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的快乐。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1)

有一次我和勋爸吵架,我闹着要离婚。在我自认为吵架结束,并且已经冷静了之后,我抱着小勋说:明天妈妈带你回外婆家哦。

刚刚见证过我们争吵的小勋,小心翼翼地问我“爸爸也去吗?”,我说,爸爸有时间就会去看我们,我们先过去那边上学,你可以认识新的朋友,妈妈也会每天陪着你。

那时候已经6岁的小勋,可能是明白了我话里的意思。所以,他突然张开嘴巴,眼泪哗啦哗啦地留下来,但是张开的嘴巴一直没有合上,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一直处于失声状态大哭的他,缓了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声音才发出来,然后就是止不住地抽泣。

就在那一个瞬间,我突然真正地冷静下来了。勋爸看到那个场景,也过来抱着我说“我们以后好好的,不吵了”。

这件事过去一年半了,我早已经忘记我们当初是因为什么事情而争吵,可见真是鸡毛蒜皮之小事。但是小勋失声的那几分钟时的场景,我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2)

在养育孩子之前,我从来不会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原来父母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全世界。

在我有记忆以来的整个青少年时期,我始终把“友情”排在“亲情”前面。因为孩童时期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我早已忘记了那个需要依偎在父母怀里的自己

但我现在知道了,其实不会消失。这个道理是我做妈妈之后,感触最深的一个。那些消失的记忆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孩子内心的力量/苦难,直到老去。

是,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3)

不过,我今天要讲的是,父母真的需要为了孩子委曲求全, 把残破的婚姻苟延残喘下去,以来维持家庭表面的和谐吗?如果夫妻之间出现了原则性的问题,而不是我和勋爸那种鸡毛蒜皮小事呢?

因为我们看过太多新闻里出现的各种负面事件。如,孩子因为缺少关爱、父母感情不合而抑郁、自杀;父母离异导致孩子性格出现缺陷等等。

所以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误解:孩子要幸福地长大,一定要有钱、父母相爱。

事实上并非如此,决定一个孩子是否幸福、是否会心理健康地成长的关键因素不仅是父母相爱,也包括爸爸/妈妈坚韧。

比如那部豆瓣评分高达9.1的《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的剧情就和我们幻想中的美好家庭形象一点不符合,因为它里面没有完整的一家人:爸爸、妈妈和孩子。

电影里的爸爸失业、离婚,穷困潦倒的他只能带着儿子露宿街头。但他让儿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信心和快乐,他对儿子说:你幸福就是我幸福,这是一件很 好的事情,不是吗?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4)

露宿街头时,他告诉儿子,这是一场游戏,因为他们现在处于恐龙时代,为了保护自己必须找个山洞躲起来,这个山洞便是:公共厕所。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5)

就是因为有了坚韧、永不放弃,并且一直给孩子希望和爱的爸爸,才会有那个同样有爱的孩子。

同样很令人感动的一个故事,还有我今天刚看完的一本小说——《追星星的孩子》,作者是英国社会活动家:昂加利·Q·劳夫。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获得多项大奖的提名,并且摘得了英国“多样化图书奖”的桂冠,还被英国多家权威媒体推荐。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6)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包含了家暴、寄养、爸爸残忍杀害妈妈,但依旧很暖心的故事吧。

故事以孩子为第一视角,第一个画面就是讲述了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几个孩子之间的日常。

新来到寄养家庭的阿尼雅和诺亚姐弟两个,在寄养家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姐姐不会说话,弟弟年幼,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寄养家庭里观察着,很害怕一不小心就把养母的生气开关打开。

因为在家里时,他们就经常会不小心打开爸爸的生气开关。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7)

不过养母好像和爸爸不一样,因为住了很久,他们依旧没有找到养母的生气开关。反而总结出了几条寄养家庭规定:

