或者将部分区域辐射使之在48小时内无法进入。这样就可以层层阻击降低被闪击风险,也让北约方面有足够的时间动员部队,于是接下来这款脑洞大开的单兵核火箭炮登场。

这款武器设计上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发射火炮以及小型化核炮弹两个部分,同步研制了两种无后坐力炮。包括可以由步兵肩扛发射的XM-28,火炮口径102毫米,需要三脚架或轻型车辆为底座的XM-29,火炮口径152毫米。但是样炮制造完成后,原本计划肩扛的XM-28还是太重,拆解后可由5名士兵操作及运送,但实际上还是需要三脚架或车辆搭载。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2)

M-28无后坐力炮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3)

M-28无后坐力炮5名操作小组

火炮的问题解决之后,1961年美国核物理学家西奥多•泰勒主持完成W54核炮弹,炮弹全重23千克。在和上述两款无后坐力炮结合后,M-388无后坐力原子炮成功问世,使用M-28发射时射程2公里(120毫米口径),使用M-29发射时射程4公里(155毫米口径)。两者结后后可以在三脚架、卡车,或者装甲运兵车上进行机动部署,也可以由单兵小队拆解携带。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4)

小巧的W54核炮弹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5)

5人发射班组收展状态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6)

5人发射班组收展状态

W54核炮弹爆炸当量有10吨、20吨两种,主要以杀伤人员为目的,通常以大仰角发射在目标上空起爆。1962年美军对W54核炮弹威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弹可以杀伤半径1.5公里内的所有生命,同时摧毁距爆心600米以内砖瓦建筑和250米以内高层建筑。威力挺可观但精度却很差,所以在战场上如果间隔几公里就部署一个,搞不好还真有机会自己炸自己。

其实W54最强大的功能在于它带来的大量辐射污染,可以在150米距离内产生直接致命的大量辐射污染,在400米范围内产生可以致命的剂量(死亡先后的问题)。看似威力可观战场效能不错,但问题是对于没有办法得到有效隐蔽的发射班组,核弹爆炸带来的辐射、热能、冲击波以及碎片都超出武器射程,这更像是一件自杀性武器。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7)

M-388炮组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8)

M-388炮组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9)

M-388炮组

通常情况下一个操作班组人员由3人组成,包括指挥官、炮手和助理炮手,还会配套装载机和弹道计算机等。1961年起共计生产了2100具,主要装备驻联邦德国的美军,不过服役之后进行了不少试验。结果统统一致,这款核无后坐车炮精度太差很难命中目标,同时瞄准和装填效率都很低。再加上后期苏联大量具备三防能力坦克,以及步兵战车逐步装备入役,这种等同于在本土设置核核辐射污染带的武器就没了用武之地,最后由美军回收撤离成为一款没有实战过的武器。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10)

M-388无后坐力原子炮

81式122火箭炮齐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11)

M-388无后坐力原子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