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请继续跟随我的脚步,去探寻历史悠久的古镇古村落。今天要拜访的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东南部的龙湖寨,去倾听那里的温暖故事,这里的“符号”是感恩。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1)

龙湖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东南部,北宋末年建寨,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古寨曾因池塘湖水环绕得名塘湖,明朝时改称龙湖。龙湖寨南北走向,俯瞰外观形似带状。寨门、街巷设计有致,布置明朗好似一座小城。龙湖寨的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所以龙湖又有小潮州城的美称。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2)

龙湖寨民居鳞次栉比,光是三进以上的府第就有40多座。这些古建筑既汇集了宋、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又荟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绘、灰塑等典型的潮州民间工艺精华。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3)

龙湖寨祠堂林立,星罗棋布。据统计,寨内现存及有文献可查证的祠、庙共有56座。祠堂一般是某一宗族共同祭祀先祖的场所,而一个村落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姓氏,那么总面积15000平方米的龙湖寨,为何会有这么多祠堂呢?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4)

学者介绍,在古代,韩江的冲积平原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龙湖靠着韩江,正好是潮州通往海外的一个中转站,也是一个港口。慢慢地越来越繁荣,结果形成了一个商埠。商埠就有很多外来的人口,外来的人口多了,姓氏肯定就多了。据查证,历史上龙湖寨曾经有43个姓氏,存续至今依然有21个姓氏。如此众多的形式,可以在一个村子里和谐共存数百年,究其原因必定是龙湖人“施恩莫念,受恩莫忘”的共同处事原则发挥了作用。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5)

在龙湖的历史上,有一位教书先生,曾经在这里教授过八名学生,由此引发了学生和他们后代子孙在之后近400年里,对老师年年不断地拜祭供奉。当地学者介绍,明朝万历年间,我们龙湖有七个姓氏,请了王侗初老师来这里执教。因为王老师执教有方,最后八位学生学业有成。但是因为王老师没结婚,没有孩子,所以这些学生为了报答王老师的恩义,为他养老送终。最终老师过世后,这些学生集资为老师建祠堂,并且祭拜不断。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6)

不仅如此,七位学生还把老师父亲的灵牌,和一位没有子嗣的谢姓同学的牌位,一同安放在祠堂里祭拜供奉。这个感念师恩的故事,在七个姓氏各自家族的族谱里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7)

清代龙湖寨重修先生祠时,潮州知府还特意撰写了碑文。当地学者介绍,当年请潮州知府写这块碑记的时候,原先知府是不答应的。但后来听说了这么一个事情的经过,明朝万历年间建的祠,到了乾隆年间将近200年,经过了18代,祠堂已经破落了。结果七个姓氏的后代,他们还继承先人的遗志,还是念念不忘师恩,结果十八代后的子孙又集资再建祠堂。潮州知府非常感动,主动撰写了这个碑记。

潮州古巷东里公祠(不大的广东潮州龙湖古寨)(8)

学者解读,我们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很厉害了。你只要听他一堂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一辈子都是我的父亲,那么我们给他建一个祠堂,这是应该的。所以潮州人会把它当作是一种对知识对教育的一种崇拜,然后把它物化了,就变成了一座宗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