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1)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爱情,永远是千百年来诗人词客吟咏不断的题材。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爱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情而生恨,生怨,生愁,生思者,比比皆是。关于爱情,千百年来,流传着无数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大多是有结局的。爱,是两个人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爱是挚热的。但有一种所谓的“情”,是没有结果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单相思”。那是一厢情愿的情。在现实社会中,也许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偶然间相逢,注定一生的难忘,风雨如晦,朝思暮想”。虽不曾言语,不曾相识,却莫名地产生了好感,产生了情素。而这种感觉,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也。对于她(或他)是幸福的,而对于你,则是一种莫名的煎熬。她是云雨巫山的女神,是《天龙八部》里的神仙姐姐;或许她是一股吹过的风,一朵飘过的云。却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每当回首,留给我们的,是那如梦如烟的幻影,抓也抓不着,留也留不住。也许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或许,我们会发出感叹“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又或许,“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2)

而词人贺铸遇到自己心中的女神,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贺铸的这首《青玉案》吧!

贺铸,字方回,河南汲县人。一生不曾从科举入仕,只在地方上当过小吏,初任武职,四十岁才改转文职,晚年退居苏州。为人耿直,才兼文武,一生屈居下僚,因此贺铸的词,多抒写个人的怀才不遇。他最为脍炙人口的莫不是这首《青玉案》。

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宋词此调字数句法稍有差异,以贺铸“凌波”一首最为常见。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3)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过横塘路,我只有目送她,带着芳香的尘土,飘然远去。凌波,指女子轻盈的步伐。曹植《洛神赋》有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在此,贺铸显然是化用曹植《洛神赋》里的句子。同时也在暗示着诗人遇到的女子,和曹植《洛神赋》里的女子有相似之处。“锦瑟年华谁与度?”这锦绣的大好年华,与谁共度?义山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锦瑟之音繁,喻青春之岁美。词人用此,而加以拟想,不知如许华年,与谁同度?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4)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在月桥花下的庭院,还是有花窗秀美的朱门大户,也许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住处。“月桥花院”言及环境之幽静,“琐窗朱户”,言及居室之清雅,而我,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她住在何处。所有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真正她住在哪里呢?“只有春知处”。我对你的情,我对你的相思。你知道吗?我如何才能传达给你?当然,是不可能的。我连你住在哪儿都不知道。这样的单相思,是多么的难熬啊!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5)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飞云冉冉飘过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已经到了日暮,我提起彩笔写下这断肠的词句。蘅,蘅芜,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蘅皋,指生长香草的水边高地。曹植《洛神赋》有句“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曹植中途在这儿休息,遇到洛神宓妃。此处词人用以“蘅皋”二字,也和上片的“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一句相遥应,以《洛神赋》里的故事情节,把前后相串连起来,以达到某种契合。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6)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果要问我,愁情有多少?就象那一望无垠、如烟的草地,就象那满城纷飞的柳絮,就象那梅子黄时绵绵的细雨。在此,词人用“试问”呼起,引起人们的遐想,接着又用舒徐而低沉的口气,满怀幽怨地以三个比喻、排比句作答。“烟草”连天,言愁之阔;“飞絮”满城,言愁之乱;“梅雨”绵绵,言愁之长也。有张,有弛,有急,也有缓。在张、弛、急、缓间,把情感一倾无余,又戛然而止。既是景语,也是情语。手法之高,比喻之切,都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也难怪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7)

对于对这首词的评价,历代词评家都评价得很高。我想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无关系。黄庭坚在《寄方回》里写到:“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贺铸也因为此词的“梅子黄时雨”,被人称为“贺梅子”。事实上,任何佳句都不能脱离全文来看。对于此词,历来评论很多,个人认为,此词不过是对女子的相思而引起的闲愁,仅此而已。和其他的政治抱负、怀才不遇没有多大的关联。而所谓政治抱负、怀才不遇,不过是后人强加给词人的罢了。

今日话题:

读这首词,感觉是一见钟情的暗恋。你是怎么看待这首词的?请你花三秒钟时间,说说你的看法。

青玉案贺铸简易赏析(贺铸青玉案所写的)(8)

郑万才,77年生,云南彝良人,网名狂野孤狼,号三迤狂客。中华诗词论坛云南分论坛创始人。狼社创社人。历任中国诗词、诗选刊、中华诗词等十余家论坛首席版主、总版主,中华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学术部副部长(学术部最高负责人),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中诗协研究会副会长,狼社社长,《千家诗词》主编及多家诗词组织顾问。

,