1、该释放时就释放!比如,屎尿屁。养母每次看到弟弟尿裤子,都会非常高兴。

2、想哭多大声就哭多大声,没有人会喊“停下来”。

3、吃饭时可以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没有人会骂你或是一巴掌打在你脸上。

4、音乐是可以在厨房播放的。

这几条规定可以看出养母是非常好,且十分愿意接纳他们的。但看出更心酸的是,他们爸爸的生气开关太多,任何一个孩子平常的举动,如:放屁、哭,都会引来爸爸的勃然大怒。

不过,他们可没有认为爸爸是在生气,那是爸爸在和他们玩游戏。

类似的游戏还有“先消失后道歉游戏”,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家里的盘子或椅子会消失,爸爸有时候也会消失,但几个小时后爸爸就会带着鲜花、玩具、巧克力和礼物回家,然后开始道歉。

他们的妈妈在游戏里扮演什么角色呢,那就是帮忙移动家具,但每次移动家具后都会把手上不小心弄得到处青肿,并且在那后面好几天,妈妈都会爱上穿长袖衫。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8)

我们看到这里,肯定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但孩子们却依旧爱着爸爸,想得更多的是:爸爸还没有找到我们,他要是知道我们在这里,肯定会来接我们回家的。

那他们的妈妈呢?

虽然故事的一开始,我就猜测妈妈也许早已去世,不过我以为是意外去世。但没有想到……

在两姐弟的认知里,他们的妈妈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在妈妈消失的那天,姐姐听到了剧烈爆炸声,看到妈妈的心脏离开身体,然后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爆炸声让姐姐突然失声,也突然忘记了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很难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失声。但经历过小勋上次的短暂失声事件后,我真的相信了:极度恐惧下,孩子真的会发不出声音。

后来,妈妈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孩子们成了勇敢的星星猎手——宇航员。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9)

有一天,他们在电视里看到新闻报道,有一颗恒星的行动轨迹异常,在即将撞上地球时,突然改变航道,与地球擦身而过。所以,天文学家们决定让所有人给这颗恒星命名,然后随机抽取一个寻运者取的名字,作为那颗恒星的名字。

姐弟俩一致认为,那颗恒星就是妈妈的星星,他们的妈妈来看他们了。他们不能让那颗妈妈星星随便用一个名字,他们的妈妈星星有自己的名字。因此,他们决定,即使再难,也要去告诉那些人:那颗星星的名字叫做“伊莎贝拉”——妈妈的名字。

于是,整个小说的真正主线从这里开始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只能算是小说的背景。真正的故事是,寄养家庭的几个孩子在半夜悄悄出发,独自去天文台,然后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小女孩阿尼雅的心路历程。

他们骑着自行车,没钱、下大雨,还带着年幼的弟弟诺亚,要经过怎样的折磨,又要有怎样的坚持,才能到达距离居住地几百公里的伦敦天文台,然后阻止他们给妈妈星星命名呢?

很难,也很温暖。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10)

我们都知道他们有一个脾气暴躁,并且经常家暴的爸爸,并且妈妈也许也被爸爸枪杀。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就是“内向、孤僻、沉默”的代名词,严重的可能会有心理 疾病。

不过,这个故事里的孩子并没有,他们很善良,懂得感恩,并且也坚信生活会变得美好。故事的后半段,一边为他们和寄养家庭另外两个孩子的友情所感动,一边也恨不得冲进书里,抱着他们说“你们太棒了,你们一定会幸福快乐的张大的”。

所以你们现在能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他们,还可以有如此温润如玉的性格吗?

因为他们的妈妈很美好,很坚韧。

无论是爸爸的坏脾气也好,家暴也好,妈妈都小心地维护着孩子们心中的美好。就像《美丽人生》里的那个犹太人爸爸一样,即使被关进集中营了,也是笑呵呵地和孩子说“我们在玩积分游戏,赢了的可以得到大坦克”。

父母与孩子争吵后怎么办(父母的一次争吵导致孩子失声)(11)

这样美丽的谎言和《追星星的孩子》里那位妈妈说的“先消失后道歉游戏”何其相似。

这也是来自父母的力量吧。不一定要家庭圆满,只需要爸爸/妈妈无限的爱。

文章开头说过,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太重要,可以让我们在冲动的时候冷静下来。但如果婚姻实在不幸福,如出轨、家暴,我们可需要趁早远离,及时止损。

因为孩子只会因为爸爸/妈妈的自怨自艾而变得“有问题”,永远不会因为只有一个温暖、美好的爸爸/妈妈而出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